导图社区 语言学知识导图
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这是一篇关于语言学和语言符号的思维导图,内容涵盖了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分类、本质、性质等。
编辑于2021-07-20 17:52:461 语言学和语言符号
语言学
学科性质:基础研究
研究对象:语言
语言本体的内部结构规律和发展规律
语言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联系
学科地位:桥梁
语言交际过程弄清楚➡️各学科配合协作➡️自己关心的角度研究语言➡️侧面、特性➡️语言本体研究的深入
信息论术语: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在整个语言交际中,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涉及对语言结构本体的研究,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语言研究的最根本问题: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物理学:语音产生和传递的物理过程
生理学:语言发音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语言的听觉接收
神经学:语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基础
病理学:通过说话的种种现象判断治疗失语症
情报学、信息科学:语言的情报编码和计算机编码➡️情报和信息的储存利用
数学:把语言看作素(elements)及其可允许组合的一套数学体系
人文科学
文学、文献学、哲学、逻辑学
一部分、土壤、视角
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
受益
自然科学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观念、研究方法➡️生物学进化论
20世纪语言结构思想➡️科学整体论
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研究取向、理论方法、阐释方式➡️信息科学、认知科学、数理逻辑
相互促进
语言既存在于社会,又是人类天赋的能力
既承载着人类已有文明的成果,又是人类新的精神创造的工具
语言是联系人类主观认知和外在客观世界的中介,是认识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的必要途径
需要不断借鉴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视角,提供新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在加深认识语言现象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方法的参照
应用价值(交缘性)
解读古代经典、继承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教学
本族语
外语
古代书面语
文化交流:翻译
交叉学科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病理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社会生活:有关语言的政策法规
民族共同语的确定和规范
文字的规范
民族语文政策的规定
普通话的推广
发展历程
传统语文学
三大发源地
中国
文言文典籍
分析汉字形体➡️古代读音意义➡️小学:音韵、文字、训诂
印度
宗教典籍
古代梵语
语言一般性质的认识、具体的语音语法研究
语法著作《波你尼经》
希腊—罗马
希腊
文化典籍
系统的语法研究成果
罗马
继承➡️拉丁语的语法研究体系
修辞、语法、逻辑➡️语法、词典、读本
➡️西方传统语言学
特征
对语言的认识受到限制,当时的语言研究还不是独立的学科
不是自觉探索语言自身的规律
研究语言➡️解读古典文献➡️古代书面文献中的古代思想观念、政治制度
对同时代活生生的口语不感兴趣
各自的语言文字特征使不同地区语文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影响到不同语言研究传统的形成,它们各具特色,共同为人类语言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历史比较语言学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分类
研究方法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运用“二分法”的思想,把语言分为历时和共时。为语言学的划分奠定了基础
历时语言学
历史的方法➡️某种语言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方式
如把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发展演变放在历史中,研究它古今变化的原因、结构、规律。是动态的
例如,汉语史、蒙古语史等
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共时语言学
描写某种语言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共时状态
共时研究通常以描述为主,要求语言学家重视客观现实的语言材料,避免对某种具体的话语形式下主观的判断,特别强调实地调查和客观分析
例如,描述先秦两汉时期文言文的古代汉语、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现代汉语
分别描写语言每个子系统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的分开,标志著语言学从印欧语系的比较声韵学走进结构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从语言的历史演变➡️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成分
研究对象
具体语言学
研究对象
专门研究一种具体的语言
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
对无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类型对比研究
任务
描写、分析、比较具体语言体系及其特点➡️找出其共时、历时的规律
普通语言学
研究对象
人类所有语言:本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
任务
着重从理论上探讨:共有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己任:语言的本质、普遍现象➡️基本的概念、理论、方法
联系
理论语言学/ 语言哲学:综合、概括➡️指导
具是普的基础:深入、多➡️丰富、全面➡️新问题、探索理论➡️新原理指导实践
研究角度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来解决其他科学领域与语言相关的问题
提出概念:19 世纪末、库尔德内➡️形成:20 世纪40-50 年代
狭义
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
广义
扩展到更多领域➡️机器翻译、人工智能、信息传达处理、失语症等➡️计算机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等
研究范围
宏观语言学
主要研究与语言现象有关的问题,从综合的角度研究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等
微观语言学
只研究语言结构本身,而不研究语言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
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历时语言学等
语言和言语
含义
言语 Parole
言语动作
个人说话(写作)的行为
言语作品
……结果
语言 Langue
具体言语赖以存在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言语要被人理解,必须以语言为基础
语言第二性➡️强制性的规范作用➡️遵照一定规则
语言得以建立,必须以言语作为事实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从具体言语中概括出来
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新的词汇和语法规则频繁出现于言语作品中➡️成为语言的构成成分
➡️语言学家的研究总是从言语材料入手
区别
交际工具、交际规则➡️相对稳定性、静止性
各单位结合比较自由、动态性质
社会产物、社会性
个人因素影响
稳定、张力、相对封闭、限制➡️封闭有限
有限生成无限➡️无限开放
语言符号
本质: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结构
物质外壳:语音
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
建筑材料:词汇
结构规则:语法
音义结合的符号的系统
人类特有
任意性
能产性
传授性
单位的明晰性
结构的二层性
不受时地的限制
形式:书面语、口语
区别
风格
简短、疏放、较多省略
当面交谈,较多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特定语境衬托、身手势态、语音变化
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要求语句自身严谨完备
用途
听、看
发展速度
言文脱节、沟古通今
产生时间
联系
克服
口头、笔头
新闻广播、掉书袋、文绉绉
口语话刻画人物、法庭供词
可以通过教育、阅读等方式对口语产生很大影响
性质
任意性
约定俗成性
正是由于语言的任意性,使得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必须要靠社会的约定力量才能实现实际运用的可能
强制性
语言的任意性使得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一经确定下来就没有变更的必要了
理据性
语言符号的非任意性或可论证性,与任意性并不矛盾
孤立地看待某一能指与所指结合是任意的,但从整个系统来看某一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不能不受到系统的制约
线条性
使用中:符号序列
完整地理解和表达意义:了解三关系
一般规则:不同种类符号的线性组合方式
意义不同⬅️结构关系不同⬅️线性排序
语言的结构规则就隐含在这些线性序列中
语言符号系统分析的基础
系统性
语言系统➡️子系统➡️不同特点的单位
层级性
基于线条性的符号体系
语言符号的运用依靠的是多个符号单位的线性组合
语言系统的二层性
符号系统、结构要素、各个单位
音系层: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
语法层:语素➡️词➡️词组/短语➡️小句➡️句子
少数单位、一定规则、逐级形成
生成性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功能
社会功能: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信息传递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最基本的手段
其他形式:文字、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数学公式、身手势态➡️有限
人际互动
思维功能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理性思维
工具、外壳➡️内容、内核
相互依存,共同促进
没有语言,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思想就无法表达
没有思维活动,就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语言可以传递思维的成果,也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人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
思维能够对语言进行完善:先构思再表达、促进语言学发展
区别
思维先于语言存在。人类在创造文字符号前,有初级、简单的思维,是无语言的思维,是对外界刺激的基本反应,与动物区别不大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交际需求,产生语言、文字发展完善,反映了人类思维的过程
思维是高层次的,语言是低层次的。人类智慧的成果是思维的产物,而非语言的产物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与水平基本不受语言表述能力的限制,但语言表述能力一般会受
生理基础: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说话中枢/ 布洛卡区
大脑左半球前部
1960s,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
失语症
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 韦尼克区
大脑左半球后部
1874,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
感觉性失语症
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
各种语言的差异,反映出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颜色词(焦点色无差异)
红橙黄绿青蓝紫
purple,blue,green,yellow,orange,red
称谓词(汉多英少)
伯父、舅父、叔父、姑父——uncle、aunt
文化传统
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父系与母系的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的区别
近代以来,儿女都有继承权,外甥女、侄儿女也有
语法
John said that Tom loved himself(小句之内找到S.)
约翰说汤姆喜欢自己(可跳出范围)
语用(语言行为:表扬、道歉)
汉:自我贬损
I apologize for
认知世界
承载民族历史和文化
标记身份
机制
预设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弗雷格 1892
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导出的信息
不在言语表面显现,包含在言语之中
类型
不言自明
吃西瓜:吃西瓜瓤不吃西瓜皮
要说出来
寒暄需要
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夫妻肺片
类推
修辞中的仿词
草木皆冰
英语学习中过度泛化现象(错)
comed
成系列新词语的出现
法盲、科盲、电脑盲、旅游热、汉语热、考研热
缩略构词的类推
物理所、生物所、数学所➡️动物所
词族现象
被自杀、被下等人、被就业、被小三
经济
语言运用过程中一种经济简省的手法
缩略语
复合词代替词组
参拍、峰会
句子成分省略
借代
对称
构词
grandson—grandfather
诗词格律
对仗、平仄、节奏、尾韵、头韵、骈偶
修辞
对偶、排比、顶真、回环
语言力的平衡
当有扩展性从句修饰主语时,往往将谓语和宾语提到主语前
that the dog can playing ball is interesting➡️it is interesting that…
补偿
语言一种自我平衡的手段
共时
形态、虚词语序
历时
根据汉藏语的比较研究推测,远古汉语无声调,有复辅音、韵尾辅音复杂➡️复辅音消失、韵尾辅音只剩n、ng➡️同音词增加➡️四个声调来区分
排除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使用自然语言时会根据语境自动排除一些干扰正常交际的信息
共时
语义
常用词多个意义➡️使用时语境制约只出现一个
语音
英语不区分清塞音送气与不送气➡️大脑自动排除这种差别对大脑的刺激
历时
古汉语“子”,本可指儿子或女儿,后逐渐排除女儿
多余
自然语言中有很多多余成分
many boys
语言和符号
符号
人们约定的、代表某种事物的、标记
包括
能指:能被人们以某种方式(视觉、听觉)感知到的外在形式
所指: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与内容
红灯:红色的灯—禁止通行
形式和内容
不可分割
一般性/ 概括性
无本质、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符号使用者负责对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加以解释
本质特点
任意性
约定性
症候
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推断
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心理现实的关系
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
客观现实
四维时空中外在于人的所有存在:当下和历史上所有的人物、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心理现实
客观现实经过人的认知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各种知识信息
来源
人对客观现实的直接感知,被大脑接收处理,贮存起来
人对语言文字的接收处理(听话、阅读)
心理现实受人的生理心理机制、生存环境和认知水平的制约。无法解释的现象可能在人类的认知中表现为超越客观现实的心理现实
关系
客观现实的存在是心理现实的基础,必须为人类所认知才能成为心理现实
通过人的直接感知和大脑的接收处理而获得的知觉性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这些知觉性心理现实要再经过大脑进一步的“概括”、并经过社会的约定与特定语音形式相联系,才归类切分成一个个离散的意义
语言表达的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心理现实是语言符号所要表达的对象
语言符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作为心理现实的大脑信息的贮存方式
心理现实有了语言编码➡️利用语言接收间接经验➡️提高认知水平➡️把更多客观现实转化为人类可认知的心理现实
类型
结构分类/ 形态分类
谱系分类/ 发生学分类
功能分类/ 社会语言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