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维生素知识导图
维生素又名维他命,即维持生命的物质 ,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下图梳理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思维导图,帮助大家更好滴掌握知识点,中枢神经系统(英文名称:Central Nervous System,中文名称中枢神经)是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医学微生物学里主要病原性真菌的知识点包括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地方流行真菌,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记忆!
真菌学是研究真菌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发育和遗传的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真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进而获得利用、控制和改造真菌的知识和技能,有需要的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一)生物学功能
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活性形式。
1.视黄醛参与视觉传导
视紫红质是暗视觉的基础,人视网膜杆状细胞合成视紫红质时需要维生素A参与,维生素A参与了视觉传导。
2.视黄酸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与分化
视黄酸对于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形态与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全反式视黄酸)ATRA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与分化,参与上皮细胞的正常角化过程,可使银屑病角化过度的表皮正常化而用于银屑病的治疗。
3.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4.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可抑制肿瘤生长
(二)维生素A缺乏症及中毒
11-顺视黄醛不足导致夜盲症,维A缺乏出现眼干燥症
过量导致头痛、恶心;肝细胞损伤;长骨增厚等
二、维生素D
活性形式为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
1.1,25-(OH)2-D3调节钙、磷代谢
2.1,25-(OH)2-D3影响细胞分化
(二)维D缺乏症及中毒
缺乏时,儿童患佝偻病,成人可发生软骨病和骨质疏松
中毒症状有口渴、皮肤瘙痒、厌食、高钙血症、高钙尿症、高血压等
三、维生素E
1.维生素E是体内最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2.维生素E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具有抗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维E在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肿瘤和延缓衰老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3.维生素E促进血红素的合成
(二)缺乏症及中毒
缺乏时,溶血性贫血,神经功能障碍。动物缺乏可不育
中毒尚未发现
四、维生素K
1.维生素K是凝血因子合成所必需的辅酶
2.维生素K对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二)缺乏症
易出血。引起脂质吸收障碍的疾病可引起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分子中含硫和氨,又称硫铵素,易被小肠吸收,入血后主要在肝及脑组织中经硫铵素焦磷酸激酶的催化生成焦磷酸硫铵素(TPP)。TPP是维生素B1的活性形式,占总硫铵素的80%。
在能量代谢起重要作用
脚气病。严重者发生水肿、心力衰竭。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变慢、食欲缺乏等
二、维生素B2
(一)一般性质
又称核黄素
在小肠粘膜黄素激酶的催化下转变成黄素单核苷酸(FMN),后者在焦磷酸化酶的催化下进一步生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FMN和FAD是维生素B2的活化形式。
(二)生物学功能
FMN和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起递氢作用。
(三)缺乏症
口角炎、唇炎、畏光症等
三、维生素PP
维生素PP包括烟酸和烟酰胺。食物中的维生素PP均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形式存在。NAD+和NADP+是维生素PP的两种活性形式。
NAD+和NADP+在体内是多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
缺乏时患糙皮症,表现有皮炎、腹泻及痴呆
四、泛酸
肠道吸收后可生成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是辅酶A与巯基载体蛋白(ACP)的组成部分
CoA和ACP是泛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CoA及ACP构成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早期易疲劳,肠胃疾病;严重时出现肢神经痛综合征
五、生物素
是生物体内多种羧化酶的辅基
疲乏、恶心、皮炎及脱屑性皮红病
六、维生素B6
(一)其活化形式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可互相转变
1.磷酸吡哆醛是多种酶的辅酶
磷酸吡哆醛也是谷氨酸脱羧酶的辅酶,可增进大脑γ-氨基丁酸的生成,故临床上常用维生素B6治疗小儿惊厥,妊娠呕吐和精神焦虑等。 磷酸吡哆醛还参与血红素的生成。
2.磷酸吡哆醛可终止类固醇激素作用的发挥
(三)缺乏与中毒
缺乏时造成低血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和血清铁增高。脂溢性皮炎。
中毒引起神经损伤,表现为周围感觉神经病
七、叶酸
叶酸由蝶酸和谷氨酸结合而成,又称蝶酰谷氨酸。食物中的蝶酰谷氨酸在小肠被水解,成蝶酰单谷氨酸,后者被小肠上端吸收,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二氢叶酸还原酶作用下,生成叶酸的活性型——5,6,7,8-四氢叶酸。
FH4是体内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
巨幼细胞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孕妇应补充叶酸
八、维生素B12
含金属钴,又称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甲钴胺素和5’-脱氧腺苷钴胺素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
1.是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催化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生成甲硫氨酸,在腺苷转移酶作用下生成SAM
2.催化琥珀酰CoA的生成
巨幼细胞贫血,有营养神经的作用
九、维生素C
又称L-抗坏血酸,是天然的活性形式。人类和其他灵长类、豚鼠等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还原性抗坏血酸是细胞内与血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1.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
苯丙氨酸代谢中,对羟苯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生成鸟黑酸
维C是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7α-羟化酶的辅酶
依赖维C的含铁羟化酶参与蛋白质翻译后的修饰
体内肉碱合成过程需要依赖维生素C的羟化酶参与
2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1.维C具有保护巯基的作用
2.维C能使红细胞中高铁血红蛋白(MHb)还原为血红蛋白(Hb)
3.小肠中的维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
4.维C作为抗氧化剂,影响细胞分化与细胞功能
3.维C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坏血病。过多摄入会增加尿路结石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