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法第一章绪论
考试分析民法第一章绪论笔记,包括民法的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原则三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建议先马后看!
法硕民法第三章,包含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等内容,需要可收藏。
这是一篇有关法硕第十二章思维导图,从担保物权概述、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概述,需要的可以收藏。
这是一篇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思维导图。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国际经济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
民诉17之二审
第1章 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
贫困户动态调整程序
第一章:绪论
民法的概念
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总和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社会关系
调整的内容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调整的是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分类
形式意义上的和实质意义上的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立法机关颁布的《民法典》,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一切具有民法规范的法律体系。形式意义上的民法起源于罗马法,英国只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子主题
性质
私法
1、有三种学说,主题说、利益说、意思说2、民法调整对象决定了民法是私法,国家作为特殊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3、有利于培养人民参与民事活动
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
1、从起源上看,民法总是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相联系的2、通过民法总则、物权、债权等构成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调整市民关系的基本法
1、主要调整的是社会生活的非政治领域2、
权力法
民法通过权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实体法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渊源
制定法
宪法
全国人大制定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规范
民事法律
民法典
单行法律
针对某一问题某一具体事项制定的法律
行政法规
国务院颁布的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
地方性法规
地方人大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
国际条约
依法同外国缔结
非制定法
民事习惯
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依照习惯进行的
适用
不违背公序良俗
没有法律明文规定
解释
文义解释
依照文字的字面含义进行的解释
体系解释
依照条文在法律体系中的位置进行的解释
历史解释
根据立法者的目的进行解释
目的解释
依据社会发展情况
扩大解释
文字的含义过窄,对文字的含义进行扩大,将原本不属于这个适用范围的案件纳入其中
缩小解释
文字含义过宽,对文字的含义进行缩小,将原本属于这个适用范围的案件排除在外
当然解释
法律条文当然适用,举轻以明重,举重一明轻
社会学解释
比较法解释
类推解释
适用范围
时间
生效
新的法律公布原法律失效
单列一条规定生效时间,给国家机关和人民必要的准备时间
失效
自然失效
完成一定任务失效
溯及力
法不溯及既往,特殊情况下有条件的溯及既往
空间
对人
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一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应当遵循我国民法
对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企业原则上适用我国法律的规定,但是享有外交豁免权的除外。对于
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外国原则上受外国法律的规定,但是依据我国法律、我国与外国订立的双边协定、国际公约和惯例、适用我国法律的除外
民法的调整对象
人身关系
平等主体之间依法享有的,与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财产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征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不论性别年龄、家庭职业,一律平等对待
与人身不可分离
否则
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某些人身利益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前提
比如亲属关系是继承关系产生的前提,不仅包括非财产责任,还包括财产责任
财产关系
平等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以财产归属和财产流转为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财产归属是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财产流转是交换
平等主体享有的
内容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一般是有偿的
民事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一半以等价有偿为原则,追寻更多的价值,一般不需要遵循过多的道德准则。但是在自愿公平的前提下,赠与借用等法律关系也是允许的
民法的原则
调整民事立法、民事行为、民事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