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包含语音的发展、 语义的发展、 语法的发展、 语用技能的发展等。
全书大纲梳理,包含学前教育的产生及发展、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等内容。
学前教育原理 期末复习全书导图,包含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学前教育对象任务及发展等。
全书思维导图 期末复习大纲,《学前教育学》是黄人颂教授主编的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教材,它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也为推动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言语概述
语言和言语
语言——社会现象(社会性)交流工具
言语——心理现象(一定个体性)使用语言的过程
联系
言语受语言环境影响,依靠语言来进行的
语言发展离不开言语活动,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维持其生命力的
言语分类
外部言语
口头言语
对话言语
独白言语
书面言语
内部言语
幼儿出生的自言自语
口语的成分
语音
指语言的声音
语义
语句的意思
语法
用于描述语言结构的规则
语用
如何使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言语发展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对认知过程的发展有助推作用
对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有促进作用
对学前儿童情绪和行为具有调节作用
语音的发展
言语准备期的语音发展(1岁前)
语言敏感性
偏爱人类语言
本民族语言(10个月以前是世界宝宝)
偏爱母亲的声音
语音的产生
反射性发音(0-2月)
叽叽咕咕的声音和笑声(2-4月)
发音游戏(4-6月)
典型的咿呀语(6个月以上)
含混语阶段(10月以上)
言语发展期是语音发展
发音水平逐渐提高,逐渐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读音,韵母的发音比声母发音正确率要高
只能被照料者理解,需要结合情境理解
年龄越小,越容易吐字不清(生理、环境、教育的发展)
语义的发展
命名步骤
18月起儿童词汇量1骤然增长
理解多于产生(5个月时差)
性别差异
女孩优于男孩
词汇使用中的错误
过度泛化:用特殊词语代指更广泛的食物
过度缩小:用一般化的词语代指小范围事物
杜撰新词
语义理解策略
使用社交和背景线索
使用整体认知策略
使用字形,句法线索
语法的发展
句子的产生和理解
句子的产生
不完整句1-2岁
单词句12-18个月一个词可以代表许多意思【单音重复】【与动作结合】【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词性不确定】
电报句18-24个月【句子简单】【句子不完整】【语序颠倒】
完整句2岁以后
词汇量增加、能说完整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
句子的理解
对复杂句子的理解
4、5岁能和成人自由交流
4岁前理解简单否定
6、7岁明白双重否定
6岁才能较好理解被动句
句子理解策略
时间可能策略
词语策略
非语言策略
言语如何习得
环境论
模仿说:儿童语言是成人是简单翻版
强化说
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
语言获得装置(LAD)
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维果茨基
语言发展源于生理成熟、认知发展和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语用技能的发展
语言准备期的语用发展
手势 形式有指示性手势和祈使性、成人指示手势对儿童言语学习具有指导作用
谈话规则的建立 谈话要交替进行、目光注视
言语发展期的语用发展
说话者的语用技能
善于吸引听者的注意
察言观色(听者反馈和交谈情境)
听话者的语用技能发展
儿童早期的回答倾向于跟主题无关
年幼儿童往往意识不到信息不清楚
理解信息的非字面含义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