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物理九年级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物理九年级的思维导图,包含温度与温度计、融化与凝固、 气化与液化、 升华与凝华、 吸热放热等。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总结了前三章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与温度计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
温度
冷热
冷热是一种感觉器官对不同物质状态感受相对概念,无法确切的描述冷热的程度
常用单位
摄氏度(℃)t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人体温度约37℃,读作37摄氏度
某地,某日,最低气温-6℃,读作零下6℃
与热力学温度的换算
热力学温度T
T=273.15+t
温度计及其使用
液体温度计
原理:
温度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
常用:
汞
酒精
煤油
固体温度计
数字式温度计原理:
物体的导电性与温度的关系
双金属片温度计原理:
金属片的热胀冷缩
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3)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的底部。 4)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
体温计测体温
体温计结构
体温计玻璃泡前面的细弯管的作用
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却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因此体温计在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是进入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
融化与凝固
融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融化实验
碎冰(0℃)或者海波(48℃左右)
石蜡
二者融化过程中的不同现象(会自己描述)
熔点
晶体(crystal)
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仍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金属、钻石、冰、食盐、石墨等等
非晶体(nocrystal)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融化温度,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为液体,在熔化过程中,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会持续上升。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石蜡、塑料、玻璃、松香、沥青等等
物理学中将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当晶体被加热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这时,晶体便处于熔化过程。如果要使熔化过程继续,需对晶体继续加热,以便更多的分子能“游动”。所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所提供的热量,用于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晶体的温度升高。这也说明熔化是吸热过程
应用
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外界压强的变化或杂质的存在等原因而变化。例如,往装有冰块的烧杯中放些盐并搅拌,这时烧杯中冰的熔点会低于0℃。再如,下雪天,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常常向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因为盐能尽快地融雪,而盐水在-20℃以下才结冰。尽管盐融雪使交通畅通了,但却会腐蚀车辆、道路,污染地下水,破坏植被,甚至危害人体等,因此,应慎用盐融雪的方法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固点
晶体的形成也有确定的温度
地窖放水的原因
因为当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桶里的水会凝固成冰,在凝固过程中,水会放出热量,该热量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从而避免蔬菜被冻坏。
气化与液化
气化(vaporization)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沸腾
沸腾(boiling)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点(boiling point)
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同的,因此,其沸点也是不同的。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反之,蒸发越慢。例如,人们晾衣服时,常常将其尽可能展开,并充分利用阳光和通风,以便尽快晾干衣服
利用蒸发吸热的例子很多。例如,人们常用酒精擦拭体表为高烧病人降温,因为酒精在蒸发过程中要吸热,病人体温便可暂时下降
沸腾只在特定温度时发生,而蒸发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发生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而蒸发仅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时有气泡产生,而蒸发时则无气泡产生。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若要使沸腾过程继续,必须对液体继续加热,以便更多的分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来自外界的热量为分子挣脱引力提供了能量,但无多余能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为什么液体的蒸发随时都在发生呢?这是因为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液体分子的吸引,从而脱离液面飞向空中。
液化(liquefaction)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升华与凝华
升华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碘升华实验现象
加热升华
停止加热凝华
干冰升华制雾、降雨
干冰升华使水蒸气液化
人工降雨
凝华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冰花、雾凇
吸热放热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采取节水技术
防止水污染
植树造林
海平面上升、动植物的影响、农业、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