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封信:高效能人士做对了什么 吴军
《软技能》的核心主题是如何通过掌握软技能成为一个不过时、不贬值、不消失的职场人。这本书帮助读者了解了软技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运用这些技能。 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涉及不同的软技能,如沟通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决策能力等。每位名家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各种情境下运用软技能。
改革困局的人性密码:理想主义者的墓志铭为何总在重写? 从王安石变法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总在重复同一剧本:推动者怀揣理想,却因人性博弈而溃败既得利益者的反扑、受益者的短视、设计者对现实的误判,共同构成改革失败的深层逻辑当代破局需以“人性沙盘”思维预判利益博弈,用制度引导而非对抗人性所有改革困局,本质都是人性与制度的永恒角力。
【绝对不能错过的社科神书】从心理学到历史社会学,这份书单涵盖思想批判与现实洞察!基础心理学、社会结构研究、制度经济学等经典领域一网打尽,更有《1984》《动物农场》等反乌托邦神作中国经济专题推荐《置身事内》《佃农理论》,国际政治必读《国家为什么会破产》社区研究如《跨越边界的社区》与《乡土中国》揭示社会变迁,通俗经济学《魔鬼经济学》用数据颠覆认知每一本都是理解世界的钥匙!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主要经济学家及其思想的介绍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古典经济学,二、新古典经济学派,三、凯恩斯主义学派,四、货币主义学派,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六、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七、新制度经济学派,八、发展经济学派,九、奥地利学派,十、学派关联。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了解西方经济学家意义非凡。从亚当・斯密提出 “看不见的手”,揭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为自由市场经济奠基,到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以应对经济危机,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走向,他们的理论深刻塑造现代经济格局。 熟悉西方经济学理论,能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规律。如依据弗里德曼货币主义,企业可洞察货币政策对通胀、利率影响,合理规划投资、定价策略。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可借鉴西方经验,结合国情优化经济调控,像借鉴供给学派理论,推动税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普通投资者也能借此理解经济周期,优化资产配置,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抢占先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封信:高效能人士做对了什么 吴军
小测试
你知道如何教会一只青蛙说话吗?
你知道如何让一条鱼爬上树吗?
让如何让全世界每一个人的钱翻一倍吗?
有些弯路非走不可吗?
小测试里的事情需要做吗?能做的到吗?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做,还有些事情甚至是不能做的。
生活中没有人喜欢做无用功,但是大部分人通常不具有实现的能力。或者说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哪些事情没有必有做,更没有人一开始就想要一个和自己想法完全相反的结果
怎么判断哪些事没有必要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学校不会教,也没有课本会教,因为它们不属于做事情的具体能力范畴,而是属于一种软技能。虽然学校不教,但是又极其重要。
即使具备了把事情做成的能力,大部分人依旧缺乏判断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的能力
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做具体事情的技能,那些技能都可以慢慢学习。最重要的能力是在还没有开始行动的时候,就可以判断清楚哪些事情没必要做——预判力
哪些是学校不会教,但是特别重要的能力呢?
1. 自我管理能力
2.情绪管理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
4. 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抗压能力
7.期望和欲望管理能力
为什么预判力很重要?
可以帮助我们以最小的成本试错,防止过多的精力和金钱浪费,及时止损,过犹不及。
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风险,提前做好未雨绸缪
没有预判的事情,你去做了,那就是在赌博,与其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命运”,还不如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判断清楚哪些事情不能做,其实也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软技能。
怎么培养预判力呢?
建立反馈系统
前言
判断一件事该不该做的能力,通常是根据我们之前做事的结果总结得到的。要获得准确的反馈,并把自己变成一个有效的反馈系统,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需要反馈系统,目的是什么
1、明确前进的方向,避免迷茫
2、有助于高效学习
反馈系统能给你带来什么?
心流(幸福)
心流是一个心理学名称,指的是当你全身关注投入,沉浸在工作或者玩乐当中的时候,那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
因为极其专注,所以在心流状态下能调动全身的能量,不光效率高,而且还能能体验到一种极大的愉悦感。
成长,锻炼自己的思维模型,思考的方式,思考的深度
怎么建立反馈系统?
复盘
1、收集信息
2、筛选信息
3、分析归纳
4、思考反思
5、制定计划
1-5往复循环
实事求是
唯物论
不唯上
不迷信权威
不唯书
不要盲目地听从书本上的教条
只唯实
一切工作着眼于客观实际
辩证法
交换
互相交换正反两面的意见, 以求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补充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足
比较
把各种情况进行前后左右的比较,比较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不经过比较,就看不清事物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它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
反复
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验证的时间
能够让人成长的永远都不是一本书,一张思维导图,而是南墙和血泪,当然跌进去几年爬不起来的坑效果也挺好。
良好的判断力来自经验,而经验来自不良的判断
培养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
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同理心为什么很重要?
很多事只要与人有关,有同理心一定是加分项。这是世界最缺的不是爱,也不是钱,缺少的就是理解。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理解
同理心很难吗 ?
同理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却可以慢慢培养,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的限制。
怎么训练同理心?
多听多观察,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就能发现很多别人的需求
保持敬畏心
什么是敬畏心?
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 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为什么敬畏心很重要?
世界上的知识和技能近乎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以有限对无限,结果就是很多事情只能做到一知半解,很多技能也只练到二把刀的水平。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适可而止,不至于失去判断力,去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损失惨重。
只有保持敬畏之心才能有一颗严谨的态度,对待未知产生好奇时,并不会轻易就无经验地贸然开启新领域。
每一个方向下、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像大海一样深不见底,只有保持敬畏之心,才能以谦虚的心态去吸取新的知识,而不是在已有的知识小河里自鸣得意。
需要对哪些存敬畏心?
客观规律
大自然
道德
历史
法律
文化
科学知识
一切用你所不能理解的存在
怎么做到存敬畏心?
尊重
谦卑
探索
理解
怎么去理解敬畏心?
我们对待任何未知的事情都应该保持六七分敬畏,剩下三四分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
剥离情感
剥离情感才能更客观更公正的判断,而不会被情感牵着鼻子走
剥离情感不等于没有同理心,它们看似对立,但其实是一件事的两个不同侧面。同理心要求我们在做判断时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剥离情感也是如此,他要求我们不要被情感牵着鼻子走,要保持客观、公正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