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层女性》王慧玲
这是一个关于《基层女性》王慧玲的思维导图,该书紧紧围绕当下性别权益的热门议题展开,通过原生家庭、自我成长、两性关系三个主题,论述女性要如何摆脱环境与观念的束缚,正确对待恋爱与婚姻,成为一个精神、物质双独立的女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基层女性》 王慧玲
序
一个人只要把心中的想法积极的付诸行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生就会有无限的惊喜和可能。
前言 一个基层女性的翻身参考
错误的关系只会消耗你的心神、透支你的生命,让你把本可以用来学习、工作、提高生命质量的时间,统统用在了制造痛苦、互相折磨上。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面子、自尊毫无意义,活下去、挣到钱才是最重要的。这里的“钱”是加之的提现,当你面对挫败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那么钱就是价值水到渠成的附属品。
要不停地尝试、争取,挑战自己,并且习惯被拒绝。
很多人整天焦虑未来,到确没有意识到,未来就是由无数个今天、无数个当下组成的,解决好当下的问题,认真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未来就会在当下解决的一个个问题中延展出去,水到渠成。
懒惰让人想走捷径,那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只会扰乱你的判断,让你掉进一个又一个诱惑的深坑,付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代价。
无论你的生活在面对什么,嗯都要坚信一点:你是有力量改变的,你是有选择的生活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相信我。
1 原生家庭——划清界限,灵魂断奶
成年后,只有脱离原生家庭,经济、精神独立,摆脱父母的持续影响和控制,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你的大脑才有空间思考,直面曾经受到的伤害,以正确的心态去处理它。
通过阅读,与人交流去增长见识和知识,帮助你获取正确的心态。
养育孩子,是为了体验陪伴一个生命成长的快乐,抱着投资的心态,不如把精力和金钱放在自己身上,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把精神寄托在自己身上,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把精神寄托在任何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身上,你这一生很可能会不停地陷入渴望与失望当中……
女性作为生育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因为本能,因为社会的约定俗成,或为了丈夫而生孩子,自己的身心还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能力抚养孩子,那么今后的岁月里,生活的压力、经历的捉襟见肘、人生的困顿、婚姻的不幸……由此生发的怨气很可能会被统统发泄在孩子身上。正如我的母亲差点打瞎、吊死她的女儿一样,她根本不知道暴力在我身上留下了多大的阴影,不知道成年后的我如何痛苦的跟过去作斗争,不知道对孩子的暴力可以从根源上扭曲她的人格,从精神上完全摧垮她。
2 自我成长——精神和物质双独立
抱怨的时候,你要问问自己,你真的花时间、花精力去经营你的生活了吗?
人最可怕的是贫穷缺不自救,懒惰而急功近利,行动力差,害怕这个担心那个,好不容易开始了,又没有坚持的勇气,付出一点就想马上看到收获……这些都是精神贫困的在外在表现。
快乐是滋养精神的巨大能量,它会吸引来意想不到的机会和人走进你的生命。
要清醒地认识到,你的精神世界只有你一个人,永远都是你一个人。若有人让你依靠,抱着感恩的心态,同样积极地回馈给他依靠,但永远不要去依赖,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能做开房空间的工作,就不要做封闭空间的工作。
你永远都是有选择的。
你只要确定在争取自己利益的同时没有侵害其他人的利益就可以了,侵犯别人的利益才是自私。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职场上,争取自己的利益有时也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但是只要在法律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你的争取就是没有问题的。
很感谢作者给出明确的界限,我一直犹犹豫豫,或者说有些讨好就在于我对职场利益这件事的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以后遇到相似的“模糊事件”可以参照这个思路。
在生活中,要学会把自己从消极、主观、固化思维中拽出来,转为积极、客观、进取型思维。 肯定别人,正视自己的不足,借用成功的方法,是成长的重要一步。
真正的“爱自己”,是你懂得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明白你的命运是由生活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选择引领着向前,也同时决定着走向。 不是被一双双无形的大手推着走,不加抗争地接受被安排的命运。
3 两性关系——创造价值,分享利益
夫妻关系永远是第一位,亲子关系排第二位。亲子关系是夫妻关系的衍生品,但大多数传统的中国家庭中,这两种关系本末倒置,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孩子是夫妻两人生活的中心、精神的纽带,很多夫妻之间的主要沟通内容就是孩子。可以说,孩子是他们人生里最大的一笔投资。如果夫妻关系不理想的话,女性通常会自然而然地吧对夫妻关系的情感寄托转移到亲子关系上,这就是婆媳矛盾的根源。 一个人如果年轻的时候没有自己的生活,等她老了,精神世界会更匮乏,更加渴望情感寄托,因渴望而滋生的占有欲会促使她本能地想要跟另一个女人争夺儿子的爱。
夫妻关系要避免孩子成为生活的唯一话题。
父母或者公婆是没有义务给你们带孩子的,如果你对父母或者公婆有索取,有所求,他们反对来干涉你们的生活,介入你们的矛盾,扰乱你们的小家庭,那只是你们为不能够独立而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