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这是一篇关于九下历史第三单元的思维导图,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 《凡尔赛条约、》亚洲殖民地人民斗争等。
这是一篇关于九下历史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国家的社会变化、近代科学与文化等。
这是一篇关于九下历史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汇总了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内战、殖民地人们的反抗、俄国的改革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为了夺取更多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
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
德(核心)、意、奥匈
“三国协约”
英(核心)、法、俄
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
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
主战场:欧洲战场
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
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失败告终
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战争初期保持中立,大发战争财)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新式武器:坦克、潜艇
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十月革命
背景
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与西欧,北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军事上:一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政治上: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
外交上:临时政府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
目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领导者:列宁
时间:1917年11月
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结果: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次日,苏维埃政权建立
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苏维埃政权
时间:1917年11月7日晚
地点:斯莫尔尼宫
内容
通过了《和平法令》
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
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措施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意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
《凡尔赛条约》
巴黎和会时间:1919年1月——6月
地点: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操纵国:英、法、美
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美国总统威尔逊
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km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独立
赔款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体现了巴黎和会分赃的实质
决定成立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
《凡尔赛条约》和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合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九国公约》
背景:为调整英、美、日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由美国主导召开会议
会议时间:1921年
主导国:美国
参与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
针对中国问题
时间:1922年
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
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中国仍未摆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获利最大:美国
受害最深:中国
受限制最大:日本
新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新秩序作用: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
新经济政策
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时间:1921年
领导人:列宁
主要内容: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苏联建立: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苏联工业化
人物:斯大林(1925年提出)
时间:1926年
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措施:两个五年计划
作用: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特点: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优点:使苏联在短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
缺点:是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农业集体化
背景:1927年年底——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
政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
苏联模式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积极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亚洲殖民地人民斗争
亚洲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
领导人:甘地
时间:1920年——1922年
斗争对象:英国殖民者
结果:1922年发生农民焚烧警察局事件,运动停止
第二次: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
非洲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背景: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殖民地
时间:1918年——1922年
领导人物:扎格鲁尔
政党:华夫脱党
结果: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拉丁美洲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时间:1934年
人物:卡德纳斯(总统)
目的: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
意义: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