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不忘本来!包含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整理教材书各个单元的写作指导,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做到心中有数,考场不慌!干货满满,有需要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产生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4、文化的核心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5、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文化>文明)
文明
内涵: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分类
物质文明(物质方面的进步)
精神文明(精神方面的进步)
制度文明(制度方面的进步)
生态文明(生态方面的进步)
联系
文化和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题都是人;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的呈现
通过文化载体
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关系: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这文化的内容
具体形式:器物、行为、制度等
文化的功能
对社会: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对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对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民族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宿感,就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的。
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2、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理念(三个字)
中华传统美德(四个字)
中华人文精神(一堆字)
3、特点
包容性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表现
意义
促进世界文明进步
文化软实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对国家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当今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对处理国际关系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标准: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途径:对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予以改造。
目标: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文化相协调。
创新性发展
标准: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
途径:补充、拓展和完善。
目标: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what
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作用:在任何时候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统一
丰富与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即使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
why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how
关键: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