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A股救市史
这是一篇关于A股救市史的思维导图,这些行动和政策在维护市场稳定、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于2024-02-05 17:28:56A股救市史
2008年4月-11月
救市背景
次贷危机
国内:货币政策从连续10年的稳健正式转向收紧
救市措施
2008月4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08 年 4 月 24 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原先的 3‰调整为 1‰
2008年9月15日起: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刚刚开始收紧的货币政策再次转向适度宽松
2008年9月18日:救市三大政策
①股市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
②汇金增持工、中、建三行股票
③国资委表态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 市公司股份
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2008年11月9日,国常会宣布四万亿投资计划
救市结果
A股:2007年10月16日6124→2008年10月28日1664
最高点:2007年10月16日,6124
政策底:2008年9月18日,1802
市场底:2008年10月28日,1664
2012年4月-12月
救市背景
四万亿投资退潮,欧债危机
GDP增速首次跌破8%,“稳增长”成为全年政策目标之首
救市措施
2012年2月24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0bp
2012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新增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总投资额度达到800亿美元。
2012年4月28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解决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
2012年4月30日,沪深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宣布,降低A股交易的相关收费标准,总体降幅为25%。
2012年5月-7月,连续降准、降息
2012/05/18,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012/06/08,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bp
2012/07/06,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bp和31bp,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至3%,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6%
2012年6月20日,证监会将所有境外投资者的持股限制由20%提高到30%
2012年9月5日6日,发改委连续两日批复万亿基建投资项目
2012年9月28日开始,险资、国家队集体大幅增持A股,3天时间加仓超100亿元;汇金大举买入四大行
2012年11月6日,IPO暂停
2012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2013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
救市结果
A股:2011年4月18日3067→2012年12月4日1949
最高点:2011年4月18日,3067
政策底:2012年9月5日,2029
市场底:2012年12月4日,1949
2015年7月-8月→2016年1月
救市背景
杠杆牛泡沫破裂
“改革牛”
A 股两融余额从年初1万亿元→最高2.27 万亿元,占 A 股流通市值的 5%, 规场外配资:5-10 倍杠杆
6月13日周六,证监会宣布严查场外配资
救市措施
2015年6月27日,央行降息25bp,定向降准50bp
2015年6月29日,养老金投资办法征求意见,投资股票比例不超30%
同日,证监会表示回调过快不利于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
同日,证金公司表示目前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总体可控,强制平仓的规模很小。
次日,证券业协会就场外配资情况答记者问:强制平仓规模很小
2015年7月1日,证监会、交易所联袂救市
证监会:进一步拓宽券商融资渠道
证监会:出台两融新规,不再强制规定130的线,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允许证券公司与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期限与比例的具体要求,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
沪深交易所:下调A股交易经手费和交易过户费
2015年7月2日,证监会:对涉嫌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专项核查
2015年7月3日,汇金出手护盘,四大蓝筹ETF在4天内净申购395亿
同日,证监会:QFII额度将从800亿美元增加到1500亿美元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决定暂缓IPO
同日,21家券商联合救市:各出净资产15%买蓝筹ETF,在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不减持
2015年7月5日,多部委、多机构联合救市
央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中证金流动性支持
证监会:决定充分发挥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
汇金公司:宣布近期已在二级市场买入ETF
证监会:将对恶意做空、利用期指跨期现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严惩
中金所:为抑制短线过度交易,该所决定对沪深300等三大期指合约按照报单委托量差异化收取交易费用,拟于8月1日前实施,将对各合约交易量、持仓量前50名的客户进行重点排查,防范和打击蓄意做空行为
广发基金等25家基金倡议并将践行:打开前期限购基金的申购,基金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承诺积极申购本公司偏股型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69家未参会公募基金公司表示自愿加入支持行列
数十家上市公司承诺,公司大股东、董事长及高管等增持公司股票,或是大股东延长股份限售期限
2015年7月8日,央媒重磅发声,证监会禁止大股东董监高减持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促使A股市场重新回归理性轨道,已成为当前市场发展的迫切任务,在应对A股市场极端情况方面,中国有很多政策储备,完全有能力促使市场摆脱一时之“危”
新华社发布时评:市场的过快下跌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市场参与各方都在全力稳定市场
证监会:从即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鼓励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
2015年7月9日,公安部副部长率队至证监会查恶意做空
同日,新闻联播再次播报证监会、保监会、公安部维稳措施
救市结果
2015年6月12日5178→2015年8月26日2850
最高点:2015年6月12日,5178
政策底:2015年7月9日,3373
6 月 15 日→ 7 月 8 日,17 个交易日,上 证指数跌32%、创业板指跌39%
市场底
2015年8月26日,2850
2016年1月27日,2638
2018年6月-12月
救市背景
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战打响
救市措施
201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50bp
2018年7月2日,新一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等相关工作
8月3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
10月21日,刘鹤主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
2018年9月4日,人民银行和全国工商联联合召开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
2018年10月7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100bp
2018年10月19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易纲、刘士余、郭树清分别接受媒体采访,就近期股市波动重磅发声
2018年11月1日,***主席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18年11月5日,***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2019年1月4日,央行决定全面降准100bp,分两次执行
救市结果
最高点:2018年1月29日,3587
政策底:2018年10月19日,2449
市场底:2019年1月4日,2440
2022年3月-4月
救市背景
公募牛泡沫破裂、地缘政治恶化、国内宏观政策预期不稳、房地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增长预期反转
救市措施
2022年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召开,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回应,强调“要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回应”
同日,证监会:继续加强与美方监管机构的沟通,争取尽快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抓紧推动企业境外上市监管新规落地、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力度、引导基金公司自购份额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
同日,央行: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同日,外汇局: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加强外汇市场监测研判和宏观审慎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外部冲击风险
同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2022年4月15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25bp
不达市场预期:“这是一次克制的降准,只降了25BP。”
2022年4月17日,上海公布第一批666家复工企业名单
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了五方面二十条政策举措
2022年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到“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022年5月15日,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
2022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
2022年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会议决定实施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做好失业保障等6方面33项措施。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督促地方政策落实
2022年5月31日,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
救市结果
最高点:2021年12月13日,3708
政策底:2022年3月16日,3023
市场底:2022年4月27日,2863
2023年7月-?
救市背景
公募牛泡沫破裂、地缘政治恶化、国内宏观政策预期不稳、宏观经济增长预期反转
救市措施
2023年3月17日,央行降准25BP
2023年6月15日,MLF调降10bp
2023年5月31日,公安部印发进一步加强打击防范证券犯罪工作的通知,强调对欺诈发行证券犯罪坚持毫不姑息、一查到底,对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零容忍”等
2023年7月19日,国务院印发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意见
7月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发改委副主任等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3年7月31日,国常会再次提到“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2023年8月15日,MLF调降15bp
2023年8月27日,财政部、税务局、证监会、交易所等部门联合救市"四支箭"
8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节奏
2023年8月17日经济日报:以暂停新股发行来救市不可取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
根据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从之前的100%调降到80%
2023年9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下调风险因子,要求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
2023年9月14日,央行宣布降准25bp
2023年10月11日,汇金进场,增持四大行近5亿元
2023年10月14日,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投配售股份出借,沪深北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
2023年10月23日,汇金公司公开宣布当日买入 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
2023年10月30日-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12月1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买入央企ETF
2023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23年12月,PSL重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是PSL历史单月投放规模第三高
2024年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①货币政策将为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②前瞻性把握好实际利率水平
③LPR将下行
④2月5日降准50bp
⑤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⑥美联储不再加息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
2024年1月24日,证监会:首提"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2024年1月25-26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把“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摆在了重要位置
①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③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更加严密有效的监管制度。
④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加强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评估完善相关机制安排。大力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⑤进一步落实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
⑥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持“应退尽退”,加速优胜劣汰。
2024年1月28日,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2024年2月4日,证监会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2024年2月4日,证监会发文:让造假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能合并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