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科学思维导图
水和水的溶液,主要包含地球上的水、 水的组成、 水的浮力、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物质的溶解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八年级上册科学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 、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地下径流;
f、下渗。
3、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南多北少),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 缺。
5、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_太阳光的照射和_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 的三态会随温度_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 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_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到的 体是氢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图和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淫在水面。
3、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俩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 F浮=G排液=P液gV排【p 指液体密度,v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P取千克/米’,v排取米’)]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
②F 浮>G 上浮。
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此时V 排<V 物。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p液>p物,上浮:②p液<p物,下沉;③p液=p物,悬浮。
6、浮沉条件的应用:
(1)轮船
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
②根据F浮=p排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不变,Pn减小,所以v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F浮=p排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小。
7、计算浮力:F浮=G物-F拉(称量法):F浮=P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悬浮漂浮)。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溶液
(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单一物质)。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剂。
(3)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形成的物质(悬浮液)。
3、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乳状液)。
4、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分层。
子主题
第5节:物质的溶解
1、物质的溶解性: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固体);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饱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仍可溶解。
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
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
(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克。
5、溶液的配置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X溶液的密度X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稀释:混合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
7、水的净化
①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
②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③蒸馏法
第6节:物质的分离
1.晶体-一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小红巧
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
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 0.3%。
2、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水的回收利用,防止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