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规划咨询的主要理论方法
来源于林轩课程重点,包含区域发展基础理论、区域发展阶段分析、规划预测与分析的常用方法、规划编制工作流程等。
按照林轩课程归纳重点,主要包含现代工程咨询方法概述、逻辑 框架法、层次分析法、 SWOT分析法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建筑隔热与通风
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第三章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地產行業分析圖
项目重要节点
生态学形成和发展
【068】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2018第二章 _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家装流程图
家庭装修预算表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
规划咨询的主要理论方法
区域发展基础理论
增长集理论效应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人口与产业聚集程度的衡量
人口密度
单位为“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
1公顷=10000㎡,100公顷=1k㎡
总人口数=城镇人口数+农村人口数
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土地面积
城市首位度
二城市指数S2=P1/P2
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11=2P1/(P2+P3+···+P11)
P的选取国际上按人口规模,我国按经济规模
区位熵
Li=(ei/et)/(Ei/Et),(i=1,2,···,n)
Li为某区域i产业在全国或全省的区位熵
ei是区域中i产业的总量指标(增加值、产值、产量、就业人数等)
et是区域所有产业对应的总量指标
Ei是全国或全省i产业的总量指标
Et是全国或全省所有产业对应的总量指标
区位熵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区位熵>1则可以认定该产业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该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在满足区域需求外还向区域外输出
区位熵≤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主要满足区域自身需求
区位熵的局限性
属于静态分析,难以反映产业优势的动态变化情况和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该方法基于每一个产业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这一前提假设,但实际中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别
没有考虑企业规模因素的影响
竞争优势理论与钻石模型
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
生产要素
初级生产要素
高级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主要指国内市场需求
需求结构(重要)
需求规模
需求成长
相关支持性产业
即关联产业,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发展
企业状况
企业战略
企业结构
同业竞争
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者对待竞争的态度同国家环境和产业差异相关
辅助因素
机会
政府
区域发展阶段分析
钱纳里标准模型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140~280人均GDP(1970年$)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化阶段
初期280~560人均GDP(1970年$)
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中期560~1120人均GDP(1970年$)
产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
后期1120~2100人均GDP(1970年$)
第三产业高速增长成为主要动力
发达经济阶段
初级阶段2100~3360人均GDP(1970年$)
制造业内部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高级阶段3360~5040人均GDP(1970年$)
第三产业内部分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并占据主导地位
配第-克拉克定理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越大,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中的份额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越大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
前工业化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
初期
第一产业比重>20%
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中期
第一产业比重<20%
后期
第一产业比重<10%
后工业化阶段
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霍夫曼系数划分的工业化发展阶段
是消费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净产值的比值
霍夫曼系数适合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工业结构分析,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霍夫曼系数一般趋于稳定
第一阶段
消费工业占主导,资本工业不发达
系数4~6
第二阶段
消费工业规模比资本工业大,但资本工业增长快于消费工业
系数1.5~3.5
第三阶段
资本工业较消费工业增长更快
系数0.5~1.5
第四阶段
资本工业规模超过消费工业
系数1以下
规划预测与分析的常用方法
德尔菲法
步骤
建立预测工作组
选择专家(20人左右)
设计调查表(无统一格式)
组织调查实施(不开会,调查一般经过2~3轮)
汇总处理调查结果
利弊
特点
匿名性
反馈性
收敛性
广泛性
优点
便于独立思考和判断
低成本实现集思广益
有利于探索性解决问题
应用范围广泛
缺点
缺少思想沟通交流
易忽视少数人意见
存在组织者主观影响
应用范围
缺乏足够资料
长远规划或大趋势预测
影响预测事件的因素太多
主观因素对预测事件的影响较大
情景分析法
确定关键问题
识别影响因素
情景构建
情景分析
情景评价
确定发展战略
规划编制工作流程
前期准备阶段
规划工作方案的内容
总体要求
重点任务
规划文本初步框架
人员组织
进度安排
现场调研阶段
草案编制阶段
衔接论证及送审阶段
规划评估方法
发展规划评估
评估原则
战略性
科学性
前瞻性
系统性
针对性
操作性
评估重点
基础研究可靠性
目标指标科学性
重点任务有效性
时空布局合理性
重大项目可行性
上下衔接有效性
评估流程
评估准备
评估实施
研读规划文件
开展规划调研
组织会议研讨
形成评估要点
评估结果
评估报告包括内容
概述
基础条件及发展状况
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
规划重点任务
实施保障措施
主要结论和建议
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规划主要目标实现情况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
重点任务推进情况
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面临形势和主要问题
规划目标任务调整建议
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评估框架内容
进展情况
主要成效
关键问题
对策建议
规划执行总结评价
评估方法
效果评价
过程评价
影响评价
综合评价
评价框架内容
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主要目标指标实施情况
重大任务举措实施情况
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平台实施情况
规划实施取得的主要成就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验总结
下一步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