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古代文化常识-服饰
这是一篇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服饰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人物:范增,成语典故及故事,佩玉,衮服及十二章纹,冕,人物传说,成语典故,用于制衣的材料,成语典故,织布技术,什么叫“贯头衣。
小学阅读理解总结归纳,汇总了技巧分析、内容概括、内容理解、信息提取、结构分析等知识点,内容实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古代文化常识-服饰
什么叫“贯头衣
贯头衣的由来
在兽皮中间挖洞让头穿过
前后垂下来且腰上系绳子
最原始的衣服
芾(又叫敝膝)
类似一条围裙
搭在下身前面
古代衣服的概念
不分男女
上半身穿上衣
下半身穿裙子
衣裳
衣这个字专指上衣
裙子又叫裳
衣裳即衣服
上衣下裳,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款式
织布技术
梭子
方便横线穿过竖线
经线
纵向线
先绷好的竖线
纬线
横向线
后穿进去的横线
成语典故
穿针引线
用针线穿来穿去
撮合、促成事情发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间过得非常快
箭射出去且时间一去不回头
梭子在经线上穿行,太阳和月亮在空中穿行
纪昌学射
飞卫跟纪昌学射箭基本功
目不转睛地盯着妻子织布机的梭子
成为神箭手
用于制衣的材料
冬日皮裘,夏日葛衣
冬天用皮毛制成的衣服
夏天用葛藤制成的衣服
葛布制作流程
葛藤放入沸水里煮
皮变软后,分离出洁白纤维
收集纤维晾干
纺成线后织成布
麻布制作流程
从麻秆剥麻皮撕成一缕缕
放入水中泡软
泡好麻纤维后捻成线
用麻线织成布,做成衣服
丝绸制作流程
蚕茧放入锅里煮软
找出线头往外抽
把细丝纺织在一起
制成丝绸
化干戈为玉帛
”干“是指盾牌,”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把战争变成和平
把争斗变成友好
锦绣前程
未来的工作、生活十分美好
麻秆打狼-两头害怕
双方各有弱点,都害怕对手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环境影响人
人物传说
黄帝和嫘祖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嫘祖是皇帝的夫人
嫘祖发明养蚕、织布技术
皇帝发明衣裳,上衣下裳形制来源古老
冕
含义:古代天子、诸侯戴的豪华礼帽
部分:
顶上长板:𫄧,需要缝在下面的帽子上
前后垂下的装饰品:旒,用玉或珠子制成
根据地位不同,旒的数量有差别
天子:12旒
诸侯、王公:9旒、7旒、5旒等
寓意:把眼睛挡住,不被眼前表象迷惑 大臣看帝王觉得神秘、威严
冕旒:代指“帝王”
发髻
成年人头发盘起:梳起来,盘成一团,叫发髻
冠与发髻:扣在发髻上,用尖小棍簪子别住,有的簪子两头有带子系在下巴,这个带子叫“缨”
发髻与巾:头发竖起来,不用冠,而是用布包住系好,这块布叫“巾”
衮服及十二章纹
定义:帝王穿的礼服,分上衣和下裳
十二章纹(它们的象征意义):
龙:象征千变万化的神灵
日、月、星辰:象征光明
山:象征稳重和受人敬仰
华虫:就是野鸡,羽毛漂亮象征文采
宗彝:是一种宗庙祭器,上面有虎,象征威猛 蜼(一种长尾猿猴)象征智慧
藻:有花纹的水草,象征洁净
火:象征明亮、温暖、向上
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纯洁和养人
黻:象征背恶向善
黼:是一种斧形图案,象征能明断
佩玉
意义:
玉的德行:温润光芒、品德高尚;声音清脆悠扬、智达远方;质地坚刚、勇敢顽强;干净透亮、人品纯良;纹理无穷、知识渊博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戴玉具有象征作用
用途:佩玉用于节制人的步伐,地位高走得慢,身上挂的佩玉较长;地位低走得快,身上挂的佩玉较短
成语典故及故事
冠冕堂皇冠冕堂皇冠冕堂皇指表面庄严正大,实际上是表现为虚伪的行为或词语
和氏璧:楚国卞和认为石头内藏美玉,历经三位楚国君主,最终剖开石头,发现美玉,制成和氏璧。
人物:范增
身份:项羽的重要谋士
与刘邦、项羽的关系:在宴席上暗示项羽杀刘邦,但项羽不听,最终被刘邦击败
玦:象征决断的佩玉,与暗示项羽之事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