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想要真正教会他人,说服他人,影响他人, 最应该学习的并不是什么沟通技巧, 而应该是脑科学知识。 只有自己学会科学用脑, 真正掌握认知原理, 才能在沟通的时候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或记忆。
这张思维导图,是以《福格行为模型》为底层操作系统,打通行为科学三大黄金三角: ❶ 成瘾机制(《上瘾》×《软瘾》):解码习惯养成的双螺旋结构,让「强迫性沉溺」转化为「战略性依赖」 ; ❷ 微观裂变(《微习惯》×《掌控习惯》):建立从原子习惯到复利效应的跃迁通道 ; ❸ 职场显化(《5%职场精英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将神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武器 。
21世纪,医学进入史上上独一无二的慢病时代。 代谢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四大“杀手”。 面对新的挑战,除了治疗,更要预防! 本书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彼得·阿提亚为你制定实现百岁人生的长寿战略。 从养老到“享老”,提前了解“对手”,才能百战不殆。
你一定听说过书法家颜真卿,但你不知道的是: 安史之乱中,他提刀为将,率领20万大军硬刚安禄山; 为保家国,颜氏一族30余口被害,他字字血泪,写下媲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75岁高龄,他领命前往敌营,知其不可而为之,慷慨舍身赴死。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颜真卿告诉你,堂堂君子如何铁骨震世,谋略无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大脑喜欢听你这样说》
作者
【澳】杰瑞德▪库尼▪霍瓦斯
教育学家
认知神经学家
知识不进脑子?
掌握大脑四大喜好,让你过目不忘!
大脑喜好一:喜欢通过意外来学习
原理
大脑具有预测功能
当大脑的预测与结果相悖的时候,也就是意外出现时,大脑会更加警觉,对信息的敏感度增强
实践
利用意外让信息入脑
主动制造意外
在输出信息时,主动制造意外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
案例: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先假意介绍了三个产品,最后告诉观众,这些功能只需要一台苹果手机就能实现
避免意外
在关键信息之外,尽量避免意外,能够有效保障信息接收者的接受效率
案例:每个路口的红绿灯高度都完全相同,让司机的注意力能够聚焦在色彩变化上
大脑喜好二:喜欢在适度压力下学习
压力水平与大脑学习能力呈倒U型曲线
压力过轻时
大脑活力水平低
压力过高时
大脑海马的神经元容易受到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弱
压力适度时
皮质醇唤醒ARC蛋白,促使大脑能够更快记住新知识
高压力状态下的自我调节
认知调节
将压力视作挑战,而不是威胁
能够减缓身体对压力的应激感受, 提高大脑活跃度
运动调节
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运动消耗皮质醇,减缓压力对大脑海马的损害
利用压力,让信息入脑
在讲授新知识,进行专业汇报时,要在开场为听众减压,利用笑话和故事降低听众的心理负担
在演讲的中后段,演讲者可以利用提问等方式向听众施压,提高听众 的注意力和活跃度
大脑喜好三:喜欢通过联想来提取知识
大脑提取信息是激活联想网络的过程
大脑中每个记忆模块,通过联想节点与其它模块相连
大脑的总体记忆呈现网状结构,提取信息时, 依照联想节点的路径进行提取
信息提取的路径依赖
状态依赖
学习时的身心状态,也会作为节点与学习内容相连接
案例:作者认识的一位邮递员,醉酒后投送的快递直到下一次醉酒后才想起来存放位置
情景依赖
学习时的环境和情景,也会作为节点与学习内容相连接
案例:作者的叔叔,常年在家里后院练习铲球,可以百发百中,但一到高尔夫球场上,就失去了准头
主动搭建联想网络
搭建联想网络,促进信息提取
提取信息时,联想网络中与该信息连接的节点越多,大脑提取的过程就越迅速
我们可以为重要知识建立多个相关联想对象,并不断强化联想关系
丰富联想网络,预防路径依赖
学习新知识时,增加记忆方式可以预防信息提取的路径依赖
例如:背单词时,可以分别在文字、图片、实际对话中进行记忆
大脑喜好四:大脑不喜欢一心二用
注意力的焦点只有一个
大脑中有意识的背侧注意网络,只能有一个注意力焦点
大脑无法做到一心二用,只能在不同焦点之间来回切换
链接(两套注意力系统)
背侧注意网络
有意识监控周围环境
腹侧注意网络
无意识监控周围环境
输入输出信息时,要尽可能维持大脑的专注
输入信息
学习和开车时,尽量不要听音乐, 除非是已经非常熟悉的背景音乐
输出信息
做报告时,由于观众无法一边阅读幻灯片上的文字,一边听觉。因此,幻灯片上的文字信息最好不要超过10个字,并且可以多利用图片来传递信息
人能在听声音的情况下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