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材料与构造
一篇关于建筑材料与构造思维导图,主要包含材料科学知识、材料基本性质等。很好地整理了该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有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适用于建筑师考试复习!
编辑于2024-03-22 10:39:40第一节
材料科学知识
材料组成
化学组成
无机材料
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材
毛石、料石、石板、碎石、卵石、砂
烧土制品
黏土砖、黏土瓦、陶器、炻器、瓷器
熔融制品
玻璃、玻璃棉、矿棉、铸石
胶凝材料
石膏、石灰、菱苦土、水玻璃、以及各种水泥
砂浆、混凝土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
硅酸盐制品
灰砂砖、硅酸盐砌块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
铁、铬、锰
有色金属
铝、铜及其合金(除铁、铬、锰)
有机材料
植物材料
木材、竹材
沥青材料
石油沥青、煤沥青
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胶粘剂
复合材料
金属-非金属
钢纤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无机非金属-有机
玻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人造石
金属-有机
PVC涂层钢板、轻质金属夹芯板、铝塑板
矿物组成
相组成
材料结构
宏观结构
构造特征
堆聚结构
由骨料和胶凝材料结合而成的材料,例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纤维结构
纤维材料所具有的结构,如玻璃纤维、矿物纤维、有机纤维等;
层状结构
将材料叠合而成的结构,例如胶合板、铝塑板等
散粒结构
松散颗粒的结构,例如砂石骨料、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黏土陶粒等。
孔隙特征
致密结构
无空隙存在的材料,例如玻璃、钢材、塑料等
多孔结构
有粗大孔隙的结构,例如加气混凝土、泡沫玻璃、泡沫塑料、泡沫混凝土等;
微孔结构
有微细的孔隙结构,例如黏土砖、石膏制品等;
细观结构
微观结构
固态物质
晶体
原子晶体
石英
离子晶体
NaCl
分子晶体
有机化合物
金属晶体
非晶体
玻璃体
胶体
液态物质
材料标准
我国分为四个
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G\JC)、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B)
其它
国际标注(ISO)、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注(ASTM)、日本工业标注(JIS)、德国工业标注(DIN)、英国标注(BS)、法国标注(NF)、欧盟标注(EN)
材料基本性质
物理参数
密度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孔隙率
空隙率
物理性质
亲水性和憎水性
吸水性和吸湿性
耐水性
抗冻性
导热性
力学性质
强度
弹性和塑性
脆性和韧性
硬度
化学性质
耐久性
胶凝材料
有机胶凝材料
沥青
树脂
无机胶凝材料
气硬性胶泥材料
石灰
生石灰的熟化
放热、体积急剧膨胀增大1~2.5倍,导致抹灰层开裂或隆起
需“陈伏”两周
石灰浆的硬化
结晶作用
碳化作用
硬化过程缓慢,强度低,需添加砂子、纸筋、麻刀等,防止收缩开裂
石灰的技术指标
按镁含量分
钙质生石灰(MgO≤5%)
镁质生石灰(MgO>5%)
生石灰分等指标
CaO+MgO含量、含渣率、CO2含量与产浆量等
消石灰分等指标
CaO+MgO含量、游离水含量、体积安定性与细度等
石灰的应用
石灰砂浆、石灰乳
石灰土、三合土
石灰土:石灰+黏土
三合土:石灰+黏土+砂石或炉渣、碎砖等填料
灰砂砖、碳化石灰板
建筑石膏(天然二水石膏)
建筑石膏的水化、溶解、硬化
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
建筑石膏的性质与应用
水玻璃
菱苦土
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
通用水泥
种类
硅酸盐水泥
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混合材料
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
适量石膏(磨细)
水化
水化产物
水化硫铝酸钙凝胶70%
对水泥石的强度和其它性质起决定性作用
氢氧化钙20%
水化硫铝酸钙7%
硅酸盐水泥熟料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水泥石
水化产物
未水化的水泥熟料颗粒
毛细孔等
侵蚀与防止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复核硅酸盐水泥
子主题
子主题
专用水泥
特种水泥
1
2
3
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它们两者的共混体为基料的防水材料
建筑材料
第一节 材料科学与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组成
有机材料
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材
毛石、料石、石板、碎石、卵石、砂
烧土制品
黏土砖、黏土瓦、陶器、炻器、瓷器
玻璃及熔融制品
玻璃、玻璃棉、矿棉、铸石
胶凝材料
石膏、石灰、菱苦土、水玻璃、以及各种水泥
砂浆及混凝土
砌筑砂浆、抹面砂浆、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
硅酸盐制品
灰砂砖、硅酸盐砌块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
铁、钢
有色金属
铝、铜及其合金
无机材料
植物质材料
木材、竹材
沥青材料
石油沥青、煤沥青
合成高分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胶粘剂
复合材料
金属-非金属
钢纤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无机非金属-有机
玻纤维增强塑料、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人造石
金属-有机
PVC涂层钢板、轻质金属夹芯板、铝塑板
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固态物质
晶体
原子晶体
石英
离子晶体
NaCl
分子晶体
有机化合物
金属晶体
钢铁
非晶体
玻璃体
胶体
液态物质
材料的亚微观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材料的宏观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按构造形式分
堆聚结构
由骨料和胶凝材料结合而成的材料,例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纤维结构
纤维材料所具有的结构,如玻璃纤维、矿物纤维、有机纤维等;
层状结构
将材料叠合而成的结构,例如胶合板、铝塑板等
散粒结构
松散颗粒的结构,例如砂石骨料、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黏土陶粒等。
按密实度分
致密结构
无空隙存在的材料,例如玻璃、钢材、塑料等
多孔结构
有粗大孔隙的结构,例如加气混凝土、泡沫玻璃、泡沫塑料、泡沫混凝土等;
微孔结构
有微细的孔隙结构,例如黏土砖、石膏制品等;
胶凝材料
有机胶凝材料
以天然或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成分
沥青
树脂
无机胶凝材料
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
气硬性胶泥材料
石灰
生石灰的熟化
放热、体积急剧膨胀增大1~2.5倍,导致抹灰层开裂或隆起
需“陈伏”两周
石灰浆的硬化
结晶作用
碳化作用
硬化过程缓慢,强度低,需添加砂子、纸筋、麻刀等,防止收缩开裂
石灰的技术指标
按镁含量分
钙质生石灰(MgO≤5%)
镁质生石灰(MgO>5%)
生石灰分等指标
CaO+MgO含量、含渣率、CO2含量与产浆量等
消石灰分等指标
CaO+MgO含量、游离水含量、体积安定性与细度等
石灰的应用
石灰砂浆、石灰乳
石灰土、三合土
石灰土:石灰+黏土
三合土:石灰+黏土+砂石或炉渣、碎砖等填料
灰砂砖、碳化石灰板
建筑石膏(天然二水石膏)
建筑石膏的水化、溶解、硬化
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
建筑石膏的性质与应用
水玻璃
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
第三节 水泥
通用水泥
专用水泥
特种水泥
1
2
3
混凝土
分类
密度大小
普通混凝土
技术性质
拌合物的和易性
概念
指标
流动性
坍落度
维勃稠度
影响因素
用水量
砂、石
合理砂率
轻混凝土
重混凝土
拌合物坍落度
干硬性混凝土
低塑形混凝土
塑形混凝土
流态混凝土
性能
防水混凝土
耐热混凝土
耐酸混凝土
抗冻混凝土
组成材料
水泥
水
砂、石组成的复合骨料
分类
细骨料
质量控制
颗粒级配与粗细程度
泥和泥块含量
有害杂质
粗骨料
表面特征
颗粒形状
颗粒级配与最大粒径
强度和坚固性
有害杂质
外加剂
减水剂
早强剂
缓凝剂
引气剂
掺合料
活性矿物材料
粒化高炉矿渣
粉煤灰
硅灰
性能
配比
中心主题
中心主题
建筑钢材
分类
化学成分
碳素钢
低碳钢
含C<0.25%
中碳钢
0.25%≤含C≤0.6%
高碳钢
含C>0.6%
合金钢
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5%
中合金钢
5%≤合金元素≤10%
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10%
脱氧程度
镇静钢
沸腾钢
半镇静钢
有害杂质(含硫、磷)
硫最为不利
普通钢
优质钢
高级优质钢
用途
结构钢
工具钢
热处理工艺
淬火
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快速降温
水冷淬火
油冷淬火
空冷淬火
退火
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
正火
空气中缓慢冷却
回火
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
力学性能
钢材的机械性能
抗拉性能
 低碳钢
四个阶段
弹性阶段(OA段)满足E=σ/ε,σp弹性极限 。
屈服阶段(AB段)产生塑性变形,σs屈服极限
强化阶段(BC段)内部组织变化,恢复抵抗变形的能力,σb强度极限
σs/σb屈强比,越大,利用率高,安全性低
颈缩阶段(CD段)抵抗变形的能力急剧下降,产生断裂。
重要指标
屈服点
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屈服比
伸长率
塑性
δ=L-L0/L0*100%,δ越大,塑性越好;
抗拉强度σb
钢材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屈服强度
弹性极限
疲劳强度
承载能力
冲击韧性
冷脆性
冷弯性
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反应了钢材在恶劣条件下的塑性
耐疲劳性
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会在远低于抗拉强度时突然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
化学成分
含碳量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可焊性、脆性、冷脆性、时效敏感性、耐锈蚀性
合金元素
硅
强度、硬度
锰
去硫,消减硫引起的热脆性,增加硬度和强度
有害成分
硫S
引发热脆性,并使各种力学性能下降,在热加工过程中易断裂
磷P
引起冷脆性,降低塑性、韧性、焊接性和冷弯性,但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及耐腐蚀性
氧O
氮N
冷加工和时效处理
冷加工提高钢材的屈服点,使塑性、韧性和弹性模量降低,但是提高抗拉强度不变
冷加工后对其时效处理可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也增大,塑性和韧性继续降低,弹性模量恢复
标准与选用
种类
碳素结构钢
例: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Q:钢材屈服点代号
235:钢材屈服点数值
A:质量等级代号分A、B、C、D四级
A:冲击韧性,F代表沸腾钢;b代表半镇 静钢Z ;Z代表镇静钢;TZ代表特殊镇静钢
常用牌号: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Q345A表示屈服点为345MPa的A级钢
Q:钢材屈服点代号
345:钢材屈服点数值
A:质量等级代号分A、B、C、D、E五级
常用牌号:Q345~Q690八个
常用建筑钢材
热轧钢筋
I级
非预应力钢筋
I级光圆用Q235碳素钢轧制而成
钢筋最小公称直径6mm
II级
III级
(非)预应力钢筋
IV级
预应力钢筋
带肋钢筋
冷拉热轧钢筋与冷拔低碳钢丝
受拉钢筋(I级)、预应力钢筋(II级、III级、IV级)
6.5~8mm的Q235热轧盘条,甲级:预应力钢丝,乙级:非预应力钢丝。
冷轧带肋钢筋
强度较热轧钢筋明显提高
热处理钢筋
主要用于预应力钢筋
热轧中碳低合金钢钢筋经淬火、回火调质处理工艺处理而成的钢筋
强度提高,韧性好,而塑性降低不大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及钢绞线
冷轧扭钢筋
用于预应力及承受较大荷载的部位,如梁、柱
热轧型钢
角钢、I字钢、槽钢、T型钢、H型钢、Z型钢
用于钢结构
冷弯薄壁型钢
2~6mm薄钢冷弯或模压而成
角钢、槽钢等开口薄壁型钢;方形、矩形等空心薄壁型钢
用于轻型钢结构
钢板
热轧钢板
按厚度
中厚板
>4mm
薄钢板
0.35~4mm
冷轧薄钢板
薄钢板经冷压或冷轧成波形、双曲形、V型等形状,称为压型钢板
面层镀锌:白铁皮;有机涂层:彩色钢板
0.2~4mm
防锈
钢材的锈蚀
化学锈蚀
电化学锈蚀
主要原因
钢结构防锈方法
表层刷防锈漆
底漆
红丹漆
环氧富锌漆
铁红环氧底漆
面漆
铅灰油
醇酸磁漆
酚醛磁漆
表面镀锌或涂塑
钢筋防锈方法
限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限制氯盐外加剂
提高密实度
加防锈剂
防火
500℃的环境下,强度会迅速下降,甚至会垮塌,未做处理的钢结构,耐火极限为15min(0.25h)
方法
涂敷防火隔热涂层
钢结构防火涂料
按防火机理
膨胀型
干燥时间(表干)≤12h
非膨胀型
干燥时间(表干)≤24h
按涂层厚度
超薄型
涂层厚度≤3mm
薄涂型
3mm<涂层厚度≤7mm
膨胀型
厚涂型
7mm<涂层厚度≤45mm
非膨胀型
生铁
2%<含C<6.67%
钢
0.05%<含C<2%
纯铁(熟铁)
含C<0.05%
中碳钢、高碳钢
特点:抗拉强度高,无明显屈服平台。
规定:产生残余变形为原始标 距的0.2%时所对应的应力值, 作为硬钢的屈服强度,称为 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
结构及分类
晶体结构
1.体心立方晶体
2.密集六方晶体
3.面心立方晶体
原子间以金属键相互结合,因此钢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
木材
分类
外观
针叶树
软木树
松
杉
柏
阔叶树
硬木材
樟木
榉木
柚木
主要性质
木材含水
吸附水
随吸附水增大,强度下降,且对顺纹抗压及抗弯影响大,对顺纹抗拉无影响
细胞壁内
自由水
不影响强度
细胞腔与细胞间隙中
含水率
纤维饱和点
定义
当木材细胞壁中充满吸附水,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没有自由水时的含水率为纤维饱和点
含水率
20~35%
平均值为30%
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转折点,影响强度和体积变化的临界值
平衡含水率
10~18%
标准含水率
15%
湿胀干缩
强度
分类
顺纹强度
抗拉强度最大
横纹强度
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
含水率
最大影响因素
顺纹受拉影响最小
负荷时间
持久强度为极限强度的50~60%
温度
长期超过50℃,强度会因木材缓慢炭化而明显下降
缺陷
木节
降低抗拉强度
斜纹
裂纹
腐朽
木材的防腐与防火
防腐
40~60℃,因木材缓慢炭化不利于防腐
腐朽原因
腐朽菌
方法
涂刷油漆
化学防腐剂
氟化钠
杂酚油
子主题
防火
方法
涂刷或覆盖难燃材料
防火涂料
膨胀型丙烯酸乳胶防火涂料
溶液浸注
磷-氮系列防火剂
硼化物系列防火剂
木材的应用
人造板材
控制甲醛释放
分类
胶合板
原木薄片胶合
纤维板
刨花板
热固性树脂层压板
实验方法
萃取法
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定向刨花板
≤9mg/100g
E1可直接用于室内
≤30mg/100g
E2必须饰面处理后可允许用于室内
干燥法
胶合板、装饰单板贴面胶合板、细木工板等
≤1.5mg/L
E1可直接用于室内
≤5.0mg/L
E2必须饰面处理后可允许用于室内
气候箱法
饰面人造板(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竹地板、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等)
≤0.12mg/m³
E1可直接用于室内
?
木制门窗
不宜选择较重的木材
建筑塑料与胶粘剂
高分子化(聚)合物
定义
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起始原料制得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再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
聚合反应分为加成聚合和缩合聚合两类
分类
按用途
塑料
特性
优点
密度小、比强度大、耐化学腐蚀、耐磨、隔声、绝缘、绝热、抗震、装饰性好
缺点
耐老化性差、耐热性差、易燃、刚度差
组成
合成树脂
按树脂用量占塑料的百分比
单组分塑料
100%
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多组分塑料
30%~60%
常用的树脂
聚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
酚醛树脂
填充料
不参与复杂化学反应的粉状或纤维状物质
作用
提高塑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耐老化性、抗冲击性等,降低塑料的成本
常用填料
滑石粉、硅藻土、石灰石粉、云母、石墨、玻璃纤维
助剂
增塑剂
固化剂
阻燃剂
常用建筑塑料
聚氯乙烯
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塑料
应用于
塑钢门窗、塑料地板、吊顶板等
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
常用建筑塑料的特性及用途,见P62页
橡胶
乙丙橡胶
丁苯橡胶
丁基橡胶
顺丁橡胶
纤维
锦纶
尼龙
涤纶
腈纶
丙纶
对热的性质
热塑性聚合物
受热软化或融化,不发生化学反应,可重复利用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软化或融化,不发生化学反应
热固性聚合物
受热软化,发生化学反应,只能塑制一次
酚醛树脂
不饱和树脂
聚硅树脂
胶粘剂
组成
粘结料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动物的皮胶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如:环氧树脂
无机化合物
水玻璃
溶剂
用于溶解粘结料
二甲苯、丁醇、水
固化剂
使胶粘剂固化
催化剂
加速高分子化合物的硬化过程
填料
改善胶粘剂的机械性能、温度稳定性和黏度,减少收缩,降低制作成本,但会增加胶黏剂的脆性
常用填料有石英粉、氧化铝粉、金属粉等
分类
固化方式
溶剂挥发型
化学反应型
热熔型
主要成分
无机类
硅酸盐及磷酸盐
有机类
合成高分子类
外观
液态
膏状
固态
强度
结构胶
非结构胶
次结构胶
常用胶粘剂
热固性树脂
P64页
热塑性树脂
合成橡胶
混合型粘料
P64页
防水材料
防水
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
2.0.2 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 2 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0年; 3 室内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5年;
防水等级
1 一级防水∶Ⅰ类、Ⅱ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甲类工程;I 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 2 二级防水∶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甲类工程;Ⅱ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Ⅰ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丙类工程。 3 三级防水∶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Ⅱ类、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丙类工程。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定义
以沥青为基料,用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改性,配制成的水乳型或溶剂型防水涂料。
成分
基料:沥青
改性剂: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各类橡胶进行改性剂)
分类(按溶剂的不同)
水乳型防水涂料
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水乳型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SBS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溶剂型防水涂料
再生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第十节 防水材料
沥青基(及改性沥青)防水材料
沥青
地沥青(俗称松香柏油)
天然沥青
石油沥青(使用最多)
组丛及其主要特性
1、油分:淡黄色液体,赋予沥青以流动性。
2、树脂:黄色到黑褐色的半固体,赋予沥青以粘性与塑性。
3、地沥青质:黑色固体,是决定沥青热稳定性与粘性的重要组丛
4、其它
沥青碳、似碳物
降低沥青的粘结力
蜡
增大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
凝胶型胶体结构
胶体结构分为:溶胶型、凝胶型和溶凝胶型
主要技术性质
黏性
针入度
塑性
延度
温度稳定性
软化点
大气稳定性(耐久性)
黏性
油沥青的牌号
按针入度划分,延度和软化点等也需符合要求。牌号越大,针入度越大(黏性越差)、延度越大(塑性越好)、软化点越小(温度稳定性越差)。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牌号较大者。
改性石油沥青
矿物填充料
合成橡胶 橡胶能在-50~150℃范围内保持高弹性,是石油沥青的主要改性材料,低温柔性好,耐老化性高等
合成树脂
沥青基防水材料
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是一种沥青涂料,将建筑石油沥青(30%~40%)与汽油或其他有机溶剂(60%~70%)相溶合而成,属于常温下的沥青溶液。其粘度小,渗透性好。在常温下将冷底子油刷涂或喷到混凝土、砂浆或木材等材料表面后,即逐渐渗入毛细孔中,待溶剂挥发后,便形成一层牢固的沥青膜,使在其上做的防水层与基层得以牢固粘贴。
沥青胶(玛蹄脂)
沥青与矿质填充料的均匀混合物
乳化沥青
由沥青分散在乳化剂中而成的冷施工防水涂料。
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
这是一种冷用膏状材料。它以石油沥青为基料,加入改性材料(如废橡胶粉或硫化鱼油)、稀释剂(如松节油等)及填充剂(石棉绒、滑石粉等)等混合而成,主要用在屋面、墙面、沟槽等处作防水层的嵌缝材料。施工时,应注意基层表面的清洁与干燥,用冷底子油打底并干燥后,再用油膏嵌缝。油膏表面可加覆盖层(如油毡、塑料等)。
沥青防水卷材
常用油毡
油毡按原纸每平方米质量克数划分标号
沥青再生胶油毡
一种无胎防水卷材,由再生橡胶、10 号石油沥青及碳酸钙填充料,经混炼、压延而成。沥青再生胶油毡具有较好的弹性、不透水性与低温柔韧性,以及较高的延伸性、抗拉强度与热稳定性。这些优点使之适用于水工、桥梁、地下建筑物管道等重要防水工程,以及建筑物变形缝的防水处理。
SBS 改性沥青柔性油毡
适合寒冷地区和结构变形频繁的建筑。用10m2卷材标称质量作为标 号
APP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适合于紫外线辐射强烈及炎热地区屋面。
焦油沥青(俗称煤沥青、柏油、臭柏油)
煤沥青
页岩沥青
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
防水卷材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以三元乙丙橡胶为主体制成的无胎卷材,可在-60~12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是目前耐老化性最好的一种卷材,但是主要缺点是遇到机油时将产生溶胀。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一种树脂基无胎卷材,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与耐腐蚀性。
氯丁橡胶防水卷材
是以氯丁橡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其性能与三元乙丙橡胶卷材相似,但多项指标稍差些,尤其是耐低温性能。用于地下室、屋面、桥面、蓄水池等防水层。
氯化聚乙稀-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不但具有氯化聚乙聚特有的高强度和优异的耐臭氧、耐老化性能,而且具有橡胶所特有的高弹性、高延伸性和良好的低温柔性。
高分子密封材料
聚氨酯密封膏
是性能最好的密封材料之一。具有高的弹性、粘结力与防水性,良好的耐油性、耐候性、耐久性及耐磨性。与混凝土粘结好,还可用于玻璃与金属材料的嵌缝。
硅酮密封膏
具有优异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候性。F 类为建筑接缝用,G 类为镶嵌玻璃用。
聚氯乙烯嵌缝接缝膏(即聚氯乙烯胶泥)和塑料油膏
聚氯乙烯胶泥是以煤焦油和聚氯乙烯树脂粉为基料,配以增塑剂、稳定剂及填充材料在140℃下塑化而成的热施工防水材料。
塑料油膏则以废旧聚氯乙烯塑料代替聚氯乙烯树脂粉,其余不变生产的聚氯乙烯嵌缝接缝膏,成本低。
这两种油膏具有良好的粘结性、防水性、弹塑性,还有良好的耐热、耐寒、耐腐蚀和耐老化性。 适用于屋面嵌缝,输供水系统及大型墙板嵌缝。
丙烯酸类密封膏
通常为水乳型,耐水性较差。
防水涂料
聚氨酯防水涂料
属于反应型防水涂料,为高档防水涂料,但有一定毒性和可燃性。
硅橡胶防水涂料
使用基层变形能力强,可在潮湿基层上施工。
其他
防水剂
粉末状防水材料
防水注浆堵漏材料
绝热材料
主题
主题
主题
吸声材料
定义
凡六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α>0.2的材料
六个频率:125、250、500、1000、2000、4000HZ
吸声系数α
声波遇到材料表面时,被材料吸收的声能(E)与入射声能(E0)之比
主题
吸声系数α
装饰材料
天然石材
分类
按生成条件分
岩浆岩
花岗岩、正长岩、玄武岩、辉绿岩等
沉积岩
砂岩、页岩、石灰岩、石膏等
变质岩
大理岩、片麻岩、石英岩
按化学组成、结构致密程度分
耐酸岩石(SiO₂含量不低于55%)
耐碱岩石(Cao、Mgo含量越高越耐碱)
按形状及加工程度分
毛石
料石
毛料石、粗料石、半细料石、细料石
板材
颗粒状石料
碎石
卵石(砾石)
石渣(石米、米石、米粒石)
规格俗称
大二分(粒径约20mm)
一分半(粒径约15mm)
大八里(粒径约8mm)
中八里(粒径约6mm)
小八里(粒径约4mm)
米粒石(粒径2~4mm)
抗压强度
测定方式
砌筑用石:按三个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装饰用石:按三个边长为50mm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常用石材
古建筑中常用石材:大理石、花岗岩、砂岩
石材的放射性
放射性的对人体的危害
外照射:体外辐射
内照射:体内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氡”引起的
来源于地壳岩石所含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内照射的主要核素:铀系、钍系中氡的同位素及其短寿命子体
放射性核素再岩石中的含量有很大差异
一般在碳酸盐岩石中含量较低
岩浆岩岩石中随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岩石酸性增加,其放射性核素含量也有规律的增加
放射性石材按比活度分类
A类:不受限制
B类:不能用于居室内装修
C类:只能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
人造石材
建筑陶瓷
建筑玻璃
石膏装饰制品
建筑塑料
金属材料
装饰涂料
木材、竹材及其他植物质材料
装饰混凝土
织物
建筑构造
涉及的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2018年版)
建筑分类
分类
使用性质
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
住宅建筑
宿舍建筑
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
结构类型
砌体结构
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特种结构(空间结构)
如悬索、网架、拱、壳体等,多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中,30m以上跨度的大型空间结构叫大跨度空间结构。
建筑层数
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层及以上为高层(公共建筑和宿舍建筑)
1~3层为低层,4~9层为多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建筑)
建筑总高度
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0m的
超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100.0m
施工方法
现浇、现砌筑
预制、装配式
部分现浇现砌、部分装配式
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等级
等级
耐久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耐火等级
燃烧性能
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
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为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基本模数
数值为100mm,用M表示(1M=100mm)
导出模数
扩大模数
2M、3M、6M、9M、12M......
分模数
M/10、M/5、M/2
模数数列
水平扩大模数数列
nx2M、nx3M(n为自然数)
开间、进深、梁、板、隔墙、门窗洞口宽度等
竖向扩大模数数列
nM(n为自然数)
高度、层高、门窗洞口高度
分模数数列
M/10、M/5、M/2
构造节点、分部件的接口尺寸
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和地下室构造
地基
建筑地基土层分类
主要土层:
岩石
碎石土
砂土
粉土
黏性土
人工填土
其它土层:
淤泥
湿陷性土
膨胀土
红黏土
地基应满足的几点要求
强度
应优先考虑天然地基
变形
均匀的压缩量,均匀的下沉,不均匀下沉导致上部开裂
稳定
地基应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
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加固处理方法
压实法
换土法
桩基
采用桩基时,应在桩顶加承台梁或承台板,以承托墙柱。
支撑桩(柱桩、混凝土预制桩)
钻孔桩
振动桩
爆扩桩
其它
砂桩、碎石桩、灰土桩、扩孔墩等
地基特殊问题的处理
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子主题
墙体的构造
楼板、楼地面、底层地面和顶棚构造
楼梯、电梯、台阶和坡道构造
楼梯
踏步
梯段净宽
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6.3.1 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
JGJ 38-2015《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9 书库内的工作人员专用楼梯的梯段净宽不宜小于0.80m,坡度不应大于45°,并应采取防滑措施。
屋顶的构造
门窗选型与构造
建筑工业化的有关问题
建筑装饰装修构造
高层建筑、老年人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构造措施
中心主题
主题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