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收集运用证据,严格遵守诉讼程序,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人格权),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这是一篇关于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诉讼,便捷经济选仲裁,以和为贵选调解,协商和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诉讼代理人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辩护人
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回避制度的含义
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
回避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两审终审
例外: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为一审终审。 2、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依法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核准后,判处死刑的裁判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 3、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判决、裁定才能生效并交付执行。 4、民诉中的小额诉讼程序
上诉自由
上诉期限
寻求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实施主体
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
责任主体
国家(政府)
对象
民事和行政纠纷中
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
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刑事诉讼中
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者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
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形式
咨询、代理、辩护
审查和办理
审查
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
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办理
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起诉
地位
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口头或书面
原则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管辖制度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民事诉讼
多采取“原告就被告”
不动产所在地、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所在地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所在地
刑事诉讼
犯罪地
立案
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
应诉
提交答辩状;不提交不影响审理
开庭审理
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五个阶段
开庭准备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法庭调查
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开庭审理的重心)
法庭辩论
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
休庭评议
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制作庭审笔录)
宣告判决
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
上诉与二审程序
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
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再审是对一审或二审已生效裁判的纠错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证据
法律事实≠生活事实
作用
种类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收集
证据的取得要合法
举证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必要性
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
意义
在诉讼中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有利于正确解决纠纷,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实现公平正义
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
有些情况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发生纠纷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
诉讼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等
行政讼诉
核心问题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公诉案件:检察院
自诉案件:自诉人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并排除用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罪责法定 疑罪从无 非法证据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