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经济师-金融-第一章-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这是一篇关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方向,进程,思路。内容实用,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CFA一级Ethics-standard思维导图
货币政策对黄金价格的传导机制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云报税(个税)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思路
概念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供求双方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总体思路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进程
目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是当前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一、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1.市场利率体系基本建立
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
1996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拆借利率上限管理,实现了拆借利率完全市场化。
债券市场利率放开
国债的发行开启了创新的先河,为此后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创新树立了榜样。
2.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2013 年 7 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
2015 年 10 月,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我国的利率管制时代宣告终结。
2015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放开金融机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
二、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
1.着力培养shibor、LPR和国债收益率
shibor
2007 年 1 月,Shibor 正式运行,尝试为金融市场提供 1 年以内产品的定价基准。Shibor 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国债收益率曲线
LPR
2013 年 10 月,LPR 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
2019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了 LPR 形成机制。为提高 LPR 的代表性,LPR 报价行类型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数量由 10 家扩大至18 家。同时,将 LPR 由 1 年期一个期限品种扩大至 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
自 2019 年 8 月 20 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 20 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 30 分(现已调整为 9 时 15 分)公布 LPR,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 LPR。各银行需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 LPR 定价,并在浮动利率贷款合同中采用 LPR 作为定价基准。
自 2020 年 3 月 1 日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方式转换为以 LPR 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LPR 对贷款定价的引导作用将逐渐增强。
2.不断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下简称自律机制)是由金融机构组成的市场定价自律和协调机制
2013 年 9 月 24 日,自律机制成立会议召开。首批自律机制成员包括中国工商银行等 10 家银行。
2019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指导自律机制
自律机制决定将得分排名靠前的中国工商银行等 15 家金融机构遴选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将华夏银行等 1574 家金融机构吸收为自律机制基础成员,将安徽岳西农村商业银行等 478 家金融机构吸收为自律机制观察成员。
3.有序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逐步扩大存单发行主体范围,推进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发行交易。
2013 年 12 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 10 家金融机构分别发行了首批同业存单产品
2016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修改《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将个人投资人认购大额存单的起点金额由不低于 30 万元调整至不低于 20 万元。
4.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货币政策的遇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
以利率调控为重点的货币政策调控是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自 1998 年起,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创新,陆续推出了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
2019 年 9 月 25 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质押品管理,按信用等级和流动性对质押品进行分类,
方向
改革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其中最主要的任务是破解贷款“利率双轨”并存的局面,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急需突破的“临门一脚”,就是实现利率并轨,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后的攻坚战。
2019 年 8 月,中国人民银行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改革完善 LPR 形成机制,提高 LPR 的市场化程度,将 LPR 作为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参考和定价基准,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
下一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方向和任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