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菁智能(3人)与千机智能(3人)共同组建QJCAM教育市场工作组,依托千机智能技术研发团队和华菁汇智的技术服务经验,尽最大努力快速完成教育通用版产品功能的完善和产品定型;
2. 华菁汇智适时组建二级分销商团队,搭建区域覆盖市场服务网络,伴随千机产品与市场发展需要,逐步形成约15个省区的市场覆盖;
3. 就市场宣传与拓展需要,制作与产品功能配套的宣传材料;
4. 2024年Q2-Q4,安排3次内部技术培训,提升自身队伍推广QJCAM的业务市场应对能力;
5. 组合优势资源,推动QJCAM 软件进入国家级技能大赛和行业二级赛事,使QJCAM在赛事活动中初露头角,展示核心技术优势的风采。依托华菁汇智的教育市场渠道人脉资源,优先选择大学生智能制造创新创意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有技术优势的行业二级赛事等。通过赛事支持,提升QICAM 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应用普及度。4.5-12.15
6. 参照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的赛事赛乡规范,寻找如赛机会和切入点,争取在第六届赛事中形成初步影响力,在第七届智能制造大赛中成为大赛赞助企业。如果在后续推进中有新的政策变化,或有可进入其它对QJCAM产品具有相应市场影响力的赛事,也将积极参与,以达到预计宣传效果为目标。
7. 基于上述第三点的技术开发进度,计划在7月上旬,9或10日选一天,在华菁汇智公司举办QJCAM首次教育产品发布会,计划邀请国内机械制造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领导等参会,共同见证QJCAM开拓教育市场里程碑。
8. 寻找适合适合应用QJCAM软件的院校,开展重点跟进与推广服务,包括基础类技术培训、实际加工操作、典型工艺特征样件制作等,形成最基础的市场应用氛围。
9. 争取在2024年Q4季能有院校将QJCAM列入采购项目计划。
10. 在推进QJCAM进入相关赛事和市场推广过程中,需要千机智能就具体赛项入赛提供相应的资金赞助与配套支持,共同商议预算。
11. 简要介绍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社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以及即将参与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的定位、规模和赞助资金需求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