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得到APP-脱不花主讲:《沟通训练营》读书笔记
全网最详细四维导图读书笔记。专注于提升个人沟通技巧和能力的实用指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沟通知识,提升个人的沟通效率和质量。
编辑于2024-04-28 16:36:32得到-沟通训练营
得到·沟通训练营
导论
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
是体验,是感受,是人和人彼此之间的关系
沟通是建立、形成、加强、优化人际关系的过程
底层逻辑
沟通铁三角
开放性
工具:乔哈里窗
多问开放性问题
不能简单用是否来回答
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不说反问句
目标感
目标+解决方案
我们有一个目标要达成,对此我有一个方案
所谓的目标感,就是不停地把自己的目标,变成对方可接受的方案
建设性
多说“我们”
来,我们来抓抓落实
倾听
倾听公式:倾听=管理感受+回应情绪+确认事实
展现共情能力的两种方法:表达高级别尊重、肢体语言同步
手机静音、过去当面沟通、做笔记
观察对方的肢体语言,并且悄悄模仿
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速、和对方同频
情绪路标词:总是、老是、永远、一直、整天、常常、每次、天天
点破情绪的技巧:不说否定句、否定词
点破情绪,请务必养成正向表达的习惯,一定不要用否定词。
脑科学家的秘诀:神奇的催产素
倾听工具:万能的小本子
催产素
能让人感觉到稳定、安全和平静。\n同时,也能减少焦虑、压力、紧张等等负面情绪。
被共情时可以产生催产素
拥抱、抚摸可以产生催产素
确认事实
什么是事实?就是客观的信息,就是用5W1H的结构可以还原的场景。
回应
回应,不是一次性地做判断,而是在回合中求共识。
公式:回应=读取情绪+响应需求+提出方案
读取情绪
读取情绪的3句示范话术
响应需求
响应需求的标准句式
“您看这样行不行。围绕着您的需求,\n我们准备做这么几个动作来落实……”
响应需求的沟通方法:反向叙述
好的反向叙述,就是在沟通、探索双方彼此的盲区
提出方案
提出方案的标准句式
在回应中拿回主动权的“四换大法”:换口径、换时间、换场合、换角色
三种典型的回应场景
场景练习1:孩子的情绪,怎么回应
场景练习2:多种需求,怎么回应
场景练习3:完不成的任务,怎么回应
即使是要要拒绝,回应的时候,一定要把第一句话表达成一个肯定的意思
识人
注意事项
避免贴标签,把人简单化
识人工具只是辅助,\n不是目的,不是答案
跟不同类型的人,要用对他最有效的方式来沟通
人格类型
老虎
控制型
孔雀
表现型
猫头鹰
谨慎型
考拉
温和型
复合型
变色龙
破冰
破冰从本质上来说,不是表现自我,\n而是用动态的、友好的沟通,拉近双方的距离
破冰=自我编码+照亮对方+创造回合
自我编码
信息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准,也就是为了便于对方记忆
熟悉的就是好的,四同大法
同校
同乡
同好
慎用同伴
照亮对方
上个请教:给对方留出自我展示的空间,甚至是引导对方做自我展示
强准备
主动暴露自己无伤大雅的内心戏
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汉
创造回合
说话的时候学会“多说半句”
四个破冰场景
场景练习1:怎么融入新环境
场景练习2:怎么从认识到熟悉
上个请教
场景练习3:怎么从熟悉到信任
照亮对方
场景练习4:多人社交场景,怎么破冰
非语言沟通破冰
赞美
赞美是升温的技术
心理机制:每个人毕生的追求都是被看见
赞美不是讨好,而是激励。让对方觉得被点燃了。\n咱们是要带着“利他精神”去和别人沟通。
赞美=发现差异+行为建模+确认价值
发现差异
行为建模
常用话术
确认价值
常用话术
赞美家人朋友的时候要热烈一些,火要烧的旺一些,力度大一些
求助
正确的求助,不是被动求救,而是主动连接
一个人如果擅长求助,首先说明TA的人际友好度比较高,乐于跟别人协作,也说明TA有调动和整合资源的本领。\nTA不怕向别人示弱,那就说明TA的目标感也大过了所谓的自尊心。这样的人,TA在未来肯定就更能成事啊
求助=自我准备+创造接口+回报闭环
自我准备
很多无效的求助,都是因为自己没尽力
问自己几个问题
需要长期发展维护自己的“人生救生员”。
创造接口
对方轻轻一推就能完成的动作
在实现目标的前提下,你作为求助者,提出的这个需求,越明确越好。\n需要对方做的动作越少,TA愿意帮你的概率就更高。
常用话术
准备好备用方案,以防对方拒绝
心理机制:对方拒绝会有愧疚感,可以从让帮大忙变成帮小忙
回报闭环
感恩笔记本
精神回报,一定是远远大于物质回报的
富兰克林效应,人总是愿意首先帮助TA曾经帮助过的人
三个典型求助场景
借钱
怎么用求助发起协作
同级求助
紧急情况怎么求助
拒绝
拒绝,不是被动接招,而是主动引导
别纠结,只要纠结,那就拒绝
拒绝=开门见山+移花接木
开门见山
开口第一句,先把立场摊在桌面上,不要给对方幻想。
第一时间、第一人称
千万不要拖延
第一人称,就是说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不要胡乱甩锅。
一定要带一个合理的理由,轻轻的理由就可以
在心理学上,这个叫做因果偏好。
最好不要换理由,一个理由坚持到底,反复重申就行了。
移花接木
给出一套可行的,或者至少可以考虑、可供参考的替代方案。
YES… IF …这不是找借口,这叫提条件。
如果能怎样怎样的话,我就可以同意什么什么
场景练习1:拒绝销售
场景练习2:同事之间向你求助
同事
领导
场景练习3:拒绝朋友借钱
不借或少借
打规范的欠条
如何判断别人其实在拒绝自己
第一个信号:对方拖延。
第二个小信号:就是对方没有正面回复,而是跟你打太极,敷衍。
第三个小信号:就是对方不果断,或者跟你透露出,有点困难,模棱两可。
还有第四个小信号,那就是对方虽然答应了,但是杳无音信,不给回音。这都是拒绝的信号。
安慰
安慰是一种柔软的、接纳的力量
安慰特别需要掌握尺度和力度,在侵犯别人的隐私和让对方感觉有所依靠之间,找一个微妙的切入点。\n所有处理不好的安慰,究其根本,都是一个原因:你把替对方解决问题当成了沟通目标。
安慰别人的时候,有一个策略是唯一正确的,就是:不以替对方解决问题为目标,而是给对方提供情绪支撑。
安慰+轻度介入+接纳情绪+提供支持
轻度介入
未经对方“邀请”,不要跨越边界
敲敲门
你的情况,我听说了,你想和我聊聊吗
被拒绝后可以说:我随时都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找我
接纳情绪
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表达的必须是接纳,而不是评价
在安慰的时候,我们不能使用任何带有否定意义的词汇
安慰的禁用词(包括但不限于):\n你为什么不如何如何\n你别担心\n你别着急\n你别太当回事\n你有没有试过什么什么
提供支持
不要把自己陷入其中,又把事变成自己的了。\n如果陷得太深了,对方可能会觉得冒犯,而且老是这么大包大揽的,自己也受不了,压力太大。
课题分离: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烦恼,都是因为边界不清楚和相互干涉
在开放性提问的时候,就可以把你能做到的、愿做到的、能接受的选项作为选择题放进去
三种场景
场景练习1: 同事遇到生活中的打击,怎么安慰
场景练习2:同事受到工作上的打击,怎么安慰
屋子里的大象(不可视而不见、避而不谈)
场景练习3:上级受到工作上的打击,怎么安慰
不要随便去安慰,\n领导水平高、位置高,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也许是我们无法准确共情的
安慰领导这招得慎用,有两个限制条件:\n第一,这个领导是你的直属领导,你们彼此间比较熟悉。\n第二,TA是当着你的面被批评或者遇到事的,你没有办法置身事外。\n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都千万不要随便发起安慰
领导,您看现在需要我帮您做点什么,您随时安排。
自己需要被安慰该怎么办(3点建议)
第一个,自己能扛的,自己扛住,\n至少在职场上是这样的,你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脆弱暴露出来
当你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脆弱以后,\n你收到的很可能根本就不是问候,而是一堆牛头不对马嘴的建议。
当然,如果对方问到你了,不说也不好。\n你可以这么说:“哎呀,谢谢你的关心,有你真好。不过,我的负能量不应该让你来承担,\n我在手机上设个闹铃,这个事我跟你说3分钟。”
第二个嘱咐,那就是对于别人的安慰,无论如何要表达感谢,真有需要,就稳稳的接住别人的善意和帮助
第三个嘱咐: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如果对方的安慰并不得体,搞得你心里很烦,怎么办?\n这个时候,别多想,赶紧画句号,这个句号就是:“谢谢,谢谢,谢谢你的关心。”用一个封闭式的结尾,其实就可以了。
道歉
得体地道歉,才能修复关系,把关系再往好的方向推进一步,让道歉变成一场无限游戏
道歉的关键在于,它不应该以解决麻烦为目标,而是要以重建关系为目标。
道歉=自我梳理+关闭过去+开启未来
自我梳理
自我梳理的模版方法
梳理表
关闭过去
关闭过去的标准句式
对不起,我要道歉
“对不起,我犯了一个错误,我要向你道个歉,我怎么怎么了,导致我犯了这么这么一个错误。”
原则:在道歉的时候,要“陈述事实”,但是别“试图解释”,不甩锅
开启未来
开启未来的动作要领,就是“拿计划、拿方案”
或者上个请教
向领导道歉时
关闭过去的通用模版
领导对不起+陈述事实+给您添麻烦了
开启未来
提出改进办法或者上个请教
回去落实,让领导看见你的进步
注意事项
但凡有可能,犯错的人一定要争取当面道歉。当面谈才能显得重视和诚恳。
只有当面谈,才能不留文字痕迹。又不是什么长脸的事,能少留证据,当然最好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用微信或者邮件等书面方式给领导道歉—\n那就是时间不等人,确实约不上领导,但是再拖下去就显得自己是在掩盖问题了。
3种职场道歉场景
道歉时,开启未来的实用办法:拿方案+上个请教
说服
成功的说服不是纠正对方,而是通过引导对方思考赢得对方的支持
不仅情绪上同意,理性上也同意,回去之后越想越同意
一旦方法没用对,说服也很容易演变成一场争执——你说你的理,TA做TA的事
说服为什么很难?因为立场不一致
不要把说服变成:纠正、批评、批判
说服=排除阻抗+清除障碍+铺设缓坡
排除阻抗
绕过TA大脑里的那个“防火墙”
排除阻抗的话术
先肯定那个“对方一定会捍卫的价值”,我们先认同那个价值。\n这个动作做出来,对方就不在防御状态了。
清除障碍
铺设缓坡
提升说服力的终极武器:可视化
即兴发言
知道即兴发言“可能没准备,但一定有意识”,要在出席多人场合时,有提前设计发言的意识
需要提前做功课。在日常没事的时候,就给私人场合和职场场合,准备出一套万能开头。\n这样就能保证,在各种场景中可以随时调用
能在需要时发表得体的发言,既不抢戏,又能烘托氛围
即兴发言=万能开头+反馈感受+导向行动
万能开头
设计在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
注意事项
第一,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暴露隐私,可以开玩笑,但是不要给自己贴负面标签
主动管理别人对我的印象
第二个,做自我介绍的目的,就是要简化对方的记忆过程,降低记忆的难度。所以在介绍的时候,不要反而增加冗余信息
反馈感受
沟通目标,是和在场的所有人实现共情。
是要谈谈大家都有,但是没有说出口的感受。
那怎么谈感受,也有方法,叫做赞美一个细节
赞美的细节,不能东拉西扯,它一定得来自现场
导向行动
就是向在场的人汇报,回去之后,你打算要干什么。
“我今天参加了这个活动,回去我要做个什么事。
如果大家回去之后有什么什么方面的要求,可以随时和我沟通。
通过一个小的行动计划,向在场的人证明,前面我说的那些赞美和感受,可都是认真的,而且我受了你们的启发,我回去会有行动的。\n我愿意和在场的人共同开启一个未来
3种即兴发言场景
场景练习1:私人场合被邀请上台发言,应该怎么说(婚礼)
这种场合的即兴发言,一定要牢记,咱们是来做捧哏的
这个发言,千万不能只有“我我我我我”,而是要学会把光打到别人身上去
场景练习2:职场半正式场合,被邀请上台发言,应该怎么说
在职场场景里,要先追求得体,再追求亮眼,不要过猛地去表现自己。
不要长篇大论,能短则短
你的沟通目标,不是展示自己,而是烘托整场活动的氛围。
烘托氛围核心要义就是,不要谈自己,而是要谈别人。
场景练习3:职场突发情况,如何公开发言
亮眼,又不抢镜——这就是一个好的公开发言。
最好的长度是3分钟左右,千万别长于5分钟。不然容易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