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的思维导图,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资笔试科目一职业理念,其中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体现课程结构的特点、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
民生长相继永历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统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性地位
受教育者
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内容
是诸媒介中最基本的因素
教育方法
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手段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个基本要素之间构成了教育中三类最为基本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在诸多矛盾中,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功能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和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
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说
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①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②他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与神话起源说相比,是一大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③该学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④该学说未能把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行为进行区分,否认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与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①美国教育学家孟禄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②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③该学说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米丁斯基、凯洛夫和我国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
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
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在原始状态下,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没有脱离生产劳动
教育具有原始性
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教育第一次从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
封建社会教育
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教师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规模上出现扩大,在类型上逐渐增多,在内容上日益丰富,并且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
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文字的出现
古代中国的教育
奴隶社会
夏商
学校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夏代
西周
周王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
儒墨两家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有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齐国的高等学府,他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忠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学术自由是其重要特点。
封建社会
两汉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东汉灵帝设立郡国学,专门研究文学艺术。
魏晋南北朝
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根据门第选拔士子做官,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隋唐
实行科举制度,并设立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
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是六学二馆
宋元
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明清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校。
古代外国的教育
古印度
宗教权威至高无上
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古埃及
有三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书吏)学校。
文士(书吏)学校是开设最多的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古希腊奴隶社会
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
西欧封建社会
教会教育
骑士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共同特征
离开街道等着转向
近代社会的教育
教育特点
三化一实施
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特点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全民现身多学习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教育思想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昆体良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卢梭
康德
裴斯泰洛奇
洛克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
杜威
多元化阶段
实验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
现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布鲁纳
赞科夫
瓦·根舍因
皮亚杰
保罗·朗格朗
苏霍姆林斯基
巴班斯基
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简介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教育独立思想
杨贤江的教育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我国其他著名教育家
当前我国的教育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否认了 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