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7.2 思维的基本结构
这是一篇关于7.2 思维的基本结构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思维导图,包含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7.2 思维的基本结构
一、表象
定义
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分类
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
视觉表象
听觉表象
运动表象
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
记忆表象
创造表象
特征
1. 直观性
表象时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它在直接的基础上产生,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表象的形象比较暗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不完整。
2. 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认识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型具有概括性。
3. 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实验
“心理旋转”
库伯等人
结果
当呈现字母垂直时(0°或360°),反应时最短;随着旋转家督的增加,反应时也随着增加;当字母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
结论
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对表象进行了心理操作,即他们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智力的位置,然后再做出判断。
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确实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支柱就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象。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
2. 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理论
1. 佩维奥双重编码理论
佩维奥认为,人的编码系统分为表象体统和言语符号系统。
2. Kosslyn的表象计算理论
认为,表象包含两个因素
(1)表层表征
出现在短时记忆中类似于图画的表征;
(2)深层表征
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认为,从深层表征转化为表象的过程包括
图示过程
发现过程
放置过程
表象过程
二、概念
1.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概念是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事物的总称。
2.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内涵
就是概念对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
外延
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
相反
内涵越深,即它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多,它的外延就越窄;
内涵约浅,即包含的本质属性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广。
3.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上位概念
基本概念
最容易激活
下位概念
种类
根据概念反映是无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合取概念
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哄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例:毛笔就是由“用毛制作”和“书写工具”这两个不可分割的属性组成的概念。
析取概念
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例:“好学生”就是把“学习努力”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等属性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概念。
关系概念
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例:高低、上下、左右等。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
自然概念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人工概念
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地确定。
根据掌握的途径划分
日常概念
科学概念
概念形成的理论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 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2. 样例学习说
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者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人们通过把某一样例与原型进行匹配而形成的概念。
概念结构的理论
1. 层次网络模型
人
柯林斯等人
观点
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概念实际上也是概念。
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位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
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越高。
每个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存储,即在每一层概念的结点上,只存储该概念独有的特征,而同层各钙奶共有的特征,存储在上一层的概念结点上。
提取概念的意义就是对网络搜索的过程,搜索的距离越长,反应时间越长,搜索距离的长短通过连线的长短来表示。
优点
1. 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
2. 简洁地说明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缺点
1. 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种类较少;
2. 在人脑中,概念的组织形式并不是严格按照逻辑的上下位规则组织起来的。
2. 激活扩散模型
很好地说明了语义启动效应
1. 各种概念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
2. 在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li安县越短,概念间的联系越紧密。
3. 它假定一个概念被加工时,其意义激活会自动传递到相关的概念,使得相关概念的意义也得到激活,而且激活的强度随着传递速度的增加或者传递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3. 特征表理论
把概念的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4. 原型模型理论
概念是由原型和原型加上其特征,并由相似性的单元组成的。原型是指范畴内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概念的掌握
布鲁纳
四种策略
1. 保守性聚焦策略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再一个个地改变这些属性来检验,从而确定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属性的策略。
2. 冒险性策略
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每次都改变一个以上的属性来进行检验的策略。
3. 同时性扫描策略
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然后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的策略。
4. 继时性扫描策略
在已经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一次只检验一种假设,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假设,最后做出正确结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