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政法的渊源
第一章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思维导图,行政法的渊源是指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阶段的行政法的表现形式或行政法的存在形式
第三章第三节 行政主体,介绍详细,可以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第三章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包含行政职能设置、 政府间的关系、 社会行政组织制度、 行政编制制度。
第三章第一节 概述,行政组织法是调整和规范公共行政组织的法律,主要规定公共行政组织的法律地位、行政职能、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国际经济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法
民诉17之二审
第1章 刑法的基础知识
刑法
贫困户动态调整程序
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渊源的概念
分类
正式渊源:是指以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成文法,如立法机关或立法主体制定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条约等
非正式渊源:是指具有法意义的观念和其他有关准则,如正义和公平等观念,政策、道德和习惯等准则,还有权威性法学著作等
不同国家不同特点
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的渊源以判例法为主,制定法为辅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的渊源则以成文法为主(法国早期的行政法以判例法为主)
我国现阶段,行政法只有成文法渊源
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
在法律等级上具有最高效力,最高等级
是一切国家机关包括行政机关设立的根本依据,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界限及目标的根本依据
行政机关及其职权、宪法原则、国家目标和基本任务等的条款均是行政法的渊源
法律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制定的普遍性规范
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规范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依据
行政法规
制定主体:国务院
制定依据:宪法、法律,制定的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效力: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权限: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地方性法规
制定主体: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制定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普遍性法律规范
效力: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效力范围:仅在本行政区域的全部范围或部分区域有效
权限: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属于地方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限:仅限城乡建设和管理、环保、历史文化保护等。须报省级人大及常委会批准,合法性审查。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制定主体:民族自治地方人大
制定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有关实现地方自治的综合性法律文件,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根据自治权制定的调整某一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自治区: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州、县:自治区人大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权限:可依据当地民族特点,做出变通规定,但不能违背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可作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据
低于宪法、法律
行政规章
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事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
部门规章
依据: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效力:执行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地方政府规章
主体:地方人民政府:《立法法》第82条
实施满2年,需继续实施的,需提请本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
国际条约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国际组织间缔结的确定其权利义务的各种协议。
名称:宪章、协定、议定书、公报、规约等
有高于国内的约束力
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法》第45条
司法解释:最高院、最高检
行政解释:国务院及主管部门
地方解释:省级人大及常委会
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已有规范作出的解释性规范
行政法的渊源是指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阶段的行政法的表现形式或行政法的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