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1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1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发展,基本内涵。收藏下来一起学习吧!
这是一篇关于行为学习理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主题,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发展,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联结主义理论,经典性条件性作用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教心3:学生个体差异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文化背景与性别差异,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个体的智力差异。
这是一篇关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维果茨基的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教育心理学1
基本内涵
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
三过程
学习
教学
评价与反思
四内容
学生心理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教师心理
五因素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
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发展性原则
研究任务
描述与测量
理解与说明
预测与控制(学习和教学行为)
研究作用
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
发展过程
初创时期(1920年前)
美-桑代克-1903-{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俄-乌甲斯基-奠基人;卡普杰列夫-俄国第一本
房东岳(译)1908-我国第一本教心著作
教育实用心理学
发展时期(1920~1959)
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苏联-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
40年代-弗洛伊德-儿童个性、社会适应、生理卫生
50年代-程序教学、教学机器
杜威-“做中学”
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成熟时期(1960~1979)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
深化拓展时期(1980~?)
布鲁纳
主动性、反思性、合作学习、社会文化
研究趋势
研究方法
研究的范式
定量研究
研究者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
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景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材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材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教育行动研究
为行动而研究
对行动进行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
在动态情景下研究
设计型研究
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根据有关原理和先前研究而做出的教育设计
研究的步骤
选定研究主题
形成研究问题
确定变量及测量技术
确定变量
选择测量技术
自我报告
直接观察
测验
教师或同伴评价
提出假设
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的有效性
被研究的各组是否随机平等 除自变量外是否所有的变量都受到了控制 各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 研究的结果是否源于实验过程而不是对情境的好奇 研究设计者是否以某种方式曲解的结果(积极/消极) 是否有理由肯定这个结果不是由偶然性造成的 这个特定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他类似的情境 这个研究是否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