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节句法成分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节句法成分的思维导图,主要涉及句子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关系。
这是一篇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思维导图,种内与种间关系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描述了生物种群内部以及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种内关系指的是同一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种间关系指的是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化工原理作业第二章流体运送机械思维导图,主要包含液体设备、气体设备等,介绍详细,知识全面,有需要的赶紧收藏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五节句法成分
一、主语和谓语
1、主语构成材料:
(1)名词性主语
(2)谓词性主语
2、主语与话题关系:前者是句法概念,后者是语用概念。话题是谈话出发点和关注点,常指已知信息。话题与主语相似而不等同,有时重合,有时不重合。
3、谓语构成材料:
(1)动词性词语
单独作谓语条件:
1.用在对话里
3.用在对比、排比句里
4.常常要加上一定的语气词或动态助词
2.用在复句的分句里
(2)形容词性词语
1.在对话里,提问句和回答句可用
2.用在复句的分句里,对比句或先行句
3.有时在句末要有语气词
(3)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
(5)数量短语
4、主语和谓语的语义类型:
主语:
(1)施事主语(发生动作的主体)
(2)受事主语(承受动作的客体)
(3)中性主语(非施非受)
谓语:
(1)着重于叙述(动词性词语充当)
(2)着重于描写(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3)着重于判断说明(说明主语的类属或情况)
二、动语和宾语
1、动词构成材料:
(1)动宾两者共存
(2)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3)动语可单个动词充当(常见动+补)
(4)形容词不带宾语,但兼属动词能带
2、宾语构成材料:
(1)分名词性和谓词性两种
(2)谓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条件:只能出现在带谓词性词语的动语后
3、宾语的语义类型:
(1)受事宾语
(2)施事宾语
(3)中性宾语
1.结果
2.处所
3.时间
4.工具
5.方式
6.原因
7.目的
8.类别
9.存在
10.其他
4、动词分类(依据:宾语):
(1)名宾动词
(2)谓宾动词
(3)名谓宾动词
三、定语
1、定语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型
(1)实词和短语可作定语
(2)定语表义作用可分: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
2、定语和助词“的”
(1)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
(2)名词作定语
(3)人称代词作定语表领属者,一般加“的”
(4)动词作定语:
1.直接修饰中心语,组成一种名称
2.一般要用“的”,甚至必须用
3、多层定语排序从最外层算起: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
(3)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
(5)形容词性词语
(6)表示质料、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
四、状语
1、状语的构成材料、语义类型和位置
(1)由副词、时间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和其他一些短语充当
(2)少数一般名词、动词可以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限于能用来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状态的词)
(3)状语的语义类别分两类:限制性和描写性
(4)位置:
1.在主语后:表时间、处所、范围、情态、条件、关涉对象或语气的状语
2.句首状语:修饰主谓短语或几个分句
3.两个位置状语:句首,表强调、联系上下文或较长较多的可使主语和谓语中心靠近,使句子结构紧凑、修饰几个分句
2、状语和助词“地”
状后加不加“地”:
1.单音节副词不加
2.双音节副词均可
3.单音节形容词大都不加
4.多音节形容词有一部分加不加均可
5.代词、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能愿动词、方位短语和介词短语不加
3、多层状语
次序:
1.表示时间的名词
2.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3.表示范围的副词
4.表示情态的形容词
5.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
五、补语
1、补语构成材料和语义类型:
(1)由谓词性词语充当
(2)语义类比:
1.结果补语
2.情态补语
3.趋向补语
4.数量补语
5.时地补语
6.可能补语
7.程度补语
2、补语与宾语的辨认
1.看标记
2.看关系
3.看词性
3、补语和宾语的顺序及多层补语
(1)动+补+宾
(2)动+宾+补
(3)动+补+宾+补
(4)动+宾+补+宾
六、中心语
中心语分类:
1.定语中心语
2.状语中心语
3.补语中心语
七、独立语
根据作用可分:
1.插入语
2.称呼语
3.感叹语
4.拟声语
八、小结
1、句子成分与句法成分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流行,它尽量使用一分为二的办法,把一个复杂句子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
2、怎么辨认句法成分:
1.理解短语内部五种语法结构关系
2.记住主谓宾定状补能回答什么问题
3.记住汉语各句法成分的位次
4.记住各配对成分常由哪些类词语充当
3、怎么辨认不同析句法及其句法成分差异
因最早从句子里分析出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而得名———成分分析法
代表作:
早期: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规定一个句子成分由一个实词充当,短语不能以整体充当句子成分,要分解成若干成分
中期:《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