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 假设检验 3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假设检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6.4 总体方差的检验,6.3 总体比例的检验,6.2 总体均值的检验。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假设检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6.5 正态性检验,6.4 总体方差的检验,6.3 总体比例的检验,6.2 总体均值的检验。
这是一篇关于第6章 假设检验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假设检验,6.1.2 假设检验与决策,6.1.1 提出假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六章 假设检验
6.2 总体均值的检验
6.2.1 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样本大小与总体分布
检验统计量的选择取决于样本大小和总体分布
样本大小:大样本(n≥30) vs 小样本(n<30)
总体分布:正态分布
总体方差σ²:已知 vs 未知
1. 大样本的检验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总体方差σ²已知时,检验统计量:Z = (x̄ - μ₀) / (σ / √n)
总体方差σ²未知时,检验统计量(使用样本方差s²):t = (x̄ - μ₀) / (s / √n) (注意:这里实际上在大样本下使用t统计量近似于Z统计量)
2. 小样本的检验
假定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总体方差σ²已知时,检验统计量同大样本(使用Z统计量)
总体方差σ²未知时,检验统计量(t检验):t = (x̄ - μ₀) / (s / √n) 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
效应量分析
单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Cohen's d
计算公式:d = (x̄ - μ₀) / s
效应量大小解释:
d < 0.20:效应量非常小
0.20 ≤ d < 0.50:小的效应量
0.50 ≤ d < 0.80:中的效应量
d ≥ 0.80:大的效应量
Cohen标准仅供参考,应用中可灵活掌握
6.2.2 两个总体均值差的检验
总体均值差的检验类型
独立样本
配对样本
样本大小与检验类型
大样本
小样本
独立样本检验
独立大样本检验
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检验统计量:标准化后的样本均值之差
总体方差已知:使用公式 (6.6)
总体方差未知:使用样本方差替代,公式未给出
独立小样本检验
假定:两个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
情形:
两个总体方差和已知:使用公式 (6.6)
两个总体方差未知但相等:使用合并估计量s,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公式 (6.9)
两个总体方差未知且不相等:近似服从自由度为V的t分布,公式 (6.10)
配对样本检验
假定:配对差值服从正态分布
检验统计量:标准化后的配对差值
分布:自由度为n-1的t分布
公式:未给出具体公式编号,但类似 (6.13)
配对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Cohen's d
计算公式:未给出具体公式编号,但类似 (6.14)
Cohen提出的标准:小、中、大效应量对应的d值分别为0.20、0.50、0.80
效应量计算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6.3 总体比例的检验
6.3.1 一个总体比例的检验
大样本情形
统计量p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样本比例标准化后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检验统计量:(6.15)
6.3.2 两个总体比例差的检验
检验思路
与一个总体比例的检验类似
要求两个样本都是大样本(通常指样本量大于或等于10)
检验统计量
(6.16) (此处未给出具体公式)
其中,、是两个样本比例之差抽样分布的标准差
两种情形
检验两个总体比例之差是否相等
即检验或
合并比例p作为最佳估计量
合并后的比例公式:(6.17)
最佳估计量公式:(6.18)
检验统计量:(6.19)
检验两个总体比例之差等于某个常数
即检验
直接用两个样本的比例和作为估计量
检验统计量:(6.20)
6.4 总体方差的检验
6.4.1 一个总体方差的检验
重要性
方差是衡量质量或性能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方差大表示不稳定,方差小表示稳定
检验方法
使用χ²(chi-squared)分布
总体需服从正态分布
检验统计量:(6.21)(未给出具体公式)
拒绝域
双侧检验:如图6-5所示
单侧检验:在分布一侧的尾部
6.4.2 两个总体方差比的检验
比较形式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两个总体方差比值与1的比较
使用F统计量
样本方差比s²₁/s²₂作为总体方差比的估计量
检验统计量:(6.22)(未给出具体公式)
适用于两个独立样本,分别抽自两个正态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