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文-现代文阅读
主要包含现代文概述、客观题、文本概括与特征、文本观点。整个思维导图不仅详细地概述了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策略,还通过具体的示例和答题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文的阅读和答题技巧。转发请注明出处,禁止商用!
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包含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建设法治中国等详细知识点,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现代文阅读
【零】现代文概述
1、常见种类
1)政论文——政治性论文
2)学术论文——学理性文章
3)时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
4)书评——评价、介绍书籍
2、三要素
1)论点
2)论据
3)论证
① 论证方法
② 论证结构
【一】客观题
一、理解文本内容(概括题)
〈常见陷阱〉
1)混淆时态(将要→已然)
2)曲解文意
3)范围不清
4)偷换概念
5)张冠李戴
二、文内信息推断(推断题)
1)无中生有+踩一捧一
2)推断过渡(范围不清)
3)关系混乱(逻辑关系变化)
三、注意事项
1、关键词对比(词与词之间)
1)范围词、程度词——错误类型〈范围不清〉
2)时间词、结果词——错误类型〈混淆时态〉
3)指代词——错误类型〈偷换概念、张冠李戴、范围不清、曲解文意〉
4)肯定词/否定词——错误类型〈曲解文意〉
2、关联词对比(句与句之间)
1)因果(之所以、由于、是因为)
① 因果位置一致
② 因果关系是否存在
③ 因果是否对应
2)假设——假设的前提及该前提产生的结果(假设、如果、若)
3)条件——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只要,就;只有,才)
4)递进——前后距所在位置及所表述的内容(不但而且)
5)并列(一方面,另一方面)
6)转折(虽然,但是)
选项中表示的并列、转折关系在缘分中是否存在
3、对比文本论证(段落):看论点概括是否准确,看论据能否充分证明论点,看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二】文本概括
一、概括含义
1、重要概念的类型
1)文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术语
2)文中具有概念作用的词语
3)文中指特定对象的词语
4)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
2、重要概念的考查
1)内涵:本义
2)外延:种类
3)分类:理解概念之间的层次(包含、并列…关系)
4)意义:认识事物及现象,掌握真理
3、下定义:属概念+种差
二、概括内容要点
1、三要求
1)具体内容,全面概括
2)抽象内容,阐述准确
3)含蓄内容,解释清楚
2、四角度
1)材料分“则”概括(每则材料说了什么)
2)材料分“层”概括(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总说了什么、分说了什么)
3)材料分“段”概括(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4)归纳概括文章的写作 目的、意义、影响
3、三意识
1)文本特征意识:论点是什么(主)、论据论证是什么(次)
2)切块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句句之间的结构关系
3)整体意识: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
三、材料比较
〈解题三步骤〉
1)审题干,找比较点
2)读材料,找对应区域
3)提要点,加工答案
① 摘取法:摘取关键词
② 提取法:独立概括部分文意
综合使用
【三】文本特征
一、论证思路(结构)
1、整体的论证结构(思路)
1)立论式
① 提出问题或提出论点(引论)
② 分析问题或展开论证(本论)
③ 解决问题后得出结论(结论)
2)驳论式
① 提出错误观点
② 批驳错误观点
③ 提出正确观点
2、文本论证分析的结构安排
1)并列式:各层次无主次之分
2)递进式:各层次之间步步深入
3)对比式:两种观点或论据对比
4)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
5)综合式:多种结构混合使用
3、论点的提出方式
1)标题:亮明观点,学论点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2)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3)故事/现象:分析故事/现象,提出论点,使论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先阐述后提出论点:使论点的提出有理有据,自然流畅
5)发问:使论点的提出更加有力,引发读者思考
6)总结论点:卒章显志,顺理成章,让人信服
4、论证方式
1)立论
2)驳论:破而后立
二、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真实可信、有说服力、权威性
2)道理论证 /有说服力、感染力,增加文章文采
3)对比论证 /对比鲜明,使读者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 /新颖别致,生动形象,使文章通俗易懂
5)因果论证 /逻辑缜密,思辨性强
6)类比论证 /有逻辑性,严密性
7)假设论证 /有逻辑性,严密性
8)归谬法 /逻辑性,幽默感
【四】文本观点
一、观点与倾向
〈答题步骤〉
1)阅读题干,明白指令
2)分析文本,明白观点
3)根据要求,整合答案
〈注意事项〉
1)明确提出观点
2)分析论述观点
二、观点的迁移运用:跟着感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