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7课)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包含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建设法治中国等详细知识点,禁止转载,禁止商用!
编辑于2024-12-18 22:52:17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前言】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一)***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意义
1、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意义
1)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2)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新成果
3)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4)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法治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是阴历和优越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
(二)***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向
1)回答全面依法治国由谁领导、依靠谁、走什么道路等大是大非问题
2)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前进方向
2、战略地位
1)回答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的问题
2)揭示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3、工作布局
1)回答全面依法治国如何谋篇布局的问题
2)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和基本思路
4、主要任务
1)回答全面依法治国如何突破的问题
2)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5、重大关系
1)回答如何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改革与法治、德治与法治等重大问题
2)解释法治社会建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6、重要保障
1)回答全面法治国需要什么保障的问题
2)指明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才支撑和“关键少数”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是历史必然的结论
2)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3)是地主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 要求违法必究,一切反对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追究
② 要求非歧视,无差别对待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三、建设法治中国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容)
1、完备的法律体系
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2)基本要求
① 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② 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
③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坚持上下有序、内外协调、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的原则
④ 立改废释并举实现从粗放立法向精细立法转变,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1)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点
2)含义:是指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协调高效运转、持续共同发力,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实现效果最大化的法治实施系统
3)内容
① 健全宪法实施制度,把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
② 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③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④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⑤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同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⑥ 着力培养公民和社会组织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全社会自觉守法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守法的良好氛围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1)严密的法治监督系统是什么
● 是指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设的有效的合法化权力监督系统
2)重点内容
①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②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③ 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④ 发挥 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的合力,推进法治监督工作 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形成对法治运行全面构成全方位的监督
⑤ 深化国家监察体系改革,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⑥ 加强党对法治监督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法治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保证 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 得到依法正确行使,推进对法治工作的全面监督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1)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是指在 法律制定、实施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完整、机制健全、资源充分、富有成效 的保障系统,包括政治和制度保障、组织和人才保障、法治文化保障等
2)重要内容
①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制度保障
② 加强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法治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③ 努力推动形成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丰厚的法治文化保障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2)含义: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 的党内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
3)怎么做
①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② 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
③ 有力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保障体系
④ 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4)完善党内法规体系的重点内容
①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
② (党的)党的领导法规制度
③ (党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
④ (党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
(二)坚持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共同推进,坚持 法治治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一体建设
1)为什么要坚持……
①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② 法治国家(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社会(构建法治国家的基础)相辅相成
2)如何推进全面法治国
① 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② 法治社会建设是基础工程
(三)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科学立法
1)地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2)怎么做
① 要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坚持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② 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③ 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
④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拓宽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⑤ 聚焦法律制度短板弱项,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⑥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与法有据、立法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严格执法
● 地位: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3、公正执法
● 地位: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4、全民守法
● 地位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