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4一建管理第8章
本导图的主要目的旨在学习一建管理的同时,将已学到的知识点分享与大家进行参考。希望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共同进步。
编辑于2024-06-13 15:00:55第8章绿色建造及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8.1绿色建造管理
理念,原则,方法 各方职责 管理措施、技术措施(重点)四节一环保 有定量数字
8.1.1绿色建造基本要求
绿色建造需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
1.绿色策划
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立项阶段组织编制项目绿色策划方案,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应遵照执行。
1)绿色设计策划
2)绿色施工策划
3)绿色交付策划
2.绿色设计
3.绿色施工
4.绿色交付
项目交付前应进行绿色建造的效果评估。
按照绿色交付标准及成果要求提供实体交付及数字化交付成果。数字化交付成果应保证与实体交付成果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建设单位可在交付前组织成果验收。
8.1.2各方主体绿色施工职责
1.绿色施工相关理念原则和方法
1)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生产理念
(1)可持续发展理念。其主要考量:
一是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是环境容量的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有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三项基本原则。
(2)清洁生产理念。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清一控”:
①清洁的原料与能源;
②清洁的生产过程;
③清洁的产品;
④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3)环境伦理要求。
①整体性要求
②不损害性要求;
③补偿性要求
2)循环经济“3R”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绿色施工需遵循的重要原则。
3)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
2.各方主体绿色施工具体职责
一道题
1)建设单位绿色施工职责:应建立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
2)设计单位绿色施工职责:应协助、支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有关设计工作。
3)监理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4)施工单位绿色施工职责: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8.1.3绿色施工措施
绿色施工的落实需要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采取措施。
1.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1)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施工方案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内容为:(“四节一环保”)
2)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3)设备材料管理
4)用能用水管理
5)排放和减量化管理
6)环境监测管理
4)用能用水管理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施工现场应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5)排放和减量化管理
施工单位应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每万平方米住宅建筑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t;
6)环境监测管理
常规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特殊目的监测包括研究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和仲裁监测。
2.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四节中的5个百分比:
①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②鼓励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③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
④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⑤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5)环境保护
(1)扬尘控制。
①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在场界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³。
②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2)噪声与振动控制。
昼间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70dB(A),夜间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55dB(A)。同时,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测点通常应设在建筑施工场界外1m、高度1.2m以上的位置。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为5m/s以下时进行。施工期间,测量连续20min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3)光污染控制。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
(4)水污染控制。
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³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土壤保护。
对于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
(6)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置。
①力争使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
②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
③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④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⑤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排放。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100%,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8.2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8.2.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1.文明施工的管理理念
(1)企业社会责任理念。
企业社会责任是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
(2)精益管理理念。
精益管理以“精确决策、精确计划、精确控制、精确考核”为手段,贯彻“管理以人为本,人以精益为本”的思想,遵循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3)“8S”管理理念。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人的素养、安全、节约和学习。
2.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及工作要求
1)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建筑企业及施工项目部应努力做到文明施工管理的“六化”:
(1)现场管理制度化
(2)安全设施标准化
(3)现场布置条理化
(4)机料摆放定置化
(5)作业行为规范化
(6)环境协调和谐化
现场围挡和五牌一图是重点
8.2.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控制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背
(1)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绿色施工策划文件中应包含环境保护内容。
(3)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4)应对施工现场的古迹、文物、墓穴、树木、森林及生态环境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制定地下文物应急预案。
(5)施工现场不应焚烧废弃物。
(6)土方回填不得采用有毒有害废弃物。
2.一般项——尽量达到的,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①建筑垃圾产生量不应大于300t/万m²;
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
③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检测频率不应少于1次/月;
④封闭及半封闭环境内噪声不应大于85dB。……
3.优选项——最好做到的,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都有宜
(1)施工现场宜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定期清运、消毒。
(2)现场宜采用自动喷雾(淋)降尘系统。
(3)场界宜设置扬尘自动监测仪,动态连续定量监测扬尘(TSP、PM10)。
(4)场界宜设置动态连续噪声监测设施,显示昼夜噪声曲线。
(5)建筑垃圾产生量不宜大于210t/万m²。
(6)宜采用地磅或自动监测平台,动态计量固体废弃物重量。
(7)现场宜采用雨水就地渗透措施。
(8)宜采用生态环保泥浆、泥浆净化器反循环快速清孔等环境保护技术。
(9)宜采用装配式方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