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授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事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第一节 教育基础知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由来:《孟子·尽心上》
教育的定义
广义
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
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狭义
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主导作用)
例如教师是最直接的教育者,也包括其他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等
受教育者
所有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概念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表现
受其他社会形态的影响
一方面受社会制约
一方面反作用于社会,具有能动性
历史的继承性
口诀:古今相同
发展不平衡性
口诀:可前可后
生产性
科学知识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民族性
民族文化等
长期性
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口诀:社会永历立
3.教育的功能
按作用对象分
个体功能(本体)
培养人
促进个体社会化
促进个体个性化
促进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社会功能(派生)
推动和促进
社会变迁功能
经济功能
政治功能
文化功能
生态功能
社会流动功能
人才在不同区域或社会层次、职业岗位间流动
按性质分
正向功能(好)
负向功能(坏)
按呈现形式分
显性功能(计划内)
隐性功能(计划外)
4.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论
最古老的,中国代表人物朱熹
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
此观点错误,非科学的
生物起源论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认为动物界存在教育活动
代表人物
法国的利托尔诺
英国的沛西·能
美国的桑代克
口诀:本能生利息
心理起源论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美国教育学家孟禄
口诀:心理仿梦露
错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劳动起源论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口诀:米凯爱劳动
交往起源论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中国叶澜《教育原理》,华东师范终身教授
口诀:叶澜爱交往
5.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产生的条件
劳动
语言的形成是另一个必要条件
教育的特征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教育没有阶级性
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口诀:简单劳动无阶级
古代社会
一般认为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
奴隶社会(中国)
夏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
痒、序、校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痒
商
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代
西周
国学、乡学
形成了“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
稷下学官(战国)
官学衰微、私学兴起(春秋)、私学繁荣(战国)
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直接促成了百家争鸣的社会盛况
奴隶社会(国外)
古埃及
宫廷学校
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职官学校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
文士(书吏)学校
培养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雅典教育
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灵活
崇文、强调理性
联想记忆:雅典娜--知性、智慧
斯巴达教育
培养军人和武士
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尚武、军事主义教育
联想记忆:斯巴达--撕吧撕吧打起来
封建社会(中国)
两汉
太学、郡国学
太学是当时最高教育机构
地方官学的发展始于“文翁兴学”
鸿都门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选仕制度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国子学和太学并列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隋唐
国子监、六学二馆
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隋文帝)
宋
教育内容
“四书”“五经”
国学是程朱理学
清
废除科举制(1905年)
封建社会(国外)
中世纪的欧洲(14-17c)
教会教育
培养教士和僧侣
教育内容:七艺
三科(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
培养封建骑士
教育内容:骑士七技
总结: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学校产生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阶级性和等级性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P.s.“君子忧道不忧贫”反应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口诀:劳教分离有阶段
补充
学校产生的条件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文字的创造和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
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近现代社会
近代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教育的世俗化(摆脱宗教)
重视立法,依法治教
现代
20世纪以后的教育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
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
教育结果的均等
教育的多元化
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如网络教学技术等)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