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注体一
传:传述。以传述的方式阐明经义, 故称传。秦汉之际的注释多称传, 传是最早出现的注释体例。《春秋左氏传》 春秋·左丘明 《毛诗故训传》 西汉·毛亨
传注体一注
注: 灌注。由于古书难懂, 需要解释, 如同水之注物,才能使难点消散。 东汉郑玄开始称注释为 注, 郑玄之后,注成为 训释的通称。 《三国志注》 南朝宋·裴松之 《文选注》 唐·李善
传注体一笺
笺:标记, 表明注释者对于前人传注的阐明、 补充、说明、订正,都另行标明,不与前人传注相 混杂。 笺, 始于东汉郑玄的《毛诗笺》。《毛诗笺》 东汉·郑玄
义疏体
1. 疏, 疏通, 疏导。
2. 既解释古书正文, 又解释前人注解的一种方式。
3. 也叫“正义”, 正义是 解释经传以得出正确 含义的意思。
4. 义疏有时简称“义
章句体
章包体 1. 古人往往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 分析章节句读, 串讲经文大意, 有的指 出中心思想, 这就叫章 句。
2 . 有的在每章后附“章旨” 即本章题旨的意思, 概 括一章大意。
《楚辞章句》 东汉·王逸 《孟子章句》 东汉·赵岐
集解体
1 . 解: 解析。
2. 汇集各家注释, 附 以己意的注释体例。
3. 也叫集注、集传、 集释。 《论语集解》 魏·何晏 《诗集传》 宋·朱熹
名非集解,实为集解体:唐代颜师古《汉书注》
名为集解,实非集解体:晋代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