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19华南师范715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思路
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全题型导图解析,含有简答题、论述题、诗文赏析、现当代阅读等知识点。快来码住,上岸妥妥的!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全题型导图解析,必备复习资料分享,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提高复习效率,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快来码住,上岸妥妥的!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全题型导图解析,含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快来码住,上岸妥妥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2019华南师范715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思路
简答题
《诗经》战争诗的特点
以参与战争的士卒将领为表现主体
歌咏、抒写战争生涯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
特点
正面描写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
不注重直接具体写战斗场面,集中表现军威声势,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是我国古代崇德尚义的政治理想的体现。
《常武》
宣王命大将南仲征伐徐国,歌颂王师威力
《无衣》
《小戎》
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表现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
《东山》
出征三年的士兵在归家途中的悲喜交加的心情
唐宋诗风的差异
总括
承袭杜甫、韩愈等
有因有革
差异
唐→宋
题材向日常生活倾斜
唐诗
浪漫精神
宋诗
抒情主人公多是普通人
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
黄庭坚多咏茶
以平淡为美的美学追求
以丰润华美为特征
苏轼重陶渊明
黄庭坚重杜甫晚期的诗歌
情感内蕴
热烈外扬
温和内敛
不在情韵而在思理
地位
五七言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
曹禺话剧的特色
戏剧矛盾的高度集中
以周朴园为中心
过往历史压缩在现实情境中
外部社会矛盾压缩在周公馆内部矛盾中
侍萍一家的矛盾压缩在周朴园一家的矛盾中
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
《雷雨》“锁闭式”结构
《日出》“横断面描写”和人像展览式结构
展现日常生活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充满矛盾的性格
错综复杂的情感
语言艺术的高超
人物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具有动作性和抒情性
诗意特征
主观抒情
整体象征
神秘氛围
诗化语言
文学性与舞台性高度统一
对鲁迅小说的理解
“表现的深切”
独特的题材
启蒙主义文学观念
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
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独特的眼光
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
从中国反封建思想的角度反映现实和表现现实
独特的小说模式
“看与被看”模式
“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归乡”模式)
格式的特别
小说叙事形式
《狂人日记》以主人公13则日记组织小说
《孔乙己》截取人物生平片段概括人的一生
《药》从叙事中途起笔
艺术表现
《呐喊》《彷徨》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及戏剧的艺术经验
艺术手法
借鉴西方小说形式
融合中国传统小说长处
个人的独立创造
在现实主义手法基础上汲取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
艺术风格
整体上注重白描
抒情小说
《伤逝》
《孤独者》
《在酒楼上》等
讽刺小说
《高老夫子》
《肥皂》等
乡土小说
《故乡》
《风波》
《社戏》等
情节提炼及设置
追求情节的深刻蕴含
根据主题设置和提炼情节
人物塑造
“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以“画眼睛”的方式刻画强调人的灵魂
通过环境表现人物
论述题
结合作品,论述曹植作品的艺术风格及成因
地位评价
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建安之杰”
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完成乐府诗向文人诗的转变
主要表现
诗歌风格多样化和个性化
豪气纵横《白马篇》
哀怨缠绵《七哀诗》
总体风格
刚健与柔美统一
注重对偶、炼字和生色
工于起调,善于警句
发展《诗经》比兴手法,融合《离骚》象征手法
以转莲比喻流徙生活
以女子无所归比喻怀才不遇
艺术特点成因
生活多变,命运多舛
前期,生活安定,在邺下文人集团诗酒玩乐
旷达豪放
《白马篇》
后期,生活漂泊,孤独苦闷
慷慨悲风
《赠白马王彪》
文人气质,诗人个性
文弱保守
不谙政治
民歌熏陶,自身开拓
模仿民歌主题,学习民歌语言,沿用民歌形式
《美女篇》脱胎于《陌上桑》
文化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生活年代较晚些,时局相对平稳
论述张爱玲的创作如何影响海内外作家创作
世俗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0世纪末,中国小说打破了“五四”以来的社会功利和意识形态色彩的传统
出现“新写实”小说
打破传统文学对英雄人物和正面形象的塑造与宣扬
冷静展示下层社会的庸常生态
张爱玲
流苏的故事
七巧的故事
苏童《妻妾成群》
池莉《烦恼人生》
王安忆《长恨歌》(公认最具张爱玲特色)
内容多为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
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不健全的婚姻和恋爱
将“男女之情”升华为“世态人情”“风俗人情”
白先勇“台北人”是张爱玲上海、香港传奇中女人的翻版
施叔青香港传奇系列是张爱玲香港故事的延续
表现手法:缤纷的意象
《金锁记》开篇的“月亮”
引起人的无限遐想
《倾城之恋》“野火花”
烘托流苏复杂的心理氛围
贾平凹
《废都》“鸽子”
庄、唐二人情感的寄寓
传递信息的信使
《废都》古旧破烂的废都
表现城市和人的颓废
雅俗并存的艺术境界
对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具有现代性
对语言的颜色、情调、动静和意蕴有聪慧的体悟
写肖像、口吻、神态、氛围笔致轻灵
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有极强的市井小说色彩
兼有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双重品质
影响
上海沦陷区苏青
北方沦陷区“南玲北梅”的梅娘
诗文赏析
文言文
选自《 左忠毅公逸事》
【部分原文】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断句
翻译
人物形象分析
通过行动、语言和肖像的刻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以次要人物衬托、烘托主要人物
词
苏轼《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描述意境
通过意象连点成面
体现氛围
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
传达情感
诗句内容理解
词句翻译
表现手法
拓展分析
体现人物
现当代阅读
判断句子出处
第一句:他拿着透明的水杯喝着水,好像吞着整一块玻璃。 第二句:水在透明的杯子里摇动,从外面看,好像溶解的玻璃,向嘴里倾流。
萧红
萧军
对比分析表达、意蕴和风格
近乎笼统、直觉的诗式的句子
带有客观性、古典优点,呈现冷静、正确的态度
注重打开小说和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
具有感觉主义的新鲜
渗透着西方印象派和抽象派的影子,显露出纯粹感觉的画面
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赏析
从长诗中抽离出最满意的四句,便成“断章”之名
没有开头结尾,零零碎碎的人生片段
采取第三人称游移视角,情感没有彻底释放,形成理智化克制
蕴藏深刻丰富的哲理
主客体置换,暗示宇宙事物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自主创作
一幅画
一个话剧
微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