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立体几何初步
这是一篇关于立体几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直观图与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规律与应用,空间向量,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几何体。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编辑于2024-07-03 10:20:27立体几何
空间几何体
分类1(按照形成过程)
多面体
概念
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面: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
棱: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
顶点: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旋转体
概念
一条平面曲线(包括直线)饶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曲面叫做旋转面,封闭的旋转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旋转体.
轴: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组合体
概念
由简单几何体通过拼接、挖去和截去、嵌套等构成的立体图形.
类型
拼接
例如棱柱和棱锥的拼接
挖去(或截去)
例如正方体截去一个角或者正方体中挖去一个球
嵌套
例如螺丝和螺母就属于嵌套结构
分类2(按照几何体特征)
柱体
棱柱
定义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底面 :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
侧面: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
顶点: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特征
(1)上下两个底面互相平行且全等;(2)所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分类
侧棱是否垂直于底面
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
斜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
按照底面形状
底面是几边形,则叫做 几棱柱.例如底面是三角形,就叫做三棱柱.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
表示
汉字表达
直四棱柱
正三棱柱
正方体
长方体
字母表达
表示底面各顶点的字母
圆柱
定义
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轴: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
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始终平行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特征
(1)上下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
表示
用两个底面圆心字母
椎体
棱锥
定义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底面:这个多边形叫做棱锥的底面
侧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
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顶点: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特征
(1)所有侧面都是三角形;(2)所有侧棱都相交于同一个点
分类
根据底面形状
底面是几边形,就叫做几棱锥.例如三棱锥、四棱锥等.
根据顶点的位置
正棱锥:顶点在底面的投影正好位于底面的中心
特殊的棱锥
四面体:就是三棱锥
正四面体:就是正三棱锥
所有侧面都是正三角形
表示
汉字表示
四面体
正四面体
四棱锥
字母表示
用顶点和底面各顶点的字母
圆锥
定义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轴:旋转轴叫做圆锥的轴
底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形成的面
侧面:直角三角形斜边旋转形成的面
母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顶点:所有母线的交点
特征
(1)底面是一个圆;(2)顶点的投影位于底面的圆心处
表示
用顶点和底面圆心表示
台体
棱台
定义
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取截棱锥,我们把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那部分多面体叫做棱台.
底面
上底面:截面所在位置(小)
下底面:原来棱锥的底面(大)
侧面:除了底面的其余各面
侧棱:原来棱锥侧棱剩余部分
顶点:侧面与底面的交点
特征
(1)上下两个底面是相似多边形;(2)侧面是梯形;(3)所有侧棱延长可交于一点
分类
正棱台
由正棱锥截取而来,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底面形状
三棱台
四棱台
五棱台
表示
用表示各顶点的字母
圆台
定义
(1)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底面
上底面:截面所在位置(小)
下底面:原来圆锥的底面(大)
(2)以直角梯形的直角所在腰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台.
轴:旋转轴叫做圆台的轴
底面:直角梯形的上下底旋转形成的面
侧面:直角梯形的腰旋转形成的曲面
母线:直角梯形的非旋转轴的腰
特征
(1)上下底面是两个半径大小不同的圆;(2)所有母线延长后交于一点
表示
用上下底面的圆心字母
球体
定义
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
球心:半圆的圆心
半径:球心到球面任意一点的线段长
直径:连接球面上两点并且经过球心的线段
表示
用球心字母
直观图与三视图
三视图
三视图是观察者站在几何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图形,分别叫做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三视图的画法: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实虚线
直观图
直观图是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一个空间几何体获得的图形.
画法:斜二测画法
平行于x轴或与x轴重合的线段长度不变
平行于y轴或与y轴重合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横不变,纵减半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表面积
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旋转体
底面与侧面面积的和
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类比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
体积
台体
柱体
锥体
球体
其中R为球体半径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基本概念
平面:向四周无限延展
用小写字母a、b、g等来表示
用表示平面的顶点 字母或对角顶点字母来表示
点与直线
在几何中,点是构成线和面的元素,而线和面是点的集合.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用符号Î和Ï来表示.
点与平面
基本概念
点在面外
基本事实1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直线与直线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共面直线
在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在同一个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异面直线:
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的画法
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衬托.
直线与直线的夹角
平行
垂直
相交垂直
异面垂直
通过平移,异面直线可以转化为相交直线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其大小范围
基本事实4
平行直线经过平移之后可以重合成一条直线,因此平行直线的性质几乎是同步的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直线与平面
基本概念
平行
相交
直线与平面都是点的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用Ë、Ì、Í来表示.
基本事实2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这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概念
平面上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过点P作平面a的垂线PO,垂足为O.直线PA与平面a的交点A叫做斜足.连接OA,那么PA在平面a内的投影为OA,ÐPAO即直线PA与平面a所成的角.
范围
直线在平面内
直线与平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平行
定义
直线与平面没有交点,就说直线与平面平行
在画图时,直线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平行
判定定理
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传递性、平行四边形、梯形、中位线、同位角内错角等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如果过该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该直线与交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垂直
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转化成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理
过一点垂直于已知平面的直线只有一条
垂线段
过一点作平面的垂线,则该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这个点到该平面的垂线段.
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个点到该平面的距离
在棱锥的体积公式中,棱锥的高就是棱锥的顶点到底面的距离.
等体积法是求点到平面距离的常用方法
判定定理
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正方形、矩形、菱形的对角线、直角梯形、勾股定理等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面与平面
基本概念
两个平面相交的结果是一条直线
基本事实3
如果两个步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平面与平面平行
定义
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就说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它叫做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平行,如果另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那么两条交线平行.
二面角
定义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记法
二面角的平面角
度量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
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平面与平面垂直
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空间向量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
规律与应用
易错点
台体的由来
(1)截面与底面必须平行
(2)侧棱或母线延长后必须交于同一点(即圆锥或棱锥的顶点)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
在数学问题中,有多少个面算多少个面.常见的方法有缝补法、全等法、切割法等
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游泳池不加盖子,烟囱不加底面
平面与空间中的命题真假
线线
在平面中,若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在空间中,若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异面.
线面
一条直线不在平面内,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相交或者平行.
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到一个平面的距离都相等,则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平行.
面面
两个平面平行,这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与另外一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或这条直线在另一个平面内.
平面四边形与空间四边形
平面四边形
所有的平面四边形问题都可以切割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
平面四边形有外接圆Û对角互补
圆心为三角形外接圆圆心
空间四边形
平面四边形沿对角线折一下就形成空间四边形.
三棱锥少画一条棱就是空间四边形.
空间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三棱锥
易混点
斜二测画法与正等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
坐标系倾斜
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变为原来的一半
典型代表:正方形变平行四边形
正等测画法
坐标系不倾斜
与y轴平行或重合的线段变为原来的一半
典型代表:圆变椭圆
几何体的高与斜高
斜高:棱锥侧面三角形或棱台侧面梯形的高.通常在求表面积的时候用到.
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或者顶点到底面的距离.通常在求体积的时候要用.
斜高与高之间存在勾股定理关系,二者通常是可以转化的.
规律
斜二测画法
本质上原来的高与直观图的高之间的关系
证明
直线与直线
平行
平面几何法
传递性
平行四边形
中位线
梯形
内错角
同位角
同旁内角
立体几何法
棱柱的侧棱互相平行,上下底面的对应边互相平行.
圆柱的所有母线都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若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
垂直
平面几何法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
直角梯形
菱形
矩形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则与另一条也垂直
立体几何法
直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几何体的高垂直于底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
直线与平面
平行
若平面外一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
垂直
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若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交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若两条平行线中的其中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平面与平面
平行
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外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这这两个平面平行.
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外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如果两个平面所形成的平面角为直角,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题型
外接球问题
补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找球心
这个是两种方法的综合
平行与垂直
“三角”
线线角
(1)平移至相交
(2)构造三角形
(3)解三角形
线面角
(1)找到斜足
(2)过直线上另一点作平面的垂线,找到垂足
(3)连接斜足与垂足
(4)解直角三角形
面面角
(1)找到两个平面的交线
(2)分别在两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
(3)通过两条垂线构造三角形(如果异面,平移至相交)
(4)解三角形
角的问题,最终都是解三角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