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秦朝(BC221-BC207)
这是一篇关于秦朝(BC221-BC207)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张思维导图,提高备考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一下~
唐及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变化。完全按照高中课本,提炼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书中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
这是一篇关于元朝(1206-1271-1368)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文化,经济,政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并尊号为成吉思汗。随后,蒙古帝国不断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金朝、大理等政权,招降吐蕃诸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秦朝 (BC221-BC207)
政治
秦的统一
原因
概况
秦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其他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
修驰道、直道、灵渠
颁布法律
编制户籍
迁贵族到关中地区
整顿风俗
秦统一的意义
国家版图:奠定此后古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治制度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
选官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官员的考核方法:上计制
官员的监察方法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赋税制度
田赋,人头税极重
徭役
更卒:一个月,本郡或本县
正卒:两年,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
戍卒:一年,边塞屯戍
基层治理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县下设乡和里
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诉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
乡里外设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社会治理: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民族关系
官职:典客、典属国
措施: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
秦的灭亡
暴政:穷奢极欲 大兴土木 严刑苛法 焚书坑儒
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BC209-BC207)
楚汉之争(BC207-BC202)
经济
货币:圆形方孔钱
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重农抑商*
文化
礼法关系
法律:秦律
礼法关系:礼法对立
统一文字
以法家为正统思想,推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连坐制度的奖惩制度*
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