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方剂学目录
方剂学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依据组方理论,选择适宜的药物,明确用量,并酌定剂型、用法而成的药物配伍组合的研究。它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方剂学的目录整理,可以自己默写和背诵添加重点哦~
编辑于2024-07-27 10:54:38血常规是临床最基础、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对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等进行检查,能够对人体是否含有各种炎症性疾病、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做出大致的判断。血常规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学姐考研实习自用,方便搜索与背诵,第二个页面有针灸治疗各论待更新~~敬请期待!
学姐考研中医内科学复习自用,亲测非常有效!包含症状、病机、治法方药、加减等等~~~整理不易,谢谢支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血常规是临床最基础、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对外周血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等进行检查,能够对人体是否含有各种炎症性疾病、贫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做出大致的判断。血常规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学姐考研实习自用,方便搜索与背诵,第二个页面有针灸治疗各论待更新~~敬请期待!
学姐考研中医内科学复习自用,亲测非常有效!包含症状、病机、治法方药、加减等等~~~整理不易,谢谢支持!!
方剂学
解表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外感风寒表虚证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九味羌活汤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香苏散
香附子 紫苏叶 甘草 陈皮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香苏散用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小青龙汤
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
解表散寒,温化水饮
外感风寒,内停寒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胸痞,喘咳
外寒内饮证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风寒外束饮内停,散寒蠲饮平喘佳。
败毒散
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茯苓 桔梗 人参 甘草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身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气虚外感风寒湿证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生姜薄荷煎汤服,益气解表效力宏。
参苏饮
前胡 人参 干葛 紫苏叶 茯苓 桔梗 木香 半夏 陈皮 枳壳 甘草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
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再造散
黄芪 人参 桂枝 甘草 熟附子 细辛 羌活 防风 川芎 煨生姜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阳虚外感风寒表证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姜防芎芍加, 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辛凉解表
桑菊饮
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 薄荷 苦桔梗 生甘草 苇根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本证系风温初起之轻证。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
连翘 银花 苦桔梗 薄荷 竹叶 生甘草 芥穂 牛蒡子 淡豆豉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柴葛解肌汤
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羌活 白芷 芍药 桔梗
解肌清热。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柴葛解肌陶氏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
升麻 白芍药 甘草 葛根
解肌透疹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加减葳蕤汤
生葳蕤 生葱白 桔梗 东白薇 淡豆豉 苏薄荷 炙草 红枣
滋阴解表
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泻下剂
寒下
大承气汤
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峻下热结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痞满燥实皆可消; 小承气汤少芒硝,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泻热逐水
大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或短气烦躁,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按之有力。
温下
大黄附子汤
大黄 附子 细辛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当归 干姜 附子 人参 芒硝 大黄 甘草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阳虚冷积证。便秘腹痛,脐周绞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温脾附子与干姜,归草人参硝大黄; 寒热并进补兼泻,攻下冷积振脾阳。
润下
麻子仁丸
麻子仁 芍药 枳实 大黄 厚朴 杏仁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脾约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
麻子仁丸治脾约,芍药枳朴杏黄蜜; 润降消导相结合,肠燥便秘最相宜。
济川煎
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温肾补精,润肠通便
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年老肾虚便不通,寓通于补法堪宗。
逐水
十枣汤
芫花 甘遂 大戟
攻逐水饮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实。
攻补兼施
黄龙汤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甘草 人参 当归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下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增液承气汤
玄参 麦冬 细生地 大黄 芒硝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阳明热结阴亏证。大便秘结,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增液承气玄地冬,加入硝黄效力增, 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和解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和解少阳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枳实 大黄 大枣 生姜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急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大柴胡汤用大黄,芩夏枳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功里效力彰。
蒿芩清胆汤
青蒿脑 淡竹茹 仙半夏 赤茯苓 青子芩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
调和肝脾
四逆散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不和证。胁肋胀痛,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阳郁厥逆胸胁痛,疏肝解郁厥自除。
逍遥散
痛泻要方
调和脾胃
半夏泻心汤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清营凉血
清营汤
犀角地黄汤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普济消毒饮
凉膈散
气血两情
清瘟败毒饮
清脏腑热
导赤散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
泻白散
清胃散
玉女煎
芍药汤
白头翁汤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祛暑剂
清络饮
香薷散
六一饮
清暑益气汤
温里剂
温中祛寒
理中丸
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回阳救逆
四逆汤
参附汤
回阳救急汤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补中益气汤
人参蛤蚧散
生脉散
玉屏风散
完带汤
补血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气血双补
八珍汤
炙甘草汤
补阴补阳
六味地黄丸
左归丸
大补阴丸
一贯煎
百合固金汤
右归丸
肾气丸
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
龟鹿二仙胶
固涩剂
固表止汗
牡蛎散
敛肺止咳
九仙散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
四神丸
涩精止遗
金锁固精丸
桑螵蛸散
固崩止带
固冲汤
固经丸
易黄汤
安神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酸枣仁汤
开窍剂
凉开
安宫牛黄丸
紫雪
至宝丹
温开
苏合香丸
理气剂
行气
越鞠丸
枳实薤白桂枝汤
半夏厚朴汤
金铃子散
厚朴温中汤
四磨汤
天台乌药散
暖肝煎
降气
苏子降气汤
定喘汤
旋覆代赭汤
橘皮竹茹汤
理血剂
活血剂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复元活血汤
温经汤
生化汤
失笑散
丹参饮
止血
十灰散
咳血方
小蓟饮子
槐花散
黄土汤
治风剂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大秦艽汤
小活络丹
牵正散
玉真散
消风散
平息内风
羚角钩藤汤
镇肝熄风汤
天麻钩藤汤
大定风珠
治燥剂
轻宣外燥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滋阴润燥
增液汤
养阴清肺汤
麦门冬汤
益胃汤
玉液汤
祛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清热祛湿
茵陈篙汤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连朴饮
当归拈痛汤
二妙散
利水渗湿
五苓散
猪苓汤
防己黄芪汤
五皮散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实脾散
萆薢分清饮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祛痰剂
燥湿化痰
二陈汤
温胆汤
茯苓丸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滚痰丸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三子养亲汤
治风化痰
止嗽散
半夏白术天麻汤
定痫丸
消剂
消食滞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健脾丸
枳实消痞丸
葛花解酒汤
消结石
硝石矾石散
胆道排石汤
石韦散
消瘿瘤
海藻玉壶汤
内消瘰疬丸
消癥积
鳖甲煎丸
桂枝茯苓丸
犀黄丸
驱虫剂
乌梅丸
涌吐剂
瓜蒂散
治疡剂
治外疡
透脓汤
内补黄芪汤
阳和汤
小金丹
消内痈
苇茎汤
大黄牡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