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
此中包含 声 一课的全部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初中物理中关于“声”的基本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以及声音的特征和噪声控制等内容。本文提炼本书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本书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
此中包含《运动》一章的全部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思维导图中包含《光》一课的全部内容。从光的性质到传播规律,再到光的反射与折射,轻松掌握光学原理,知识点一网打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二章(声)
声波的产生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源(发声体):振动发声的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
声波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介质)中传播
声波的传播
声波的传播条件:介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注: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声波的传播形式:疏密波
疏密波的实质:信息和能量
声速(v)声波的传播速度
介质种类
V固>V液>V气
温度
空气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注:15℃空气中的声速340米/秒
例子
闪电后3秒听到雷声,求人离雷声的距离
已知:t=3s v=340m/s
求:S=?
解:S=vt=3s × 340m/s = 1020m
回声
定义: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
坚硬光滑=反射能力强
松软多孔=吸收能力强
0.1秒以上,人离障碍物至少17米
小于0.1秒,加强和延长原声
应用:倒相式音箱
声呐:利用回声测量距离
声音的特征
响度(音量)
定义: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
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发声体的振幅
离发声体的远近
分散程度
结论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响度的单位:分贝(dB)
分贝数越大,响度越大
注:超过80dB伤害人耳
音调
定义:声音的高低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
发声体的结构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越快),音调越高
发声体的结构不同,音调不同
频率(f)
定义: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f=50Hz
频率是表示物体快慢的物理量
人耳听觉频率:20Hz~20000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影响弦的音调的因素
长短
粗细
松紧程度
材料
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小弦大声,大弦小声
音色
定义:频率组合不同,音色不同
听音辨人
口技
乐音,噪声
物理学角度
乐音: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类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三种方法
控制噪声源
消音器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
隔音板
保护受噪声影响者
戴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