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物理 第三章
此思维导图中包含《光》一课的全部内容。从光的性质到传播规律,再到光的反射与折射,轻松掌握光学原理,知识点一网打尽。
此中包含《运动》一章的全部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此中包含 声 一课的全部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初中物理中关于“声”的基本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反射以及声音的特征和噪声控制等内容。本文提炼本书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涵盖本书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三章(光)
光的反射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例子
太阳
点燃的蜡烛
萤火虫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
日食
月食
小孔成像
光线
定义: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科学方法:建立理想模型
真空中的光速:3×10⁸ 米/秒 = 3×10⁵ 千米/秒
V真空≈V空气>V液>V固
一光年:9.46×10¹⁵ 米(长度)
镜面:光滑的发射面
平面镜:反射面是平面的镜面
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改变方向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MM'=反射面
AO=入射光线
O=入射点
ON=法线
OB=反射光线
∠AON=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BON=反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补充: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 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
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当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0°,反射角0°,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180°
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的分类
①镜面反射
反光
②漫反射
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
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确定像的位置
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刻度尺的目的:测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材料:玻璃板、白纸、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OO'。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A,玻璃板后面放一只未点燃的但完全相同的蜡烛B。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的前方各个角度看上去,后面的蜡烛B好像被点燃(或后方的蜡烛与前方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结论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移去为点燃的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一侧观察,则在光屏上不能观察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注意点:
在实验时玻璃板应竖直放置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过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从玻璃板后侧贴一张白纸,能看见像,不能找到像的位置
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没有像
实验中我们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到普遍规律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潜望镜
光的折射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到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MM':界面
NN':法线
OC:折射光线
∠CON':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当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当光发生折射时,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发生折射时,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当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0°,反射角0°,折射角0°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且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
透镜成像
分类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光学名词
主光轴
光心
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凸透镜的(实)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
焦距f: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
凸透镜的球面越凸,焦距就越短,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就越明显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凹透镜的(虚)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一点
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
实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显示
虚像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显示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光的色散
日光的色散:红、橙、黄、绿、蓝、靛、紫
单色光
红光
复色光
白光
原因:三棱镜的玻璃不同,单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对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