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孔甲年间,立邦国于北豳(今庆城县、宁县一带,治所在今庆城县),县域属之。
夏桀年间,周部落先祖公刘在岐原谷建立豳国(今彬州市、咸阳市长武县、旬邑县一带,治所在今长武县),县域属之。
商初,县域仍归豳国所属。商末,周部族为避戎狄袭扰,在古公亶父带领下南迁岐山北周塬(今宝鸡市扶风县、岐山县一带),豳地被犬戎所占;戎人建立义渠戎国(治所在今宁县),县域属之。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2年/前270年),秦昭襄王时期灭义渠戎国,县域属秦北地郡和上郡。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蒙恬修筑秦直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直道粗成,在县境长达70千米。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率大军十八万众,沿秦直道经县域,出朔方,威振匈奴,还祭黄帝冢于桥山(今子午岭)。
三国两晋时期,部族攻伐,诸侯兼并,县域归属屡经更迭。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更阳周为罗川,属宁州。
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梦群仙现于“罗底”,遂派使臣在罗川挖得玉真人像27尊、心星1座,取“真人安宁”之意,改罗川为真宁。
宋代,真宁历属永兴军路宁州、陕西路宁州、环庆路宁州、庆阳军节度宁州、兴宁军节度。
明洪武九年(1376年),真宁属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宁州。
清康熙八年(1669年),真宁属甘肃布政使司(行省)庆阳府。
清雍正元年(1723年),为避清世宗“胤禛”之名讳,真宁改为正宁。
1949年7月27日,正宁县解放!县域属甘肃行政公署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