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4.9节:冶炼设备
这是一篇关于4.9节:冶炼设备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4-08-13 19:36:37这是一篇关于4.9节:冶炼设备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2.3节:焊接技术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2.2节:起重技术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4.9节:冶炼设备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2.3节:焊接技术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2.2节:起重技术的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知识点系统且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9节:冶炼设备
1. 炼铁设备安装技术
1.1. 高炉炼铁设备
高炉炼铁系统主要由高炉本体及原料系统、送风系统、煤气系统、渣铁系统组成。
(1)高炉本体设备包括:炉体框架、炉壳、冷却设备、炉喉钢砖、炉顶保护板、炉顶装料设备等主要部 件。
(2)原料系统设备包括:矿槽设备、焦槽设备、中间料仓设备、料车上料设备、上料主皮带机等。
(3)送风系统设备包括:鼓风设备、热风炉设备、风口装置等。
(4)煤气系统设备包括:煤气除尘器设备、环缝洗涤塔设备等。
(5)渣铁系统设备包括:炉前设备、铸铁机、水力冲渣设备等。
1.2. 高炉本体结构的安装要求
高炉本体结构包括炉体框架和炉壳。高炉是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 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 炉腹、炉缸 5 部分。
1)高炉炉体框架安装
(1)高炉炉体框架的组成及连接方式:高炉炉体框架是布置在炉壳四周承受炉体各层平台和炉顶设备荷 载的钢结构。框架由炉体下部框架、炉体上部框架和炉顶刚架三部分组成。其钢结构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 高强度螺栓连接两种。
(3)高炉炉体框架安装工艺:
①炉体下部框架安装时,与基础固定的第一段立柱吊装就位后,应调整和检查纵、横向中心线及标高。
②下部框架各段立柱安装时,应在各安装段设置临时脚手架。
③下部框架箱形柱对接焊缝,宜先焊接内侧、后焊接外侧,并宜对称施焊。
④立柱安装应逐段或逐层检测和调整标高、纵横中心线、柱间两对角线长度之差、立柱垂直度。
⑤上部框架、炉顶刚架宜分段将两立柱和横梁、斜梁等在地面拼装成片后吊装就位。
2)高炉炉壳安装
(1)高炉炉壳拼装
①高炉炉壳采用现场组装成环带吊装。
②炉壳拼装时,不得用点焊的方式连接炉壳,应配置相应的装配卡具夹紧构件、花篮螺栓等临时措施,保 证炉壳拼装的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③炉壳拼装时,宜将临时平台、栏杆、梯子等同时拼装。炉壳组装成单带后,应设加固支撑件,单带吊装 宜采用专用吊架吊装。
(3)高炉炉壳安装
①高炉炉壳的安装可采用正装法、倒装法、上部倒装和下部正装法、线外拼装整体滑移法等安装工艺。采 用正装法时,炉壳安装与框架安装应同步进行。采用倒装法、上部倒装下部正装法、线外拼装整体滑移法时,框架应先于炉壳的安装。
1.3. 高炉本体主要设备的安装要求
1)炉体冷却设备安装
高炉内部冷却设备主要是采用冷却壁和冷却板,冷却壁设置于炉壳和炉衬之间,有光面冷却壁和镶砖冷却 壁两种。
(1)炉体冷却壁设备安装前,须进行通球试验。球的材质一般为木球或尼绒球,用 水为动力,球从一头 进另一头出,不能有堵塞现象。
(2)冷却壁通球试验合格后应进行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应稳压 10min ,再将压力 降至工作压力,应停压 30min ,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3)冷却壁在现场安装过程中,不得碰撞。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严重碰撞并留有伤痕时,应单独再次进行 水压试验并合格。
1.4. 热风炉安装技术
热风炉主要作用是向高炉连续不断地输送温度高达 1100~1300℃的热风。 按结构形式分类为: 内燃式热风炉、外燃式热风炉、顶燃式热风炉。
热风炉设备安装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阀门和补偿器、助燃风机、检修设备、换热器、炉算子及其支柱等。
2. 炼钢设备安装技术
2.1. 转炉炼钢工艺设备
1)转炉生产设备
(1)原料供应系统:包括铁水预处理、铁水倒罐站、混铁炉、废钢间、铁合金供应及石灰供应等设备。
(2)吹炼、精炼与出钢系统:包括转炉本体、托圈、倾动装置、出钢、出渣及钢水精炼等设备。
(3)供氧系统:包括氧枪、氧枪横移(更换)小车、氧枪升降设备及滑道、氧气阀门间设备、副枪系统 等设备。
(4)烟气净化与煤气回收系统:包括烟气冷却设备、煤气回收设备、蒸汽回收设备、烟气除尘及净化设 备。
2)连铸生产主要设备
(1)浇注设备:包括钢包回转台、中间罐、烘烤器。
(2)连续铸钢设备:包括结晶器及振动装置、二次冷却装置、拉矫机、扇形段更换装置、引锭杆装置。
(3)出坯和精整设备:包括输送辊道、剪切机、喷印机、推钢机、翻钢机等设备。
2.2. 转炉炼钢设备安装技术
1)转炉本体设备吊装方式
吊装方法主要有台车法、滑移法、流动式吊车或卷扬机与滑轮组相配合吊装。
2.3. 连铸机安装要求
1)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置
(1)连铸机纵向基准线一般设置 3 条:纵向中心线、铸流中心线及辅助纵向中心线。
(2)连铸机横向基准线设置 3 条:铸流外弧线、最终矫直辊中心线及输送辊道起始辊的轴线中心线。
(3)基准点一般设置在连铸机各层标高的基础内,外弧线附近、最终矫直点附近、输送辊道起始辊附近 及大包回转台附近。
3. 轧机设备安装技术
3.1. 轧钢工艺设备
1)轧钢设备
(1)轧钢主要设备:通常把使轧件产生塑性变形的机器称为轧机。轧机由工作机座、传动装置(接轴、齿轮座、减速机、联轴器)及主电机组成。这一机器系统称主机列, 也称轧钢主要设备。
(2)辅助设备:运输设备,如纵向运输轧材的辊道,垂直方向运输轧件的升降台,横向运输轧件的拉钢 机和移钢机;加工设备,如切断轧件的剪切机和锯机,矫直轧件的矫直机,卷取轧件的卷取机; 其他精整设备,如翻转件用的翻钢机,回转轧件用的回转台,冷却轧件用的冷床; 以及收集、酸洗、打印、包装等工序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
2)轧机的分类
(1)轧机按用途可分为:开坯轧机、型钢轧机、板带轧机、钢管轧机和特殊轧机(如横轧机、轮箍轧机 等)。
(2)按轧辊在机座中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具有水平轧辊的轧机、具有立式轧辊的轧机、具有水平轧辊和 立式轧辊的轧机、具有倾斜布置轧辊的轧机以及其他轧机五种形式。
(3)按轧机布置形式可分为:单机架式、多机架顺列式、横列式、连续式、半连续式、串列往复式、布 棋式等。
3.2. 轧机设备安装要求
1)轧机设备安装精度要求
轧机设备安装精度等级可划分为 I 、 Ⅱ两级:
(1)I 级精度项目应包含板带轧机、粗轧与精轧的带材连轧机、平整机、管材连轧机、高速线材轧机、棒 材轧机、型材连轧机、中厚板成品轧机等。
(2) Ⅱ级精度项目应包含开坯机、钢坯轧机、穿孔机、焊管轧机等。 (口诀:屁屁焊穿)
2)轧机机架吊装
轧机机架吊装方法有:行车吊装法、流动式起重机吊装法、专用起重装置吊装法等。
8)试运行
(1)轧机低速压下装置、高速压下装置往返运转均不应少于 5 次,高低极限位置准确。
(2)主传动电动机空载试运行不应少于 0.5h; 电动机带动减速机试运行不应少于 0.5h; 电动机带动减速 机、齿轮机座试运行不应少于 0.5h;电动机带动减速机、齿轮机座和轧机试运行,按额定转速的 25%、50%、 75% 、100%分别试运行不应少于 2h。
(3)换辊装置及其他设备往返运行均不应少于 5 次,停止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4)试运行设备轴承温度应正常,滚动轴承轴承温升不超过40℃ , 且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滑动轴承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 35℃ , 且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70℃。
4. 空分与制氧设备安装技术
4.1. 制氧设备组成
(1)原料空气过滤加压系统。主要设备:空气过滤器、空气压缩机。
(2)空气预冷及净化系统。主要设备:空冷塔、水冷塔、分子筛吸附器。
(3)空气分离系统。主要设备:空分塔(冷箱),为集冷箱结构、 内部容器、设备及管道为一体的整体 设备。包括:膨胀机、低温液体泵、主换热器、精馏塔、冷凝蒸发器、粗氩塔、精氩塔、过冷器等。
(4)产品气体压缩及输送系统。主要设备:氧气压缩机组、氮气压缩机组等。
(5)低温液体储备系统。主要设备:低温液体储罐、液体泵、蒸发器等。
(6)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和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大型空分设备都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可实现自 动控制。
4.2. 冷箱安装要求
4)冷箱内铝镁合金管道安装要求
(1)管道脱脂
管道脱脂宜设专用的脱脂场所,所有阀门和管道及管道附件应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剂宜选用四氯乙烯或三 氯乙烯等溶剂,严禁使用四氯化碳溶剂。
(3)管道安装要求
①管道安装顺序遵循先大口径管、后小口径管;先长管、后短管;先主管、后支管的原则。在同一高度平 面内,以精馏塔或其他空分设备为中心,先里面的管道,后外面的管道。
②冷箱外氧、氮、氩等液态产品管道,当采用隔热套管保冷时,应先安装内部管道,焊缝射线检查和系统 压力试验合格后,再装隔热套管并充填绝热材料,绝热材料充填应密实。
5)管道试压要求
空分塔内系统多,压力等级不同,必须按系统、压力等级设置不同的试压回路分别试压。试验介质宜采用 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氮气。
(1)冷箱内管道应做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15 倍,稳压 10min ,压力不降为合格。
(2)冷箱内管道应在强度试验合格后做严密性试验,并应将强度试验后的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稳压 30min, 用发泡剂检验,不泄漏为合格。
(3)冷箱内管道应做泄漏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停压 12h ,在试验压力稳定 30min 后,开始记 录起点压力、起点温度,泄漏率不应大于 2.5%为合格,泄漏率应按式计算:
式中 Q——泄漏率(%);P1 ——起始绝对压力(MPa); T1 ——起始热力学温度(K); P2 ——终点绝对压力(MPa); T2 ——终点热力学温度(K)。(口诀:起亚在下)
6)管道吹扫要求
(1)吹扫气源应采用洁净、干燥、无油的压缩空气。当采用空压机吹扫时,空气预冷、净化系统应投入 运行。吹扫的压力,低压系统宜为 0.04~0.05MPa ,高压系统宜为 0.25~0.40MPa ,不得超过容器和管道的 工作压力,流速不应小于 20m/s。
(2)空分系统的吹扫应先吹扫冷箱外系统、后吹扫冷箱内系统;冷箱外管道吹扫时,凡与冷箱内相连接 的阀门应关闭。
(3)各系统的吹扫应反复多次进行,吹扫时间不应小于 4h;采用沾湿的白色滤纸或白布放在吹扫出口处, 经 5min 后,在纸或白布上应无机械杂质为合格。
(4)吹扫后系统恢复应符合清洁度要求,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
5. 炉窑砌筑施工技术
5.1. 炉窑及砌筑材料的分类与性能
1)炉窑的分类
炉窑按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两大类:动态炉窑和静态炉窑。
例如:水泥回转窑属于动态炉窑,炼焦炉、玻璃熔窑属于静态炉窑。
2)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可按化学特性、耐火度、结构性能、形状等分类。
(1)按化学特性分类
①酸性耐火材料。其特性是能耐酸性渣的侵蚀。如硅砖、锆英砂砖等。
②碱性耐火材料。其特性是能耐碱性渣的侵蚀。如镁砖、镁铝砖、 白云石砖等。
③中性耐火材料。其特性是对酸性渣及碱性渣均具有抗侵蚀作用。如刚玉砖、高铝砖、碳砖等。 (口诀:穆桂英,美女白)
(2)按结构性能分类
①致密耐火材料,其气孔率低于 45%。具有体积密度高、透气度低、耐磨性及抗渣性好、耐火度高等特性, 常用于直接接触熔料的炉窑砌筑。
②隔热耐火材料,其气孔率大于 45% 。具有质量较轻、体积密度低、隔热性能好等特性,常用于砌筑工程 的隔热层。
(3)按形状分类
①定形耐火材料,其特征是形状已定形制品,如耐火砖。
②不定形耐火材料,其特性是凝固之前流动性及可塑性好。如耐火浇注料、耐火泥浆、喷涂料、可塑料、 捣打料等,适宜于定形耐火材料不宜施工和操作部位的充填,弥补定形耐火材料砌筑的不足之处。
4)其他耐火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耐火纤维又称陶瓷纤维,是一种人造无机非金属纤维材料,是由氧化铝、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二元化合 物。
耐火纤维主要特点:耐高温、隔热保温性能好、隔热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抗热振性强、绝缘性及隔声 性能比较好。
5.2. 炉窑砌筑施工技术要求
1)炉窑砌筑前工序交接要求
(1)工序交接的技术要求
①炉窑的砌筑工程应于炉体骨架结构和有关设备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并签订交接证明书后,才可进行施 工。
(2)工序交接证明书应包括的内容
陈印装鬼可耻
①炉子中心线和控制标高及必要的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记录。
② 隐蔽工程的验收合格证明。
③炉体冷却装置、管道和炉壳的试压记录及焊接严密性试验合格证明。
④钢结构和炉内轨道等安装位置的主要尺寸复测记录。
⑤动态炉窑或炉子的可动部分试运行合格证明。
⑥炉内托砖板和锚固件等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质量的检查合格证明。
2)耐火砖砌筑的施工程序
(1)动态炉窑的施工程序
①动态炉窑砌筑必须在炉窑单机无负荷试运行合格并验收后方可进行。
②砌筑的基本顺序:从热端向冷端(或从低端向高端)→分段作业划线→选砖→配砖→分段砌筑→分段进 行修砖及锁砖→膨胀缝的预留及填充。
例如,回转窑砌筑时, 自热端向冷端分若干段依次分别进行环向砌筑,每段长度:湿砌每段不大于 1m , 干砌每段不大于 2m 。若采用砌砖机砌筑,则不必进行窑简体旋转,每环砖可一次完成;若采用顶杆压砖 砌筑,则每环砖由底部开始向两侧同时砌筑到半圆时,用顶杆压紧已砌好的耐火砖,然后旋转窑筒体 90 ° 后继续砌筑,再用顶杆压紧后,再次旋转筒体 90 °后继续砌筑,直至本环锁砖完成,本段砌筑结束。
(2)静态炉窑的施工程序
①静态炉窑的施工程序与动态炉窑基本相同。
②静态炉窑的施工程序和动态炉窑的不同之处: 不必进行无负荷试运行即可进行砌筑;砌筑顺序必须自下而上进行;无论采用哪种砌筑方法,每环砖均可一次完成;起拱部位应从两侧向中间砌筑,并需采用拱胎压紧固定,锁砖完成后,拆除拱胎。
5.3. 耐火砖底和墙砌筑施工技术要求
1)耐火砖底砌筑施工技术要求
(3)反拱底应从中心向两侧对称砌筑。砌筑反拱底前,应用样板找准砌筑弧形拱的基面;斜坡炉底应放 线砌筑。
2)耐火砖墙砌筑施工技术要求
(1) 圆形炉墙应按中心线砌筑。当炉壳的中心线垂直误差和半径误差符合炉内形要求时,可以炉壳为导 面进行砌筑。
(4) 圆形炉墙不得有三层重缝或三环通缝,上下两层重缝与相邻两环的通缝不得在同一地点。圆形炉墙 的合门砖应均匀分布。
(5)砌砖时应用木槌或橡胶锤找正,不应使用铁锤。砌砖中断或返工拆砖时,应做成阶梯形的斜槎。
5.4. 耐火砖拱和拱顶砌筑技术要求
(1)拱脚表面应平整,角度应正确;不得用加厚砖缝的方法找平拱脚;拱脚砖应紧靠拱脚梁砌筑。
(2)当拱脚砖后面有砌体时,应在该砌体砌完后,才可砌筑拱或拱顶。不得在拱脚砖后面砌筑隔热耐火 砖或硅藻土砖。
(4)跨度不同的拱和拱顶宜环砌,且环砌拱和拱顶的砖环应保持平整垂直。拱和拱顶必须从两侧拱脚同 时向中心对称砌筑。砌筑时,严禁将拱砖的大小头倒置。
(5)锁砖应按拱和拱顶的中心线对称均匀分布。锁砖砌入拱和拱顶内的深度宜为砖长的 2/3~3/4 ,拱和 拱顶内锁砖砌入深度应一致。打锁砖时,两侧对称的锁砖应同时均匀地打入。不得使用砍掉厚度 1/3 以上 的或砍凿长侧面使大面成楔形的锁砖,且不得在砌体上砍凿砖。
5.5. 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2)施工技术要求
(1)搅拌耐火浇注料的用水应采用洁净水。
(2)浇注用的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与浇注料接触的隔热砌体的表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3)浇注料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4)搅拌好的耐火浇注料,应在 30min 内浇注完成,或根据产品施工说明书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注 完。已初凝的浇注料不得使用。
5.6. 耐火喷涂料施工技术要求
(2)喷涂时,料和水应均匀连续喷射,喷涂面上不允许出现干料或流淌。
(3)喷涂方向应垂直于受喷面,喷嘴与喷涂面的距离宜为 1~1.5m ,喷嘴应不断地进行螺旋式移动,使粗 细颗粒分布均匀。
(4)大面积喷涂应分单元连续进行,且在本单元内应一次达到设计厚度。喷涂内衬厚度超过 300mm 需分 层喷涂时,应在前层耐火喷涂料凝结前喷完次层。
5.7. 冬期施工的技术要求
(1)砌筑应在供暖环境中进行。工作地点和砌体周围温度均不应低于 5℃ , 耐火砖和预制块在砌筑前应预 热至 0℃以上。
(2)耐火泥浆、耐火可塑料、耐火喷涂料和水泥耐火浇注料等在施工时的温度均不应低于 5℃。但黏土结 合耐火浇注料、水玻璃耐火浇注料、磷酸盐耐火浇注料施工时的温度不宜低于 10℃。
(4)冬期施工耐火浇注料的养护:
①水泥耐火浇注料可采用蓄热法和加热法养护。
②黏土、水玻璃、磷酸盐水泥浇注料的养护应采用干热法。
5.8. 烘炉的技术要求
2)烘炉的技术要点
(1)工业炉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烘干烘透。烘炉前应先烘烟囱及烟道。
(2)耐火浇注料内衬应该按规定养护后,才可进行烘炉。
(3)烘炉应在其生产流程有关的机电设备联合试运行及调整合格后进行。
(4)烘炉应根据炉窑的结构和用途、耐火材料的性能、建筑季节等制定烘炉曲线和操作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烘炉期限、升温速度、恒温时间、最高温度、更换加热系统的温度、烘炉措施、操作规程 及应急预案等。
(5)烘炉必须按烘炉曲线进行。烘炉过程中,应测定和测绘实际烘炉曲线。烘炉后需降温的炉窑,在烘 炉曲线中应注明降温速度。
(8)在烘炉过程中,如主要设施发生故障而影响其正常升温时,应立即进行保温和停炉。故障消除后, 才可按烘炉曲线继续升温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