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家有小学生(陈默)第八章帮助孩子度过心灵危机(总)
这是一个关于家有小学生(陈默)第八章帮助孩子度过心灵危机(总)的思维导图。深度解析如何帮助孩子有效应对心灵危机,涵盖情绪管理、亲子沟通、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策略。
编辑于2024-08-23 10:18:49第八章帮助孩子度过心灵危机
当孩子遭遇了可怕的创伤
如果孩子遭遇了可怕的创伤,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甚至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孩子出现应激障碍具体做法
一是父母要有正确的反应。
孩子对父母的反应尤其敏感,父母不要表现的不能自持。要给孩子看到父母情绪稳定,要坦率的告诉孩子。这是不幸的事件,并强调父母有能力应对这样的事件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父母是强有力的。
二是父母要安抚孩子并给予支持。
孩子如果说自己害怕一个人妈妈就是陪伴孩子,跟孩子多聊聊天,各类话题都可以聊。如果孩子像妈妈讲那个可怕的创伤性场景,妈妈可以拍。孩子的背告诉:“他爸爸妈妈在你身边什么都不用怕”,然后再换个话题,尽可能谈一些有趣,让孩子好奇的话题。
三是给孩子提供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孩子的老师,亲朋,同学在孩子经历创伤后要给予孩子关心与温暖,父母要让孩子多跟其他人交往,尤其是跟同伴一起玩。
四是拓展孩子的生活内容。
孩子创伤后,父母要给孩子安排更多的生活内容,开心的,欢乐的活动,能够把孩子从恐惧的回忆中拯救出来,特别是户外活动对孩子缓解恐惧很有利。不要让孩子呆坐在家里,可以带他去各种展馆,游乐园或朋友家中玩,也可以出去旅行。
帮助孩子面对亲人的死亡
表现
一是不停的问关于死亡的问题,而这类问题无解。孩子沉浸在这类问题中时常会莫名伤感,影响情绪。
二是孩子很自责,觉得都怪自己不好。(特别是亲人病重,如母亲,父亲)
三是压抑痛苦,不表达痛苦的情感。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痛苦到极点,怕自己崩溃,本能的自我保护,把痛苦深深的埋藏在心里,用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来防御,让自己不去正视,那不能正视的痛苦。
四是深深的伤感,无法摆脱内心的伤痛(特别是从小由祖辈带大,祖辈感情很深的孩子)
父母如何回应
1.父母可以对孩子说:生死问题是个最大的问题,人的一生就是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为有死亡,所以人会活的更积极;生和死是对立的,一想到有一天大家都会死,就更要好好的活着。
2.家庭中所有人都要注意到孩子的这种负面错误的认知,一定要转变他这种自责性的观念,告诉他人会生病原因很复杂,和别人没有关系。
3.家人一定不能呵斥指责孩子,最好能让他彻底的大哭一场,把情感正常的宣泄出来。
4.父母不要让孩子立刻远离原来的环境,要适当的保留一些祖辈用过的物件,主被空缺的位置要有人补上去,让孩子感到他并不孤单,周围的人就像祖辈一样重视他,只是以前祖辈在世,他没有注意到慢慢的孩子就会走出困境。
当家庭出现重大变故
哪些重大变故
家庭出现了经济危机,如父母下岗了或者做生意失败了。
父母亲感情问题。如单亲的妈妈找到了再婚的对象,要重组家庭了。 妈妈生了个小弟弟要增加新人口了。 爸妈离婚了,爸爸搬出去了。
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如何处理
父母在忙着处理事情的时候别忘了关心。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话,用他听得懂的话告诉他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后会有什么样的调整和改变,并且告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的,经常会出现变化,有些变化是自己希望发生的。有些变化是被动面对的,但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管发生什么变化都要勇敢面对。
父母要离婚了
如何做?
一方离开后留下的那一方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生活,面对孩子爸爸或妈妈要显得内心有力量,因为两个保护人中的一方不在身边了,留下的那个其实要承担两个人的力量,孩子看到爸爸或妈妈的精神状态是积极的,就会受到影响,慢慢接受新的生活。 切记跟孩子谈,对。曾经的伴侣的负面感受。在孩子面前说太多的负面感受会让孩子处在两难的境地之中。
一方离开后,孩子很想跟留下的那一方谈离开的爸爸或妈妈,但孩子怕影响父母的情绪,会欲言又止,爸爸或妈妈要留意。孩子的情绪波动,主动问孩子是不是想离开的人,如果觉得孩子太想念爸爸或者妈妈要安排孩子跟另一方一起活动,让孩子去体会另一方爱他一点都没变,而且更爱他。
留守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长
面对被亏欠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做?
一是不能对孩子说我们打工就是为了你之所以辛辛苦苦是为了给你创造财富。让你将来过得好,” 父母把自己辛苦的原因都归结在孩子身上,会让孩子感觉他是累赘,是妨碍父母的,来到世界上是让父母吃苦的,一旦孩子感觉到他是累赘,不是宝贝,这个孩子的人生动力就消失了一半。
二是打电话或发短信问候孩子时,第一句话一定要说,妈妈和爸爸想你,你想妈妈和爸爸吗? 空间距离拉开了,心理距离一定要拉近,有时重要的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
三是过年或过节回到家,不管孩子多调皮,父母不能动手打孩子。 因为父母平时没有照顾孩子,就没有打人的资格,孩子挨打后会非常痛恨父母,他不会意识到他犯了什么错误。他就会认定父母平时不陪伴他,见到他时又很不耐烦,是不爱他的。
四是寒暑假父母带孩子来自己打工的城市时,住的地方要挂上孩子的照片,孩子看到父母把自己的照片挂在显眼的地方,内心的感受是父母是把我放在心上的,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就像家人一样住在一起。
五是父母回家要表达对老人的感谢。 不要挑剔老人哪里没做好,尤其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不要责怪老人没有管好孩子。孩子心里知道老人对自己的付出,看到老人委屈,孩子心里会难过。
被母亲抛弃的孩子
被母亲抛弃会是孩子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他的自尊遭受重大打击,甚至会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母亲离开后如何做?
母亲走后,接下来如果是有奶奶带奶奶从使自己的角色转换要强烈的意识到生活开始改变自己要肩负责任了。调整好心态,积极的承担母亲的角色,用博大的母爱给孩子温暖,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在妈妈刚离开的那段时间,孩子会行为紊乱,学习成绩下降。奶奶和爸爸就要格外关心孩子,安抚好他,要知道孩子内心很痛苦,万不可责骂他,让孩子增添新的恐惧。
无奈转学的孩子
非得给孩子转学父母的做法。
先跟孩子谈一谈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要搬家,学校太远,问问孩子上学的事情怎么办才好。然后询问孩子如果转学他愿意去哪类学校,父母要尽可能找这样的学校。与孩子谈妥之后,父母再去落实转入学校的问题。
但学校落实了,父母要带孩子去新学校周围看一看。去学校里面参观一下,把学校尽可能描述的好一些。
进入班级的时候,父母可以邀请班主任做一次家访,让老师向孩子表示全班同学都会欢迎他的到来,班主任可以向孩子一一介绍班里同学的名字。(有照片最好)和特点着重介绍孩子未来的同桌的特点。
第一天进教室,老师最好让全班同学起立鼓掌欢迎新同学的到来,让孩子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自我介绍,这样孩子心里会很快的融入班级。不会感到新的同学冷落自己。
在学校几周后,父母关心一下孩子有没有交到朋友,有朋友的话,可以和其父母联系,邀请孩子的新朋友来家里做客。父母要热情款待孩子的朋友,让小朋友感到和你的孩子交往是受到父母鼓励的,小朋友和你的孩子的关系就会更密切。
老师要求孩子留级
留级原因
有些孩子学习很困难,比如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常常跟不上同学的进度。也有些孩子听动协调能力发展的不够好。在低年级学习跟不上,老师可能会来找父母让这些孩子留级。
处理措施
当老师与父母商量时,父母要请求老师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也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父母要先为孩子接受这件事情做铺垫。
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同,有可能学一年效果不错,也有可能学一年效果不太好,如果效果不太好,可以重复一遍再重新学一次。很多事情做的不好都可以再来一遍,学习也是如此。重新学一遍,基础会很牢固,题目相对容易一些,在班级里容易做优等生。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正面理解留级这件事。
如果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老师已经在班级宣布,父母一定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带他去平时爱去的地方。让他知道,当他陷入痛苦时,父母可以给予他情感上的支持,是保护他的。父母最好找到老师让老师在班级里重新宣布一次让老师告诉大家重新读一遍书是个很好的选择,这并不是坏事。
表现:孩子这时候很脆弱,很伤心,内心缺乏力量,有些孩子会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有的孩子会更加调皮,还有些孩子会做噩梦,半夜里惊叫。
孩子需要面对压力,要去新的班级重新适应,父母要预先告诉孩子他会到一个新的班级,班里的同学很友好,会接纳他。新班级的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告诉大家,大家要欢迎新同学。父母可以带孩子去新班主任那里让老师安抚他。
孩子被摸了敏感部位
处理办法
首先父母不要过分紧张,要观察孩子回家后的情绪反应,是不是很恐慌,失去了安定的情绪?
同龄人:孩子通常不会有强烈的反应,因为小学生没有太强的性别感,在一起打闹时无意中触碰了敏感部位。父母无需过分紧张,给孩子带来恐慌,制造不安的情绪。
成年人:孩子可能会紧张,带着这种情绪回家,父母不要马上让孩子回忆事情的经过。先让她安定下来。 如果孩子回家先和父母说起这件事情,也要让他稳定情绪,然后再和他好好谈。父母和孩子谈这个问题时,表示自己和孩子一样的感受,既然发生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注意
在校外:在马路上遇见成人异性来摸你就要赶紧告诉。过路人这个人我不认识,他要摸我,过路人一定会帮助你,会呵斥他,赶走他。
在学校:父母要告诉孩子任何一个异性不管他是谁,你身上穿三角裤和小背心的部位是不可以碰的。如果他想碰你要盯着他的眼睛大声说,你要干什么?你走开,你不要碰,我一定要盯着他的眼睛说。如果他的手已经伸过来就要把他推开,遇到这样的人要及时告诉老师。
永远缺席的父亲
父亲缺席原因
1.丧偶(父亲去世)
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很冷血,其实他的内心极其的伤心,为了保护自己反而看起来像没事。作为大人要告诉孩子。爸爸是爱你的,会在天上看你,以及父亲对他的期盼。
2.孩子不认同父亲(父母离婚、长期出差)
母亲要塑造父亲正面的形象,母亲要给孩子帮助。
在学校里和同学打架之后
发生打架后,父母首先不要着急,要有耐心,等孩子主动说出来。
当孩子把事情叙述之后,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感受,然后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灵是否受伤害。接下来和孩子讨论有哪些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如果讨论完后得出了事情,有两个处理办法,接下来就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之间交换互演2次) 孩子明白之后还要告诉孩子打完架之后坏的结果造成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主动和对方和解。如果他很难说出这些话,也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他说出来,等他真能够真诚的表达和解之意,打架的问题就解决了。 孩子上学之后回到家,父母也不要先问他昨天打架的事情处理怎么样,也要等一等,看看孩子会不会先说。
经历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欺凌种类
大多数还是阴性事件,比如羞辱,讽刺,挑拨关系之间的事。
少数是阳性事件,就是直接打人。
校园欺凌事件界定
以被欺凌的孩子是否心灵受伤为界定?是否受伤要看孩子是否有应激性反应。有应激反应,说明孩子内心受伤了。
欺凌事件处理方法事情发生后,双方的父母都不合适去干事件处理,也不适合直接见面,应该让班主任老师承担这件事情处理工作,老师首先要了解孩子到底受伤了没有可以去被欺负的孩子的家里了解情况,但是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判断加到孩子的头上。道歉请求原谅时,老师要在场,他们喝酒后,老师可以让两个孩子握握手,拥抱一下。
注意:一定不要伤害两个孩子,不要解决了一个孩子的问题,却伤害另一个孩子。孩子心理都很脆弱。
天天争吵的父母
对孩子伤害:孩子内心会有羞辱感,自信心下降,恐惧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影响其身体发育。有些深感恐惧的孩子身高会比正常孩子矮,其学习表现也不如其他人。
如何改善
如果夫妻关系确实很糟糕,没有办法调整和改善,就请父母坐下来分析一下夫妻关系走到了什么地步。 如果离婚。夫妻双方和谐相处,尤其是妈妈要保护好爸爸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把对方的形象塑造起来,让孩子知道父母只是无法生活在一起。 如果不离婚,可以去找专业的婚姻治疗师,让专业人士帮助分析婚姻出现了什么问题,使夫妻双方共同成长,沟通方式变得更成熟。 父母吵架之后,临时性的解决措施是妈妈如果感觉到孩子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就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父母的吵架与孩子没有关系,吵架是父母观点不同引起的,是父母情绪没有控制好导致的。
小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危机就是恐惧。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长期处于恐惧中,轻则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重则可能导致精神类疾病。
被恐惧控制时,孩子遭受的伤害是全面的。
从生活中的表现恐惧会让孩子出现遗尿,睡眠紊乱,心神不宁等现象,甚至影响身高及发育。
从情绪来看,恐惧会使孩子的烦躁,焦虑,紧张,心灵难以安定,课堂上无法安心听课,从而导致成绩每况愈下
儿童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不能理解自己面临的困境是如何产生,更不能预测未来发生什么,不知道发生后自己该如何做到了一定程度,儿童为了自我保护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把恐惧压制下去,选择性遗忘,出现退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