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思维导图,此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第一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教资:教育目的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中学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既反应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时又是针对教师职业活动领域各种关系提出的规范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1,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认识
2,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在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时的情感体验
3,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行为上的体现。教师的行为自觉的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形成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标志
(三)教师职业道德在中学教育活动中的意义
1,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
2,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
3,教师职业道德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
(四)教师职业道德表现
1,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工作
要求教师要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忠于教育事业,坚守信念,排除各方干扰和诱惑,安心与工作岗位
2,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
3,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师德的核心 严格要求学生,严慈并济 教师要认识到师爱的重要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好苗子,以博大的爱心帮助学生成长,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4,严谨治学,做学生的导师
教师严谨治学表现在对待学生的学习和对待自己的学习两方面
5,团结合作,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
当代教育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切勿相互嫉妒和对立,要以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为大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合作,特别是要尊重家长,认真听取家长的愿望和建议,与家长密切配合,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制定背景
改革开放后,五次讨论和修订 2008年,颁发,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二)具体内容
体现了教师职业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灵魂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到的核心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2009年8月12颁布 一,中小学班主任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是学校中重要的具有专门性的工作岗位 二,中小学班主任在班级中承担着特别的教育责任和组织管理任务,其中包括全面关心教育学生,进行班级日常管理和班集体建设,开展班级活动,进行学生评价,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等
(二)具体内容与解读
1,配备和选聘
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一年以上
2,责任与任务
1,全面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2,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开展班级活动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4,培养与培训
5,考核与奖惩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解读
(一)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教师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直接形象着青少年的成长
(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正是促进教师努力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的有效保证,规范教师行为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三)教师人际行为规范
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中,主要包括学生、同事以及学生家长
(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
首先,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 其次,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得益彰 再次,教师的仪表行为符合自己的年龄特点 最后,教师的仪表行为要与课堂教学的情调相适应
(五)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1,热爱学生 2,尊重学生 3,了解学生 4,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5,严格要求学生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 2,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3,尊重家长的人格 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1,尊重 2,理解 3,协作
(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1,尊重 2,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