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础护理学第二章环境
这是一篇关于环境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医院环境,环境与健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调控来维护人体健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环境
环境与健康
概述
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活动场所,生成和发展的基础
内环境
生理和心理
外环境
自然和社会
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因素
气候
夏季:脱水、中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
冬季:呼吸道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冻伤
地形、地质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缺碘)、氟骨病(氟量过多)、克汀病、心肌病、砷中毒
自然因素失衡
空气污染
室外
上呼吸道粘膜表层迷走神经末梢受空气有害气体刺激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咳嗽,打喷嚏
呼吸道抵抗力逐渐衰弱,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室内
材料、家用燃料、吸烟
儿童: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孕妇:死胎、流产、胎儿生长受限
水污染
急性或慢性中毒
致癌、致畸、致突变
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治疗
土壤污染
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及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害
噪声污染
干扰工作睡眠和休息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经历伤害
辐射
致癌
社会环境
经济、阶层、社会关系、文化因素、生活方式、卫生服务体系
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医院环境
医院是对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医院环境是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场所
特点及分类
服务专业性、安全舒适性、管理统一性、文化特殊性
分类
性质
物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医院管理环境、医疗服务)
地点
门诊、急诊、病区环境
医院环境调控
物理环境
空间
每个病区3~40张病床每间病史2~4张病床或单床配备卫生间,床间距不少于1m
温度
普通病室温度保持18~22℃新生儿病房老年病房产房手术室,以22~24℃为宜(具体与患者感觉为准)
湿度
50%-60%
湿度过高,蒸发作用减弱,抑制排汗,患者感到潮湿气闷,尿量排出量增加肾脏负担增加
湿度过低,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可引起口干舌燥,喉痛,咽咳等表现对呼吸道疾病或气管切开患者尤为不利
通风
30分钟
噪声
理想状态35~40dB 50~60dB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90dB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出现焦虑,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120dB造成永久性损伤
光线
装饰
子主题
医院防滑等级不低于2级;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活动较多的室内场所防滑等级应达到2级;室内水的易浸地面防滑等级应达到3级(1级<0.5,2级0.5-0.79,3级>0.8
社会文化
人际关系、规章制度
门诊、急诊、病区
设置和布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