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基本观点:学习的过程是人类的思维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和改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1. 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
以教师为中心的媒体传播实践领域
核心:教师是整个教学系统的中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实践领域
核心: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主题,强调个性化和学习者为中心。
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实践领域
实践指导理论,理论升华实践。
2.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学习的过程是人类的思维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和改变。
代表人物:斯金纳;理论:程序教学法。
对教育的影响
从仅仅重视媒体的使用,扩展到同时重视对学习行为的研究;从注重“教学刺激物”的设计发展,到对“学”的强调。
程序教学理论在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缺乏的强化和强调学生个体特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程序教学方式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代表人物:布鲁纳、奥苏贝尔。
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作用。
强调学习者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没有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效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或随心所欲地。
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多元的。问题性、模糊性、不一致性引发意义建构。
知识观:知识的建构性,知识的社会性,知识的情境性,知识的复杂性,知识的沉默性。
学习观
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学习是活动、是交互和实践的产物。
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对知识进行质疑、探求、建构和协商的过程。
学习是分布式的,学习是混沌的。
班杜拉主要观点
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获得的。
决定人类学系行为的两大因素包括:先行因素和结果因素。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
自我效能不仅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
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理论
教学中的策略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让教学和学习者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
在具体教学设计中,努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为学生营造强烈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引导、帮助学生,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教师应给予学习者适当的强化,使其不断完善。
优点
有利于促进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更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批判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发展。
缺点
并不适合所有学科和所有学生,适合数理学科逻辑性强。
对学生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要求具备相应的发现需求和经验。
掌握教学理论
布卢姆基本观点;掌握学习教学强调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条件教学理论
加涅主要观点:学习条件分为外部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指学习环境,内部条件指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范例教学理论
主要观点: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一门学科最基础的知识。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最优化理论
巴班斯基主要观点: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方法
综合地规划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的任务。
研究学生并使教学任务具体化。
3. 视听教育和传播理论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人耳的掩蔽效应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同时存在时,其中一个声音在听觉上会掩盖另一个声音。
鸡尾酒会效应
人耳对掩蔽声音具有一定会的容忍能力,这种功能与人的心理需求有关。当人把注意力相对集中于某一说话内容时,就会忽略掩蔽声的存在,使人在噪声中分辨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
颤音效应
当人耳同时听到两个频率相近的纯音时,会产生差频式的颤音。
哈斯效应
当内容相同的两个音相继到达人耳时,仅当第二个音延时时间达到30ms-50ms后,人才会感受到有延迟音出现。
传播理论
拉斯韦尔模式:单向线性传播。
香农-韦弗模式:单向线性传播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双向循环传播
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4. 系统科学理论
系统论
核心思想:系统的整体观念。
控制论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基本特征
控制系统要具有一个预定的稳定状态或平衡状态。
控制系统的变化时从外部环境到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过程。
控制系统要具有一种可以用来调节系统状态和功能的机制。
控制系统是一种动态系统,系统内部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来完成和持续系统自身的稳定。
信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