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也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基本理念
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师德为先: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是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解教师与社会、学校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能力为主:《标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突出了实践取向: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主要内容
三个维度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专业理念与认识
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
个人修养与行为
专业知识
一般教育知识
学科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实施的能力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的能力
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反思与发展的能力
十四个领域
六十一项基本要求
实施建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教师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