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已经具备一定的汉语基础知识与表达能力。
老师用简短的几句话回顾上节课内容,随后用图片导入新课,衔接自然。
认读生词时,教师采用多种方法,重复认读,加深学生对生词的印象,具体方法有齐读、个别读、去拼音读、指名读。
主要讲到的生词有“牵手”“谎言”“珍惜”“守”“一旦”“心满意足”“宣扬”“调整”“融合”“无价之宝”“壳”“海枯石烂”等,讲解清晰易懂,方法灵活多变。
讲解“牵手”时,老师让两个学生上讲台演示“牵手”这一动作,同时由字面义引发“牵手”的引申义表示两个人结婚。
讲到“谎言”时老师拿出一瓶药丸并造了一个句子,问同学们是真是假,根据学生的回答很自然地引出“谎言”这一词,让同学们领会到了它的含义。
老师利用两张图片,配合提问,循循善诱,巧妙地解释了“海枯石烂”的意思。
在讲解“无价之宝”时,教师先讲解含义,而后引导学生造句,然后提问“你们有什么无价之宝”?同学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无价之宝,课件已经理解了该词的含义。
当讲到“调整”这一词时,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了两个学生想调整座位的时机,造了一个现实情景句:“某某想和某某调整座位”,加深了学生对该词的理解。
(1) )朗读。首先,教师示范性地朗读课文。然后,教师点名朗读。这一过程可以训练学生的成句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
(2) )提问。首先,教师根据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进行提问,通过几个问题检测并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然后,学生互相提问。同学们两人一组或者男女同学之间相互提问。教师在教室里走动,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对热情参与的同学以表情和眼神的赞赏。
(3) )语法讲解。第一部分的主要语法点是“一旦 ”和“拿 来说”。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造句, 在黑板上写下例句。造句时多采用生活中的情景,真实自然,便于学生理解。讲解完后让学生即学即用进行造句练习,检测学生是否掌握。
(1) )语法知识复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板书例句,加强理解,增强语感。
(2) )提问。教师设置几个问题,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3) )课文讲解。第二部分的讲解围绕“由此可见 ”和“ 也好”两个语法点展开。教师讲解完语法点之后,抽出要操练的语法成分,让学生根据有限的信息造出完整的句子。
(1) )语法知识复习。学生齐读黑板上的例句,整体感知新课语法点。
(2) )便条练习。教师用红绿纸条分别写出句子的两部分,让学生用学过的新知识把这两部分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3) 复述课文。首先,教师让学生回顾课文的大概内容。然后,呈现出抽掉重要词汇与语法点的课文,让学生复述,并逐渐减少提供的信息,难度随之逐渐一致增大。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补充缺失的成分,及时巩固了新课的主要内容。
(4) )思考题(以一个生活性的开放性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辩证观,让学生各抒己见、有话可说)
这位老师经验丰富,主要人运用了直观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1) )教师教态优雅自然,亲和力强,幽默风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亲密和谐。整堂教学中,有大量的情感投入,与学生互动频繁,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2) )教学重点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细讲多练,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3) )教师善于提问,讲究提问的策略,注重所提问题的效率,即让学生通过问题获取有效信息。
(4)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一起积极投入,师生关系民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