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简释
这是一篇关于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简牍(石友昌20240923)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2.13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技术规范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等条件有特殊规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当符合相关特殊要求。,2.12管理体系,2.11 设备设施,2.10 场所环境,2.9 人员,2.8 机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简牍(石友昌20240923)
2.8 机构
2.8.1 *法律地位和责任
(1)法人依法登记,不从事影响公正性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2)其他组织需依法登记
(3) 法人名称、地质应与资质认定信息一致
(4)非独立法人需授权
2.8.2 机构承诺
(5)机构应对法定要求、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严守诚实信用等公开承诺
2.8.3 独立、客观、公正性
(6)机构应独立于利益方
2.8.4 保密
(7)保护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2.9 人员
2.9.1*人员配备
(8)劳务合同
2.9.2人员能力
(9)配备必须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10)人员结构、数量、能力、经历、背景等满足要求
(11)技术负责人负责全部技术工作
(12)技术负责人任职资格
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同等能力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及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及以上。
(13)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任职文件及能力确认
2.9.3授权签字人
(14)授权签字人任职条件
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同等能力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及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及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及以上。
(15)授权签字人授权
2.10 场所环境
2.10.1*场所配备
(16)场所地址与申请书一致
(17)产所使用权,租赁不少于1年
2.10.2工作环境及安全
(18)场所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
(19)对结果有影响的场所环境检测、控制和记录
(20)识别场所安全因素,制定措施
2.11 设备设施
2.11.1*设备设施配备
(21)配备符合开展检验检测(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工作要求的设备和设施
(22)设备设施使用权,租赁不少于1年
2.11.2设备使用维护
(23)设备设施的维护、核查和设备检定校准
(24)检定校准结果确认和应用
1.对检定、校准或核查的结果进行计量确认,确保其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2.所有修正信息得到有效利用、更新和备份。
3.无法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证据。
4.检验检测机构的参考标准及其使用应满足溯源要求。
2.11.3标准物质
(25)溯源到SI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2.12管理体系
2.12.1依据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文件
(26)建立与实际相符的体系并有效运行
(27)体系文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28)体系运行记录(a-g7个内容)
a)管理体系文件标识、批准、发布、变更和废止控制记录; b)客户投诉的接收、确认、调查、处理和服务客户记录; c)检验检测不符合工作的处理记录; d)检验检测机构采取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改进记录; e)检验检测样品全过程控制记录; f)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记录; g)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记录。
(29)体系中规定组织架构、任职条件、能力确认等,保留技术人员相关技术档案
1.体系应当对机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能力确认作出规定。
2.建立的人员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不限于教育背景、培训经历、资格确认、授权、监督的相关记录
3.开展人员的管理、技术、安全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2.12.2标书、合同评审
(30)体系规定合同、标书的偏离
(31)分包和判定规则
2.12.3服务和供应商
(32)规定服务和供应商的符合性并实施
2.12.4*检测方法
(33)方法验证与确认,记录
(34)适宜的方法作业指导书
(35)方法查新与确认,记录
2.12.5测量不确定度
(36)体系包含对不确定度作出规定的内容。
(37)方法有要求时开展评价并保留评价记录
2.15.6检测报告
(38)体系文件包含报告的固定格式,完整、真实
(39)原始记录信息能有效支撑对应出具的报告内容
(40)报告内容
标题、唯一性标识、资质认定标志、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专用章或者公章、授权签字人识别、客户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方法的识别、样品的识别、样品接收时间和检验检测时间、签发时间、存在抽样时的抽样信息和存在分包时的分包信息。
(41)电子签名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2.12.7原始记录
(42)体系包含对记录管理的规定
记录应当信息充分、清晰、完整。记录管理内容包括记录标识、贮存、保护、归档留存和处置等。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
(43)记录的保持环境满足要求
2.12.8信息系统
(44)体系有规定
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者检索时,检验检测机构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包含保护数据完整性、安全性和不可伪造篡改的内容,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不被篡改、不丢失、可追溯。
(45)正确有效开展保障安全性、完整性、正确性的措施。
(46)系统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并保留相关活动记录
(47)体系包含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结果规定的内容
2.12.9质量控制
(48)体系包含对数据、结果质量控制作出规定的内容
(49)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并保存记录
(50)质量控制偏离及措施
2.13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技术规范对检验检测机构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等条件有特殊规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应当符合相关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