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各具特色的国家
这是一篇关于各具特色的国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政治选修一第4单元,国际组织,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国际组织。
编辑于2024-10-02 20:01:40各具特色的国家
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国际组织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定义:若干国家的政府或民间团体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
类型
成员性质:①政府间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或地区政府)②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团体或个人)
地理范围:①世界性国际组织②区域性国际组织
职能:①一般性国际组织②专门性国际组织
形成: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需求,也表明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
作用: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局限性:个别大国仰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
联合国(UN)
性质: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成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产物,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视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原则:①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②各会员国应尽忠履行根据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③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④不得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放肆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对联合国依照宪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应予以一切协助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使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⑦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项,但次规定不妨碍联合国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的行为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
主要机构
大会:联合国主要审议机构,拥有广泛职权,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必须由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安全理事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由中美俄英法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大会选出、***两年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每一个理事国均有一个投票权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由大会选出的54个理事国组成,主要关注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问题
托管理事会:负责监督托管领土,目前已完成使命,停止运作
国际法院: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主要司法机构,由15名法官组成
秘书处:由秘书长及办事人员组成,从事各种日常工作。秘书长是联合国行政首长,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任命
区域性国际组织
欧洲联盟(EU)
形成:1952年,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洲联盟成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APEC)
形成: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逐渐发展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组织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逐渐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性质: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67年,有0个成员国
成员: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发展:①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②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③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非洲联盟(AU)
性质: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有55个成员,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做出
形成:以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为前身,1999年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盟2002年,非盟正式取代非洲统一组织
影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
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
中国与联合国
联合国:1949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但受到美国阻挠。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2758号决议。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
中国: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物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作用:①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②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中国积极推动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很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二十国集团
产生: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的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特点:成员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作用:主要套路全球重大金融热点问题,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能源、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中国: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金砖国家
产生: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
作用与地位: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升华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感情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
上海合作组织(SCO)
产生: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地位: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发展:在互信、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宗旨: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影响:自成立之处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中央的合作领域
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AIIB)
产生: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影响: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其运作原则是公开、透明、独立、问责,目标是精简、廉洁、绿色
关系: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变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国际组织
政治选修一第4单元
第八课:主要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