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电气
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实务技术部分——建筑电气重点知识,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体系完整!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4-10-06 17:45:36建筑电气(重要)
供电干线
供电干线施工程序
母线槽施工程序
开箱检查→支架安装→单节母线槽绝缘测试→母线槽安装→通电前绝缘测试→送电验收
梯架、托盘和槽盒施工程序
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连接→接地线跨接
母线槽施工技术要求
母线槽支架安装要求
支架安装应牢固、无明显扭曲,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应设有防晃支架
室内配电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8mm,室内照明母线槽的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6mm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母线槽
每节不得少于一个支架,其间距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距拐弯0.4~0.6m处应设置支架
固定点位置不应设置在母线槽的连接处或分接单元处
吊架间距≯2m
母线槽安装及连接要求
母线槽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应设置补偿装置
母线槽直线敷设长度超过80m,每50~60m宜设置伸缩节
母线槽不宜安装在水管的正下方
母线槽段与段的连接口不应设置在穿越楼板或墙体处
垂直穿越楼板处应设置于建(构)筑物固定的专用部件支座,其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为50mm及以上的防水台,并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母线槽的连接紧固应采用力矩扳手
母线槽的接触电阻应<0.1Ω
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可靠,且母线槽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2处
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末端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母线槽通电前检查
母线槽通电运行前应进行检验或试验
高压母线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应符合交接试验规定
低压母线绝缘电阻值不应<0.5MΩ
单节母线槽绝缘电阻值不应<20MΩ
分接单元插入时,接地触头应先于相线触头接触
分接单元退出时,接地触头应后于相线触头脱开
梯架、托盘和槽盒施工技术要求
支架安装要求
建筑钢结构构件上不得熔焊支架,且不得热加工开孔
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宜为1.5~3m,垂直安装的支架间距不应>2m
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
圆钢直径不得<8mm
并应有防晃支架
在分支处或端部0.3~0.5m处应有固定支架
梯架、托盘和槽盒安装要求
配线槽盒与水管同侧上下敷设时,宜安装在水管的上方
配线槽盒与热水管、蒸汽管平行上下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方
梯架、托盘和槽盒的接地跨接要求
金属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30m时
不应少于2处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金属梯架、托盘和槽盒全长>30m时
每隔20~30m应增加一个接地连接点,起始端和终点端均应可靠地接地
非镀锌金属梯架、托盘和槽盒之间连接的两端
应跨接保护连接导体
保护连接导体的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镀锌金属梯架、托盘和槽盒之间不跨接保护连接导体时
连接板每端不应少于2个有放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连接固定螺栓
导管施工技术要求
支架安装要求
当导管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
圆钢直径不得<8mm,并应设置防晃支架
金属导管施工要求
钢导管
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
镀锌钢导管或壁厚<或=2mm的钢导管
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
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金属柔性导管
不得熔焊连接
暗配导管
表面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15mm
当塑料导管在墙体上剔槽埋设时
应采用强度等级≮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
金属导管与保护导体连接要求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
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连接导体
熔焊焊接的保护连接导体宜为圆钢
直径不应<6mm
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连接处的两端
宜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连接导体
专用接地卡固定的保护连接导体应为铜芯软导线,截面不应<4mm2
导管不应作为保护导体的接续导体
金属导管与金属梯架、托盘连接时
镀锌材质的连接端宜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连接导体
非镀锌材质的连接处应熔焊焊接保护连接导体
柔性导管敷设要求
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时
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宜>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宜大于1.2m
金属柔性导管不应作为保护导体的接续导体
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导线敷设要求
导管内穿线要求
绝缘导管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
绝缘导线穿入金属导管的管口在穿线前应装设护线口
绝缘导线接头
应设置在专用接线盒(箱)或器具内
不得设置在导管和槽盒内
接线盒(箱)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检修
同一交流回路的绝缘导线
不应敷设于不同的金属槽盒内或穿于不同金属导管内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线路的绝缘导线
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
槽盒内敷线要求
同一槽盒内不宜同时敷设绝缘导线和电缆
同一路径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槽盒内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程序
接地体施工→接地干线施工→引下线敷设→均压环施工→接闪带(接闪杆、接闪网)施工
建筑防雷与接地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接地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接地装置的敷设要求
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0.6m,且应在冻土层以下
圆钢、角钢、钢管、铜棒、铜排等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5m
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1m
接地装置的搭接要求
扁钢与扁钢搭接
不应<扁钢宽度的2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
圆钢与角钢的搭接
圆钢与扁钢的搭接
不应<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焊接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的焊接
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¾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当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时
可采用降租剂、换土和接地模块来降低接地电阻
建筑防雷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接闪器施工要求
接闪线和接闪带安装要求
固定支架
高度不宜<150mm
应间距均匀
支架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
接闪线、接闪带或接闪网
接闪线和接闪带安装应平正顺直、无急弯
接闪带或接闪网在过建筑物变形缝处的跨接应有补偿措施
接闪带应采用热镀锌钢材
钢材厚度应>或=4mm
接闪带一般使用40mm×4mm镀锌扁钢或φ12mm镀锌圆钢制作
接闪带采用镀锌扁钢支架的间距为0.5m,采用镀锌圆钢支架的间距为1m
引下线施工要求
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必须采用焊接或卡接器连接
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必须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金属门窗
应就近与防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采取防电化学腐蚀措施
电气照明
电气照明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照明配电箱安装技术要求
箱体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部件齐全,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1.5‰
照明配电箱不应设置在水管的正下方
电涌保护器SPD安装要求
SPD接线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导线的位置不宜靠近出线位置
SPD的连接导线应平直、足够短、且不宜大于0.5m
灯具安装技术要求
灯具现场检查要求
I类灯具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具有专用的PE端子
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应<2MΩ
灯具固定要求
灯具固定应牢固可靠
在砌体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使用木楔、尼龙赛或塑料塞固定
检查时按每检验批的灯具数量抽查5%,且不得少于1套
质量大于10KG的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
应按灯具重量的5倍恒定均布荷载做强度试验,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5min
施工或强度试验时观察检查,查阅灯具固定装置及悬吊装置的载荷强度试验记录,应全数检查
吸顶或墙面上安装的灯具
其固定螺栓或螺钉不应少于2个,灯具应紧贴饰面
悬吊式灯具安装要求
质量>0.5KG的软线吊灯
灯具的电源线不应受力
质量>3KG的悬吊灯具
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
螺栓或预埋吊钩直径不应<灯具挂销直径,且不应<6mm
当采用钢管作灯具吊杆时
其内径不应<10mm,壁厚不应<1.5mm
灯具与固定装置及灯具连接件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螺纹啮合扣数不应少于5扣
灯具的接地要求
灯具按防触电保护形式分为:I类、二类和三类灯具
I类灯具
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需把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到保护导体上
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采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铜线软导线(接地线)的截面应与进入灯具的电源线截面相同
二类灯具
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还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灯具外壳不需要与保护导体连接
三类灯具
防触电保护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
电源电压不超过交流50V
采用隔离变压器供电
灯具的外壳不容许与保护导体连接
开关安装技术要求
电源相线经过开关控制,然后到灯具
插座安装技术要求
插座接线要求
单项两孔插座
面对插座板
右孔(或上孔)与相线(L)连接
左孔(或下孔)与中性线(N)连接
单项三孔插座
面对插座板
右孔与相线(L)连接
左孔与中性线(N)连接
上孔与保护接地线(PE)连接
三项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
面对插座板
插座的保护接地线(PE)应接在上孔
插座的保护接地线端子不得与中心线端子连接
同一场所的三相插座,其接线的相序应一致
保护接地线(PE)在插座之间不得串联连接
相线(L)与中性线(N)不应利用插座本体的接线端子转接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