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专题1:地球 难点突破
初中地理 地球难点突破,主要概述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东西半球的划分、地理学概念、经纬网的判读方法以及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等内容。
初中物理 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介绍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等,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
小学数学复习思维导图,本脑图有助于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专题1:地球 难点突破 一、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二、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划分 三、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判读 四、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五、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六、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读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一、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2.登高望远(站得高,望得远)
3.月食现象(地球遮住部分太阳光,地球在月球投影是圆弧)。
4.地球卫星照片。
5.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二、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划分
西经经度小于20°,东经经度小于160°的在东半球;
西经经度大于20°,东经经度大于160°的在西半球。
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三、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判读
第一步:根据极点判断南纬或北纬。
第二步:根据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判断,顺着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数值减小的是西经。
例如: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 ①点的经纬度是(23.5°N,90°E), ②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四、一天中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从早晨到中午,太阳高度(角)由小到大,物体影子由长变短;
而从中午到傍晚,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物体影子由短变长。
五、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3月21日前后春分,全球昼夜平分
直射点北移,昼长大于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6月22日前后夏至,昼最长,夜最短
直射点南移,昼长大于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9月23日前后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直射点南移,昼长小于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昼最短夜最长
直射点北移,昼长大于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六、二分二至日位置的判读与太阳光照图的判读
判读的关键是看北极圈以内的昼夜状况(阴影代表黑夜,空白代表白昼)。
1.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南半球则相反;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则相反;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现象。
3.如果太阳直射赤道:那昼夜是平分的,则是春分或秋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