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美术史考研提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2010版,中国美术简史主要讲了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以来美术的发展历程及辉煌的艺术。
编辑于2020-11-07 00:54:01中国美术史
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
史前美术
综述
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打制石器。初中晚期。
新旧石器时代对比
最古老的装饰品
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
刻纹鹿角(赤鹿角枝)
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陶器
彩陶
黑陶
髹漆工艺起源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人面鱼纹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
颧鱼石斧彩陶缸
马家窑文化
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场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
最古老的壁画遗迹
岩画
汉字起源
最古老的圆雕石刻
碧玉龙
先秦美术
综述
青铜器
制作方法:六齐
种类
形制及纹饰发展
商代晚期雕塑
四川三星堆青铜立人像、青铜神面像、猛虎食人卣
圆雕类型人物和动物玉石雕刻特点
玉石雕刻风格的演变
战国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肖像画特点
缯书
陶器与瓷器的比较
最早风俗画:漆画人物车马出行图
秦汉美术17-35
绘画艺术
秦、西汉、东汉三朝绘画艺术综述18
秦汉时代宫殿壁画的特点19
秦宫车马仪仗壁画遗迹19
西汉宫殿壁画20
东汉宫殿寺观壁画20
汉墓室壁画的发展20-23
西汉前期墓室壁画
西汉后期墓室壁画
新莽墓室壁画
东汉前期墓室壁画
东汉后期墓室壁画
汉代帛画
T字形旌(jing)幡帛画
临沂金雀山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新莽至东汉的旌幡帛画呈现出碱化趋势
画像石画像砖
汉代画像石24-25
西汉晚期画像石
东汉前期画像石
东汉后期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石祠(武梁祠)
秦汉画像砖25-26
书法篆刻艺术
秦代书法特点
汉代书体演变
蚕头燕尾27
草书
飞白书
汉碑27
最早的书法理论
雕塑艺术
秦始皇兵马俑
西汉陶俑
东汉陶俑29
击鼓说唱俑
立式说唱俑
两汉的陶塑动物
霍去病墓石刻
背景、作品、艺术风格、总结
马踏匈奴石刻
东汉石人、石兽
东汉佛教雕刻遗迹
青铜铸像32:马踏飞燕
建筑艺术33
都城与宫殿
建筑实物遗存:长城、东汉石阙
建筑装饰33
秦汉: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汉代瓦当33
工艺美术33
秦代陶瓷特点
汉代青铜工艺的代表器物
汉代铜灯
长信宫灯34
汉代铜镜的特点
匈奴族及滇(dian)族的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及铜、陶器绘饰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36-74
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概况
社会
思想意识
经济
隋唐历史背景综述38
社会经济
文化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39-48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概况
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发展状况
绘画艺术发展特点
绘画理论著作与山水画、花鸟画
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8人 41
曹不兴41
三国吴人,吴国“八绝”之一
落墨为蝇
卫协41
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顾恺之41-44
艺术特色
成就及影响
代表作42
女史箴图
烈女传.仁智图
洛神赋图
画云台山记
论画
魏晋胜流画赞:迁想妙得
陆探微44
秀骨清相、“笔迹周密”的密体
张僧繇44
张家样: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式样之一
凹凸画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
梁元帝萧绎
职贡图
曹仲达45
“曹家样”“曹衣出水”
杨子华45
北齐校书图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45
已知最早的出土纸本绘画
吐鲁番近墓出土的《地主庄园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46
绘画史上最早的理论专著46
顾恺之《论画》46
“以形写神”“悟对神通”
“传神”
“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谢赫《画品》或曰《古画品录》46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
孙畅之《述画》47
第一部传记体画史著作
宗炳《画山水序》47
卧以游之、神思、畅神说
中国绘画历史上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
王微《叙画》48
隋唐的绘画艺术48
隋唐绘画艺术概况49
隋-呈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
唐-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
人物画50
初唐道释人物画
阎立本50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尉迟乙僧51
西域画风
盛唐画圣
吴道子51
“吴家样”
山水之变始于吴,莼菜条式的描法
吴带当风。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送子天王图》创造“疏体”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盛、中唐-仕女画
盛唐-张萱52
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唐-周昉52-53
“周家样”
挥扇仕女图
山水画53
青绿山水54
展子虔
游春图
大小李将军
青绿金碧,明代董其昌称李氏父子的画为“北宗”山水画创立者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54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55
水墨山水55
王维
创“破墨”山水技法
明代董其昌称其为“南宗”之祖
张璪5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王洽
创“泼墨”之法,疯癫狂放
吴道子
山水画笔记豪放,山水之变始于吴
花鸟画55
概述
薛稷
尤善画鹤
边鸾
牡丹第一,折枝第一,正面孔雀第一
曹霸
御马和功臣像,修补《凌烟阁功臣图》
韩幹
善于画马,《牧马图》《照夜白图》
韩滉
《五牛图》最早的传世品纸本作品
绘画史论著作的发展56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书法篆刻艺术58
魏晋书法名家58
钟繇:正书(楷书)之祖
皇象:悬针体
陆机《平复帖》
东晋南朝书法 二王59
王羲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行世小楷无出其右。《鸭头丸贴》《洛神赋》
北朝书家崔浩、魏碑体59
欧阳询
颜筋柳骨
张旭怀素60
唐文宗时称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古诗四帖》
“颠张狂素”
西晋南朝书论60
唐代的书论著作
魏晋至隋唐篆刻61
雕塑艺术61
魏晋雕塑名家62
戴逵
七贤图
戴颙yong
瓦官寺三绝
初唐著名雕塑家62
隋末韩伯通、贞观年间宋法智、吴智敏、盛唐吴道子弟子王耐儿 张爱儿
杨惠之: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塑诀》
陵墓雕刻63
南朝陵墓雕刻
唐代陵墓雕刻
昭陵六骏63
隋唐雕塑作品的题材
唐三彩64
石窟寺院艺术64
新疆地区石窟寺院艺术64
于阗、鄯善的寺院壁画
龟兹石窟壁画
甘肃地区石窟艺术64
敦煌莫高窟
敦煌壁画
敦煌彩塑艺术
麦积山石窟65
中原地区石窟艺术66
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
龙门石窟
古阳洞
宾阳三洞
莲花洞
建筑艺术67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特点67
隋唐时期建筑特点67
都城建筑68
曹魏邺城
北魏洛阳城
东晋都城建康城
唐长安城
寺庙与佛塔69
东晋南朝的佛寺:永宁寺
北魏寺塔: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砖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隋唐的寺塔
河北省赵县-安济石桥(赵州桥)70
建筑装饰的特征70
工艺美术71
魏晋南北朝青瓷工艺71
漆器与金银器
丝织工艺72
织锦
刺绣
隋唐工艺美术家72
阎毗Pi:儿子阎立本,阎立德
画家窦师纶:陵阳公样
隋唐工艺美术品
唐三彩73,64
陶瓷工艺
唐代丝织业遍布全国,出现各种绫、绵、缂丝、印染等工艺制作,并由官署专门设立的织染署来管理。73
隋唐铜镜73
洛阳-花鸟人物螺钿镜
唐金银器74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西安何家村发现
五代宋元美术75-113
五代宋元历史背景概况76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77
概述77-78
五代绘画概述
宋代绘画概述
五代人物画79
周文距79
《重屏会棋图》
《宫中图》
顾闳中79
《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人物画80
综述
宗教人物画
高益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道释壁画
王祗zhi
孙梦卿
河北定县静志寺塔及净众院塔的地宫壁画81
白描人物画81
李公麟81
艺术成就
创白描画法
《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
减笔人物画82
梁楷
《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六祖图》《布袋和尚》
宋代风俗画82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82
南宋:楼钥曾《耕织图》、阎次平《牧牛图》、李迪《风雨归牧》。 宋代:苏汉臣《秋庭戏婴图》、李嵩《货郎图》
宋代历史故事画83
李唐
《采薇图》
五代山水画84
综述
南董巨,北荆关
荆浩84
《笔法记》“六要”
《匡庐图》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
关仝
“关家山水”擅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
《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幽僻荒寒的气氛
董源85
创造披麻皴和点子皴“平淡天真”
《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
巨然85
《万壑松风图》
其他著名山水画家
赵幹《江行初雪图》 卫贤《高士图》“界画”
宋代山水画85
综述
北宋
李成86
寒林平远
《读碑窠石图》
《寒林平野图》
范宽86
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
峰峦浑厚,势状雄强。“与山传神”。“对景造意”。峻拔深厚。
雨点皴,芝麻皴
《溪山行旅图》
郭熙86
首先提出“三远法”
奇突雄壮,清旷幽远,主题明确而富于季节感
《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
《林泉高致集》
米芾米友仁87
米氏云山
米芾
“米颠”。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米点”
《画史》
米友仁
“点滴烟云,草草而成”-墨戏
《潇湘奇观图》《云山得益图卷》
小景山水88
惠崇
《沙汀烟树图》
赵令穰
《湖庄清夏图》
青绿山水88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青绿山水第一长卷
赵伯驹,赵伯骕
《江山秋色图》《万松金阙图》
燕文贵
燕家景致
《溪山楼观图》《江山楼观图》
南宋“南宋四家”89
李唐
《万壑松风图》《江山小景图卷》
刘松年90
《四景山水图卷》《罗汉图》
马远90
《踏歌图》《寒江独钓》《水图》
夏圭90
《溪山清远图卷》
马一角,夏半边
五代花鸟画90
黄笙90
《写生珍禽图》
其子 黄居寀《山鹧棘ji雀图》
徐熙91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宋代花鸟画91
概述
崔白与宫廷花鸟画之变
《双喜图》《寒雀图》
宋徽宗和宫廷花鸟画的繁荣92
《芙蓉锦鸡图》《竹雀图》《瑞鹤图》
《宣和画谱》《宣和睿览册》
文人士大夫的墨梅墨竹92
“四君子画”
苏轼被认为是文人画之祖《枯木竹石图》
文同《墨竹》。湖州竹派
杨补之(杨无咎)《四梅花卷》《雪梅图》《墨梅图》
法常的写意花鸟画
皆随笔点墨而成。《写生蔬果图卷》
宋代绘画的繁荣发展93
职业画家的活跃
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
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辽金元的绘画94
概述94
辽代的画家和绘画活动95
宫廷绘画
《招谏图》《日月四时堂图》《太宗南征得胜图》
东丹王-耶律倍
《射骑图》
辽兴宗-耶律宗真
《千角鹿图》
其他民族画家
胡瓌gui胡虔父子《卓歇图》
辽代寺庙壁画
辽代墓室壁画及出土画轴95
金代主要画家和绘画活动96
金代寺庙壁画96
元代前期-士大夫绘画97
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的原因、特点97
赵孟頫97
“古意”“复古”“以书入画”
艺术成就。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
青绿着色与简括雅逸《秋郊饮马图》, 风尚古俊、一洗工气《鹊华秋色图》(济南景色) 书画本来同《秀石疏林图》
钱选98
用笔质朴稚拙与意境脱俗
“士气”:“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
《柴桑翁像》《浮玉山居图》《白莲图》《秋瓜图》
高克恭98
善用云烟,渲染气氛
《春山欲雨》《云横秀岭》《竹石》
李衎kan
《双勾竹图》《沐雨图》《息斋竹谱》
山水画98
元四家及其风格特征98
黄公望99
《富春山居图》
《写山水诀》
吴镇99
《渔父图》《雪竹图》自称戏笔
倪瓒99
《渔庄秋霁图》《水竹居图》《六君子图》
王蒙100
赵孟頫外孙
解索皴,牛毛皴
《清卞隐居图》
花鸟画100
陈琳《溪凫图》,王渊《花竹禽雀图》《山桃锦鸡图》,张中,柯九思《清悶阁墨竹图》《晚香高洁图》,王冕《墨梅图》
人物画101
卷轴形式的人物画
赵孟頫、钱选,张渥《九歌图》,李肖岩、王绎
王绎
《杨竹西像》《倪云林像》
《写像秘诀》
元代寺庙壁画
道释壁画101
元代宗教题材的卷轴画101
书法篆刻艺术102
五代的书法102
杨凝式
《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字图跋》《神仙起居法》《夏热帖》
李煜
拔镫法,金错刀,撮襟书
徐铉
《说文解字》,与其弟徐锴“二徐”
宋代书法102
宋代法帖
宋代的金石学
宋代碑刻103
宋代书法家
李建中
《土母贴》《同年贴》《贵宅贴》
宋四家
苏轼
宋四家之首,尚意。《黄州寒食诗帖》是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
《瘗yi鹤铭》辐射式书体
米芾
尚法。宝晋斋。
《蜀素帖》《苕shao溪诗卷》
米友仁《吴郡重修大成殿记》
蔡襄
《万安桥记》《澄心堂帖》
赵佶
瘦金书
元代书法103
赵孟頫:楷书《玄妙观音重修三门记》《胆巴碑》,小楷《道德经》,行草《洛神赋》《千字文》《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五代宋元篆刻
宋元书论104
苏轼《东坡题跋》
黄庭坚《山谷题跋》
陈思《书小吏》
董史《书录》
建筑和雕塑艺术105
建筑艺术105
城市与宫囿you
北宋首都汴京
元大都
寺观与佛塔
桥梁
北京西南郊卢沟桥
晋祠
山西太原圣母殿
建筑著作
喻浩《木经》
元大都修建:刘秉忠,郭守敬,杨琼
雕塑艺术107
综述
寺观重要雕塑作品
寺观塑像遗迹:平遥镇国寺大殿佛菩萨像11躯,蓟县独乐寺16米高观音泥塑
宋代寺观雕塑中最具特色者:苏州甪直镇宝圣寺,长清县灵岩寺,山西太原西南晋寺圣母殿
石窟造像
重庆大足县石窟造像有数十处,其中以北山及宝顶山规模最大
陕北地区的宋代石窟
杭州石窟:烟霞洞、飞来峰
密宗佛
宋代皇陵石雕108
宋元雕塑家
郑延勋:隆兴寺大悲菩萨像
张文昱、王文度
田玘qi、袁遇昌
元代著名雕塑师:尼泊尔匠师阿尼哥,弟子刘元
工艺美术109
陶瓷工艺109
青瓷:越窑青瓷,汝窑,开封官窑,临安,耀州窑,龙泉窑
白瓷:定窑白瓷,景德镇窑
窑变及黑瓷:均窑,建窑
白地黑花瓷:磁州窑,吉州窑
三彩釉陶:宋三彩,辽三彩
染织工艺111
织工艺的发展
宋代织锦
宋代刺绣
玉牙雕刻
宋代玉牙雕刻
砖石雕刻普遍用于建筑及陈列品:工匠王刘九
漆器工艺113
宋元漆工艺
著名匠人:元代加州彭君宝的戗qiang金。张成,杨茂的雕漆
明清美术114-145
明清美术发展概况115
明代美术
清代美术
美术各门类
绘画艺术116
明清绘画艺术综述116
明前期-宫廷绘画117
院体
宫廷人物画
宫廷院体花鸟画118
边景昭,孙隆(龙),林良《雄鹰八哥图》《山茶白羽图》,吕纪《桂菊山禽》《残荷鹰鹭图》"画谏"
宫廷院体山水画
李在《阔渚晴峰图》
明前期-浙派戴进与江夏派吴伟118
浙派
戴进
山水画:《三顾茅庐图》《春游晚归图》
人物画
吴伟119
山水画:《柳下读书图》《灞桥风雪图》
人物画《武陵春图》
江夏派
王履《华山图》
明中期-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苏州吴派119
沈周120
山水画《夜坐图》《江村鱼乐图》《庐山高图》
花鸟画《虞山三桧图》《写生册》
沈周在山水画方面的成就129
文徵明
山水画《江南春图》《真赏斋图》《古木寒泉图》
花鸟画:《二湘图》
唐寅与仇英120
不同于沈周、文征明等人之处121
唐寅仇英的不同点121
唐寅《江南农事图》《西洲话旧图》《落霞孤鹜图》《南游图》
仇英《秋原猎骑图》《桃源仙境图》《松溪高士图》《蕉下弹琴图》
唐寅仕女人物画的艺术价值129
吴门画派122
吴门四家(明四家)122
明四家共同艺术风格128
明后期-明后期绘画的新变122
青藤白阳122
陈淳《秋葵图》《山茶水仙图》
徐渭《杂花卷》《墨葡萄》123
怎样认识陈淳、徐渭在水墨花鸟画上的贡献129
南陈北崔与波臣派123
浙江陈洪绶
《离骚九歌图》《西厢记》《水浒叶子》
山东崔子忠
《云中玉女图》
曾鲸123
明末肖像画波臣派的开创者,创墨骨画法。 《王时敏像》《张卿子像》
明末松江派124
松江派124
董其昌124
墨法,《青卞图》《江山秋霁图》
南北宗论124
绘画风格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124
怎样认识和评价董其昌的南北宗论129
清初四王:清初正统派
王时敏《云山图》
王鉴《梦境图》
王翚hui
王原祁: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山中早春图》
四王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129
清初六家:四王+吴历《湖天春色图》 +恽yun寿平"比之天仙化人,不食人间烟火列为逸品"《国香春霁图》
清初四僧125
清初画坛 四僧125:尚意
八大山人(朱耷)125
构思奇特,白眼瞪天,愤世嫉俗
山水画《秋林亭子图》
花鸟画《荷鸭图》《孔雀牡丹图》
八大山人的画风特点130
石涛125
山水画:变古法为我法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泼墨山水间》《山水清音阁》
花鸟画:《牡丹竹石图》《墨竹》
人物作品《睡牛图》
艺术主张《苦瓜和尚语录》:敲掉"有我"和"一画"
在画史上的地位:我自用我法《石涛画语录》126
弘仁126
山水画《黄海松石图》。山水画派新安派。
髨残126
山水画《苍翠凌天阁》
四僧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130
扬州八怪127
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127
"八怪"分为三类127
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郑燮xie,李鱓shan,李方膺yan。127
郑燮《竹石图》
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金农、高翔、汪士慎。127
金农:以布衣雄世《自画像》
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黄慎、罗聘、华嵒yan。128
黄慎《渔妇图》《携琴侍女图》
罗聘《鬼趣图》
直抒心胸的扬州八怪128
清代中后期的绘画128
张崟yin与京江派
改费
改琦《玄机诗意图》,版画《红楼梦图咏》
费丹旭《纨wan扇倚秋图》
明末肖像人物画特色是什么?130
清四王与四僧的对比131
书法篆刻艺术131
明代初中期书法131
明晚期书法与明代篆刻131
晚明四家:刑张米董
董其昌
清代初期的书法132
清代中后期的书法132
刘墉,王文也,梁书同,翁方纲
清代的篆刻132
明清书法篆刻论著132
壁画、版画与年画132
明清壁画133
京郊法海寺大雄宝殿-《帝释梵天图》
西藏布达拉宫灵塔殿东《五世达赖见顺治帝》
明清版画133
明清木板年画133
内容
年画代表
北方:天津杨柳青
南方:苏州桃花坞
徽派版画《养正图解》《古列女传》
清初北京殿派版画《万寿盛典图》《芥子园画传》初集
年画的兴起134
雅丽的杨柳青年画(天津)
写实的桃花坞年画(苏州)
质朴的杨家埠年画(山东潍县)
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
建筑和雕塑艺术134
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新发展概述135
都城与皇家建筑135
北京城和明清故宫135
坛庙136
颐和园
明代帝陵:十三陵
明清民居与私家园林136
概述
苏州园林:"名园之冠"。拙政园、网师园、怡园、留园
扬州园林137:何园、小盘谷、个园
汉藏回宗教建筑137
明清时期较大寺院:南京灵谷寺、报恩寺,山西太原的崇善寺
金刚宝座式塔与五塔寺137
喇嘛教建筑与布达拉宫138
伊斯兰建筑与香妃墓138
明清时代的雕塑艺术139
宗教造像
仪卫性雕刻139
主要是指陵墓前的石像生, 宫殿苑囿及其他公共建筑中石雕或铸铜的石狮与瑞兽等。 多是成对或成组的圆雕。
明代陵墓雕刻的代表:北京十三陵
清代陵墓的仪卫性雕刻140
建筑装饰雕刻140
用于
内容
雕刻手法
代表:北京故宫保和殿后石阶龙凤,九龙壁, 松江府城隍庙大型砖刻照壁,河北灵寿县石牌坊,山东单县百狮坊, 安徽毫县大关帝庙,上海蓬莱区浙宁会馆,福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
工艺雕刻与小品雕塑141
玉雕与牙雕141
玉雕:北京皇家玉雕,苏州玉雕,扬州工匠刻制的《大禹治水青玉山子》
牙雕:北京官办作坊《月曼清游册》,广州牙雕
石雕竹木刻及其他141
石雕:杨璇"神工"《托塔》《伏狮》
木雕:夏白眼,王叔远
竹刻:嘉定派,金陵派142
工艺美术143
陶瓷工艺142
釉下彩青花瓷的演进《青花折枝花带盖梅瓶》142
斗彩与五彩的新创造143
斗彩《花卉小罐》《三秋杯》
五彩《五彩鸳鸯莲花纹瓶》《五彩云龙纹盖罐》
旁收博采的粉彩与珐琅彩143
粉彩《雍正粉彩蟠桃天球瓶》《雍正粉彩过枝桃果纹盘》
珐琅彩:《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宜兴紫砂壶
织绣印染143
锦缎等丝织工艺的百花齐放:云锦
刺绣与缂丝的绘画化:顾秀144《花豁渔隐》《洗马图》
漆器、玉器与金属工艺144
漆器:黄成《髤漆录》,张成《栀子红盘》
金属工艺:宣德炉、景泰蓝144
家具与其他144
明式家具
清代明式家具及清式家具145
其他工艺:明清《天工开物》
近代美术146
近现代美术发展概况147
历史背景
美术的发展
近代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人物153
中国画艺术147
我国近代美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开的? 其发展有什么特点?145
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发展概述148
上海画派149
海派先声:赵之谦《积书岩图》《牡丹图》
中坚:"三任"(任熊、任熏、任颐)、蒲华、虚谷
海派殿军:吴昌硕-西泠印社的创始人
海派
岭南画派149
创始者:二居,居巢居廉(撞粉、撞水)
岭南三杰:"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岭南派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149
中国画的革新思潮150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留学生和早期西画家150
李叔同、李铁夫、陈抱一、陈师曾
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151
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
北京画家群151
京派
陈师曾
齐白石:人民艺术家,衰年变法
江浙画家群152
黄宾虹《山中坐雨》《青山红树》
张大千《四屏大荷花》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露气》《雄视》
傅抱石《大涤di草堂》《潇潇暮雨》《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
何香凝152
西学东渐153
近代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人物153
辛亥革命前:李铁夫《音乐家》《黑发少女》《画家冯钢百》 李叔同《送别》 李毅士《陈师曾相》《王梦白像》《长恨歌画意》
辛亥革命后:李超士、冯钢佰、吴法鼎、陈抱一
后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
早期美术留学生在艺术和人生经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153
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154
吴友如《点石斋画报》154
中国美术史
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
史前美术
综述
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打制石器。初中晚期。
新旧石器时代对比
最古老的装饰品
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
刻纹鹿角(赤鹿角枝)
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陶器
彩陶
黑陶
髹漆工艺起源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人面鱼纹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
颧鱼石斧彩陶缸
马家窑文化
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场类型
舞蹈纹彩陶盆
最古老的壁画遗迹
岩画
汉字起源
最古老的圆雕石刻
碧玉龙
先秦美术
综述
青铜器
制作方法:六齐
种类
形制及纹饰发展
商代晚期雕塑
四川三星堆青铜立人像、青铜神面像、猛虎食人卣
圆雕类型人物和动物玉石雕刻特点
玉石雕刻风格的演变
战国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肖像画特点
缯书
陶器与瓷器的比较
最早风俗画:漆画人物车马出行图
二
秦汉美术17-35
绘画艺术
秦、西汉、东汉三朝绘画艺术综述18
秦汉时代宫殿壁画的特点19
秦宫车马仪仗壁画遗迹19
西汉宫殿壁画20
东汉宫殿寺观壁画20
汉墓室壁画的发展20-23
西汉前期墓室壁画
西汉后期墓室壁画
新莽墓室壁画
东汉前期墓室壁画
东汉后期墓室壁画
汉代帛画
T字形旌(jing)幡帛画
临沂金雀山的长条形西汉帛画
新莽至东汉的旌幡帛画呈现出碱化趋势
画像石画像砖
汉代画像石24-25
西汉晚期画像石
东汉前期画像石
东汉后期画像石:山东嘉祥武氏石祠(武梁祠)
秦汉画像砖25-26
书法篆刻艺术
秦代书法特点
汉代书体演变
蚕头燕尾27
草书
飞白书
汉碑27
最早的书法理论
雕塑艺术
秦始皇兵马俑
西汉陶俑
东汉陶俑29
击鼓说唱俑
立式说唱俑
两汉的陶塑动物
霍去病墓石刻
背景、作品、艺术风格、总结
马踏匈奴石刻
东汉石人、石兽
东汉佛教雕刻遗迹
青铜铸像32:马踏飞燕
建筑艺术33
都城与宫殿
建筑实物遗存:长城、东汉石阙
建筑装饰33
秦汉: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
汉代瓦当33
工艺美术33
秦代陶瓷特点
汉代青铜工艺的代表器物
汉代铜灯
长信宫灯34
汉代铜镜的特点
匈奴族及滇(dian)族的金属工艺
漆器工艺及铜、陶器绘饰
三. 1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36-74
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概况
社会
思想意识
经济
隋唐历史背景综述38
社会经济
文化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39-48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概况
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发展状况
绘画艺术发展特点
绘画理论著作与山水画、花鸟画
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8人 41
曹不兴41
三国吴人,吴国“八绝”之一
落墨为蝇
卫协41
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顾恺之41-44
艺术特色
成就及影响
代表作42
女史箴图
烈女传.仁智图
洛神赋图
画云台山记
论画
魏晋胜流画赞:迁想妙得
陆探微44
秀骨清相、“笔迹周密”的密体
张僧繇44
张家样: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式样之一
凹凸画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
梁元帝萧绎
职贡图
曹仲达45
“曹家样”“曹衣出水”
杨子华45
北齐校书图
魏晋南北朝绘画遗迹45
已知最早的出土纸本绘画
吐鲁番近墓出土的《地主庄园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46
绘画史上最早的理论专著46
顾恺之《论画》46
“以形写神”“悟对神通”
“传神”
“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谢赫《画品》或曰《古画品录》46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画品专著
孙畅之《述画》47
第一部传记体画史著作
宗炳《画山水序》47
卧以游之、神思、畅神说
中国绘画历史上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
王微《叙画》48
隋唐的绘画艺术48
书法篆刻艺术58
雕塑艺术61
石窟寺院艺术64
建筑艺术67
工艺美术71
三. 2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36-74
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概况
社会
思想意识
经济
隋唐历史背景综述38
社会经济
文化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39-48
隋唐的绘画艺术48
隋唐绘画艺术概况49
隋-呈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
唐-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
人物画50
初唐道释人物画
阎立本50
步辇图
历代帝王图
尉迟乙僧51
西域画风
盛唐画圣
吴道子51
“吴家样”
山水之变始于吴,莼菜条式的描法
吴带当风。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送子天王图》创造“疏体”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盛、中唐-仕女画
盛唐-张萱52
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唐-周昉52-53
“周家样”
挥扇仕女图
山水画53
青绿山水54
展子虔
游春图
大小李将军
青绿金碧,明代董其昌称李氏父子的画为“北宗”山水画创立者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54
李昭道《明皇幸蜀图》55
水墨山水55
王维
创“破墨”山水技法
明代董其昌称其为“南宗”之祖
张璪55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王洽
创“泼墨”之法,疯癫狂放
吴道子
山水画笔记豪放,山水之变始于吴
花鸟画55
概述
薛稷
尤善画鹤
边鸾
牡丹第一,折枝第一,正面孔雀第一
曹霸
御马和功臣像,修补《凌烟阁功臣图》
韩幹
善于画马,《牧马图》《照夜白图》
韩滉
《五牛图》最早的传世品纸本作品
绘画史论著作的发展56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书法篆刻艺术58
雕塑艺术61
石窟寺院艺术64
建筑艺术67
工艺美术71
三. 3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36-74
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概况
隋唐历史背景综述38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39-48
隋唐的绘画艺术48
书法篆刻艺术58
魏晋书法名家58
钟繇:正书(楷书)之祖
皇象:悬针体
陆机《平复帖》
东晋南朝书法 二王59
王羲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行世小楷无出其右。《鸭头丸贴》《洛神赋》
北朝书家崔浩、魏碑体59
欧阳询
颜筋柳骨
张旭怀素60
唐文宗时称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古诗四帖》
“颠张狂素”
西晋南朝书论60
唐代的书论著作
魏晋至隋唐篆刻61
雕塑艺术61
魏晋雕塑名家62
戴逵
七贤图
戴颙yong
瓦官寺三绝
初唐著名雕塑家62
隋末韩伯通、贞观年间宋法智、吴智敏、盛唐吴道子弟子王耐儿 张爱儿
杨惠之: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塑诀》
陵墓雕刻63
南朝陵墓雕刻
唐代陵墓雕刻
昭陵六骏63
隋唐雕塑作品的题材
唐三彩64
石窟寺院艺术64
新疆地区石窟寺院艺术64
于阗、鄯善的寺院壁画
龟兹石窟壁画
甘肃地区石窟艺术64
敦煌莫高窟
敦煌壁画
敦煌彩塑艺术
麦积山石窟65
中原地区石窟艺术66
云冈石窟
昙曜五窟
龙门石窟
古阳洞
宾阳三洞
莲花洞
建筑艺术67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特点67
隋唐时期建筑特点67
都城建筑68
曹魏邺城
北魏洛阳城
东晋都城建康城
唐长安城
寺庙与佛塔69
东晋南朝的佛寺:永宁寺
北魏寺塔: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砖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隋唐的寺塔
河北省赵县-安济石桥(赵州桥)70
建筑装饰的特征70
工艺美术71
魏晋南北朝青瓷工艺71
漆器与金银器
丝织工艺72
织锦
刺绣
隋唐工艺美术家72
阎毗Pi:儿子阎立本,阎立德
画家窦师纶:陵阳公样
隋唐工艺美术品
唐三彩73,64
陶瓷工艺
唐代丝织业遍布全国,出现各种绫、绵、缂丝、印染等工艺制作,并由官署专门设立的织染署来管理。73
隋唐铜镜73
洛阳-花鸟人物螺钿镜
唐金银器74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西安何家村发现
四. 1
五代宋元美术75-113
五代宋元历史背景概况76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77
概述77-78
五代绘画概述
宋代绘画概述
五代人物画79
周文距79
《重屏会棋图》
《宫中图》
顾闳中79
《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人物画80
综述
宗教人物画
高益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道释壁画
王祗zhi
孙梦卿
河北定县静志寺塔及净众院塔的地宫壁画81
白描人物画81
李公麟81
艺术成就
创白描画法
《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
减笔人物画82
梁楷
《李白行吟图》《泼墨仙人图》《六祖图》《布袋和尚》
宋代风俗画82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82
南宋:楼钥曾《耕织图》、阎次平《牧牛图》、李迪《风雨归牧》。 宋代:苏汉臣《秋庭戏婴图》、李嵩《货郎图》
宋代历史故事画83
李唐
《采薇图》
五代山水画84
综述
南董巨,北荆关
荆浩84
《笔法记》“六要”
《匡庐图》全景式构图,高远、平远、深远兼具
关仝
“关家山水”擅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
《山谿待渡图》《关山行旅图》幽僻荒寒的气氛
董源85
创造披麻皴和点子皴“平淡天真”
《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
巨然85
《万壑松风图》
其他著名山水画家
赵幹《江行初雪图》 卫贤《高士图》“界画”
宋代山水画85
综述
北宋
李成86
寒林平远
《读碑窠石图》
《寒林平野图》
范宽86
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
峰峦浑厚,势状雄强。“与山传神”。“对景造意”。峻拔深厚。
雨点皴,芝麻皴
《溪山行旅图》
郭熙86
首先提出“三远法”
奇突雄壮,清旷幽远,主题明确而富于季节感
《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
《林泉高致集》
米芾米友仁87
米氏云山
米芾
“米颠”。浓淡枯湿横点、积点成山的山水画技法“米点”
《画史》
米友仁
“点滴烟云,草草而成”-墨戏
《潇湘奇观图》《云山得益图卷》
小景山水88
惠崇
《沙汀烟树图》
赵令穰
《湖庄清夏图》
青绿山水88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青绿山水第一长卷
赵伯驹,赵伯骕
《江山秋色图》《万松金阙图》
燕文贵
燕家景致
《溪山楼观图》《江山楼观图》
南宋“南宋四家”89
李唐
《万壑松风图》《江山小景图卷》
刘松年90
《四景山水图卷》《罗汉图》
马远90
《踏歌图》《寒江独钓》《水图》
夏圭90
《溪山清远图卷》
马一角,夏半边
五代花鸟画90
黄笙90
《写生珍禽图》
其子 黄居寀《山鹧棘ji雀图》
徐熙91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宋代花鸟画91
概述
崔白与宫廷花鸟画之变
《双喜图》《寒雀图》
宋徽宗和宫廷花鸟画的繁荣92
《芙蓉锦鸡图》《竹雀图》《瑞鹤图》
《宣和画谱》《宣和睿览册》
文人士大夫的墨梅墨竹92
“四君子画”
苏轼被认为是文人画之祖《枯木竹石图》
文同《墨竹》。湖州竹派
杨补之(杨无咎)《四梅花卷》《雪梅图》《墨梅图》
法常的写意花鸟画
皆随笔点墨而成。《写生蔬果图卷》
宋代绘画的繁荣发展93
职业画家的活跃
士大夫绘画潮流的形成
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辽金元的绘画94
书法篆刻艺术102
建筑和雕塑艺术105
工艺美术109
四. 2
五代宋元美术75-113
五代宋元历史背景概况76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77
辽金元的绘画94
概述94
辽代的画家和绘画活动95
宫廷绘画
《招谏图》《日月四时堂图》《太宗南征得胜图》
东丹王-耶律倍
《射骑图》
辽兴宗-耶律宗真
《千角鹿图》
其他民族画家
胡瓌gui胡虔父子《卓歇图》
辽代寺庙壁画
辽代墓室壁画及出土画轴95
金代主要画家和绘画活动96
金代寺庙壁画96
元代前期-士大夫绘画97
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的原因、特点97
赵孟頫97
“古意”“复古”“以书入画”
艺术成就。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
青绿着色与简括雅逸《秋郊饮马图》, 风尚古俊、一洗工气《鹊华秋色图》(济南景色) 书画本来同《秀石疏林图》
钱选98
用笔质朴稚拙与意境脱俗
“士气”:“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
《柴桑翁像》《浮玉山居图》《白莲图》《秋瓜图》
高克恭98
善用云烟,渲染气氛
《春山欲雨》《云横秀岭》《竹石》
李衎kan
《双勾竹图》《沐雨图》《息斋竹谱》
山水画98
元四家及其风格特征98
黄公望99
《富春山居图》
《写山水诀》
吴镇99
《渔父图》《雪竹图》自称戏笔
倪瓒99
《渔庄秋霁图》《水竹居图》《六君子图》
王蒙100
赵孟頫外孙
解索皴,牛毛皴
《清卞隐居图》
花鸟画100
陈琳《溪凫图》,王渊《花竹禽雀图》《山桃锦鸡图》,张中,柯九思《清悶阁墨竹图》《晚香高洁图》,王冕《墨梅图》
人物画101
卷轴形式的人物画
赵孟頫、钱选,张渥《九歌图》,李肖岩、王绎
王绎
《杨竹西像》《倪云林像》
《写像秘诀》
元代寺庙壁画
道释壁画101
元代宗教题材的卷轴画101
子主题
书法篆刻艺术102
建筑和雕塑艺术105
工艺美术109
六
近代美术146
近现代美术发展概况147
历史背景
美术的发展
近代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人物153
中国画艺术147
我国近代美术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展开的? 其发展有什么特点?145
中国近代绘画艺术发展概述148
上海画派149
海派先声:赵之谦《积书岩图》《牡丹图》
中坚:"三任"(任熊、任熏、任颐)、蒲华、虚谷
海派殿军:吴昌硕-西泠印社的创始人
海派
岭南画派149
创始者:二居,居巢居廉(撞粉、撞水)
岭南三杰:"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岭南派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149
中国画的革新思潮150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留学生和早期西画家150
李叔同、李铁夫、陈抱一、陈师曾
继承与开拓的四大家151
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
北京画家群151
京派
陈师曾
齐白石:人民艺术家,衰年变法
江浙画家群152
黄宾虹《山中坐雨》《青山红树》
张大千《四屏大荷花》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露气》《雄视》
傅抱石《大涤di草堂》《潇潇暮雨》《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
何香凝152
西学东渐153
近代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人物153
辛亥革命前:李铁夫《音乐家》《黑发少女》《画家冯钢百》 李叔同《送别》 李毅士《陈师曾相》《王梦白像》《长恨歌画意》
辛亥革命后:李超士、冯钢佰、吴法鼎、陈抱一
后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
早期美术留学生在艺术和人生经历方面有什么共同点?153
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基本情况154
吴友如《点石斋画报》154
四. 3
五代宋元美术75-113
五代宋元历史背景概况76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77
辽金元的绘画94
书法篆刻艺术102
五代的书法102
杨凝式
《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字图跋》《神仙起居法》《夏热帖》
李煜
拔镫法,金错刀,撮襟书
徐铉
《说文解字》,与其弟徐锴“二徐”
宋代书法102
宋代法帖
宋代的金石学
宋代碑刻103
宋代书法家
李建中
《土母贴》《同年贴》《贵宅贴》
宋四家
苏轼
宋四家之首,尚意。《黄州寒食诗帖》是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
《瘗yi鹤铭》辐射式书体
米芾
尚法。宝晋斋。
《蜀素帖》《苕shao溪诗卷》
米友仁《吴郡重修大成殿记》
蔡襄
《万安桥记》《澄心堂帖》
赵佶
瘦金书
元代书法103
赵孟頫:楷书《玄妙观音重修三门记》《胆巴碑》,小楷《道德经》,行草《洛神赋》《千字文》《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五代宋元篆刻
宋元书论104
苏轼《东坡题跋》
黄庭坚《山谷题跋》
陈思《书小吏》
董史《书录》
建筑和雕塑艺术105
建筑艺术105
城市与宫囿you
北宋首都汴京
元大都
寺观与佛塔
桥梁
北京西南郊卢沟桥
晋祠
山西太原圣母殿
建筑著作
喻浩《木经》
元大都修建:刘秉忠,郭守敬,杨琼
雕塑艺术107
综述
寺观重要雕塑作品
寺观塑像遗迹:平遥镇国寺大殿佛菩萨像11躯,蓟县独乐寺16米高观音泥塑
宋代寺观雕塑中最具特色者:苏州甪直镇宝圣寺,长清县灵岩寺,山西太原西南晋寺圣母殿
石窟造像
重庆大足县石窟造像有数十处,其中以北山及宝顶山规模最大
陕北地区的宋代石窟
杭州石窟:烟霞洞、飞来峰
密宗佛
宋代皇陵石雕108
宋元雕塑家
郑延勋:隆兴寺大悲菩萨像
张文昱、王文度
田玘qi、袁遇昌
元代著名雕塑师:尼泊尔匠师阿尼哥,弟子刘元
工艺美术109
陶瓷工艺109
青瓷:越窑青瓷,汝窑,开封官窑,临安,耀州窑,龙泉窑
白瓷:定窑白瓷,景德镇窑
窑变及黑瓷:均窑,建窑
白地黑花瓷:磁州窑,吉州窑
三彩釉陶:宋三彩,辽三彩
染织工艺111
织工艺的发展
宋代织锦
宋代刺绣
玉牙雕刻
宋代玉牙雕刻
砖石雕刻普遍用于建筑及陈列品:工匠王刘九
漆器工艺113
宋元漆工艺
著名匠人:元代加州彭君宝的戗qiang金。张成,杨茂的雕漆
五. 1
明清美术114-145
明清美术发展概况115
明代美术
清代美术
美术各门类
绘画艺术116
明清绘画艺术综述116
明前期-宫廷绘画117
院体
宫廷人物画
宫廷院体花鸟画118
边景昭,孙隆(龙),林良《雄鹰八哥图》《山茶白羽图》,吕纪《桂菊山禽》《残荷鹰鹭图》"画谏"
宫廷院体山水画
李在《阔渚晴峰图》
明前期-浙派戴进与江夏派吴伟118
浙派
戴进
山水画:《三顾茅庐图》《春游晚归图》
人物画
吴伟119
山水画:《柳下读书图》《灞桥风雪图》
人物画《武陵春图》
江夏派
王履《华山图》
明中期-文人画与吴门四家
苏州吴派119
沈周120
山水画《夜坐图》《江村鱼乐图》《庐山高图》
花鸟画《虞山三桧图》《写生册》
沈周在山水画方面的成就129
文徵明
山水画《江南春图》《真赏斋图》《古木寒泉图》
花鸟画:《二湘图》
唐寅与仇英120
不同于沈周、文征明等人之处121
唐寅仇英的不同点121
唐寅《江南农事图》《西洲话旧图》《落霞孤鹜图》《南游图》
仇英《秋原猎骑图》《桃源仙境图》《松溪高士图》《蕉下弹琴图》
唐寅仕女人物画的艺术价值129
吴门画派122
吴门四家(明四家)122
明四家共同艺术风格128
明后期-明后期绘画的新变122
青藤白阳122
陈淳《秋葵图》《山茶水仙图》
徐渭《杂花卷》《墨葡萄》123
怎样认识陈淳、徐渭在水墨花鸟画上的贡献129
南陈北崔与波臣派123
浙江陈洪绶
《离骚九歌图》《西厢记》《水浒叶子》
山东崔子忠
《云中玉女图》
曾鲸123
明末肖像画波臣派的开创者,创墨骨画法。 《王时敏像》《张卿子像》
明末松江派124
松江派124
董其昌124
墨法,《青卞图》《江山秋霁图》
南北宗论124
绘画风格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124
怎样认识和评价董其昌的南北宗论129
清初四王:清初正统派
王时敏《云山图》
王鉴《梦境图》
王翚hui
王原祁: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山中早春图》
四王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129
清初六家:四王+吴历《湖天春色图》 +恽yun寿平"比之天仙化人,不食人间烟火列为逸品"《国香春霁图》
清初四僧125
清初画坛 四僧125:尚意
八大山人(朱耷)125
构思奇特,白眼瞪天,愤世嫉俗
山水画《秋林亭子图》
花鸟画《荷鸭图》《孔雀牡丹图》
八大山人的画风特点130
石涛125
山水画:变古法为我法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泼墨山水间》《山水清音阁》
花鸟画:《牡丹竹石图》《墨竹》
人物作品《睡牛图》
艺术主张《苦瓜和尚语录》:敲掉"有我"和"一画"
在画史上的地位:我自用我法《石涛画语录》126
弘仁126
山水画《黄海松石图》。山水画派新安派。
髨残126
山水画《苍翠凌天阁》
四僧在艺术上的共同特点130
扬州八怪127
扬州八怪的艺术特色127
"八怪"分为三类127
丢官后到扬州卖画的文人:郑燮xie,李鱓shan,李方膺yan。127
郑燮《竹石图》
一生布衣的文人画家:金农、高翔、汪士慎。127
金农:以布衣雄世《自画像》
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黄慎、罗聘、华嵒yan。128
黄慎《渔妇图》《携琴侍女图》
罗聘《鬼趣图》
直抒心胸的扬州八怪128
清代中后期的绘画128
张崟yin与京江派
改费
改琦《玄机诗意图》,版画《红楼梦图咏》
费丹旭《纨wan扇倚秋图》
明末肖像人物画特色是什么?130
清四王与四僧的对比131
书法篆刻艺术131
壁画、版画与年画132
建筑和雕塑艺术134
工艺美术143
五. 2
明清美术114-145
明清美术发展概况115
绘画艺术116
书法篆刻艺术131
明代初中期书法131
明晚期书法与明代篆刻131
晚明四家:刑张米董
董其昌
清代初期的书法132
清代中后期的书法132
刘墉,王文也,梁书同,翁方纲
清代的篆刻132
明清书法篆刻论著132
壁画、版画与年画132
明清壁画133
京郊法海寺大雄宝殿-《帝释梵天图》
西藏布达拉宫灵塔殿东《五世达赖见顺治帝》
明清版画133
明清木板年画133
内容
年画代表
北方:天津杨柳青
南方:苏州桃花坞
徽派版画《养正图解》《古列女传》
清初北京殿派版画《万寿盛典图》《芥子园画传》初集
年画的兴起134
雅丽的杨柳青年画(天津)
写实的桃花坞年画(苏州)
质朴的杨家埠年画(山东潍县)
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
建筑和雕塑艺术134
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新发展概述135
都城与皇家建筑135
北京城和明清故宫135
坛庙136
颐和园
明代帝陵:十三陵
明清民居与私家园林136
概述
苏州园林:"名园之冠"。拙政园、网师园、怡园、留园
扬州园林137:何园、小盘谷、个园
汉藏回宗教建筑137
明清时期较大寺院:南京灵谷寺、报恩寺,山西太原的崇善寺
金刚宝座式塔与五塔寺137
喇嘛教建筑与布达拉宫138
伊斯兰建筑与香妃墓138
明清时代的雕塑艺术139
宗教造像
仪卫性雕刻139
主要是指陵墓前的石像生, 宫殿苑囿及其他公共建筑中石雕或铸铜的石狮与瑞兽等。 多是成对或成组的圆雕。
明代陵墓雕刻的代表:北京十三陵
清代陵墓的仪卫性雕刻140
建筑装饰雕刻140
用于
内容
雕刻手法
代表:北京故宫保和殿后石阶龙凤,九龙壁, 松江府城隍庙大型砖刻照壁,河北灵寿县石牌坊,山东单县百狮坊, 安徽毫县大关帝庙,上海蓬莱区浙宁会馆,福建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
工艺雕刻与小品雕塑141
玉雕与牙雕141
玉雕:北京皇家玉雕,苏州玉雕,扬州工匠刻制的《大禹治水青玉山子》
牙雕:北京官办作坊《月曼清游册》,广州牙雕
石雕竹木刻及其他141
石雕:杨璇"神工"《托塔》《伏狮》
木雕:夏白眼,王叔远
竹刻:嘉定派,金陵派142
工艺美术143
陶瓷工艺142
釉下彩青花瓷的演进《青花折枝花带盖梅瓶》142
斗彩与五彩的新创造143
斗彩《花卉小罐》《三秋杯》
五彩《五彩鸳鸯莲花纹瓶》《五彩云龙纹盖罐》
旁收博采的粉彩与珐琅彩143
粉彩《雍正粉彩蟠桃天球瓶》《雍正粉彩过枝桃果纹盘》
珐琅彩:《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宜兴紫砂壶
织绣印染143
锦缎等丝织工艺的百花齐放:云锦
刺绣与缂丝的绘画化:顾秀144《花豁渔隐》《洗马图》
漆器、玉器与金属工艺144
漆器:黄成《髤漆录》,张成《栀子红盘》
金属工艺:宣德炉、景泰蓝144
家具与其他144
明式家具
清代明式家具及清式家具145
其他工艺:明清《天工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