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主义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认知主义思维导图,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认知主义认为,关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否定刺激(S)与反应(R)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人们的行为是以“有机体内部状态”——意识为中介环节,受意识支配的,他们以S-O-R这一公式代替S-R这个公式(O为中介环节)。
这是一个关于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的思维导图,介绍了教育的起源、 教育发展的历史历程、教育的基本内涵、 教育的要素与形态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认知主义
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实验:大猩猩摘香蕉
学习的实质 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从学习结果看 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过程 突然的顿悟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需以意识为中介
与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的关系
苛勒的理论批判了桑代克的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
试误说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操作 与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的关系,但忽略了个体认知因素的影响,顿悟说强调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 但否定了问题解决过程的研究
试误是顿悟的前提,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托尔曼目的一行为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
实验:小白鼠走迷宫
学习是有目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 期望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 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 为S-O-R公式(O是机体内部变化)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发现学习论
主张学习的目的是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的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口诀:冻结城墙
动机原则
学生三种基本内驱力/内在动机
好奇内驱力
胜任内驱力
互惠内驱力的需要)
结构原则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动作表象(借助动作学习)、图像 表象(借助图像学习)、符号表象 程序原则 (借助语言学习)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发现学习
是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
有助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
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
能提高智慧的潜力
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
概念
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条件
主观条件-人
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想
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基础知识 可以
学习者积极主动的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 主动
客观条件-材料
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接受学习
在认知结构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识的有关观念
找到新知识与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
找到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并且融会贯通,使知识不断系统化
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主要作用
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 的新知识的重点部分
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 系
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口诀:东邻喜宝会做盖饭
动机、了解/领会、获得/习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